王琪榮
長期以來,我校學生生源較差、素質不高,如果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則教學效果更差,不易出成績。我們通過對我校的生源狀況的調查分析,尋找調動我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因素。我們通過對我校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對課堂教學低效個案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與高效教學的差距。我們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遺忘先快后慢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結合我校近年來生源特點,構建起符合我校教學實際、便于操作、易出成效的“引、動、展、評、考”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一、“引、動、展、評、考”課堂模式的主要內容
本課堂教學模式是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設計的,基于傳統(tǒng)教學,又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發(fā)展、完善和補充,便于操作。把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六人一組,圍著坐好,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編號,便于交流討論。
“引”是指引導,通過小組討論達成共識或板書為學生下達學習任務,必要時給予引導提示,這其中主要體現(xiàn)精講。不講學生已經(jīng)學會的知識,不講學生能學會的知識,不講學生怎么學也學不會的知識;講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易混、易漏、易錯點,講學生想不深、想不透、重視不夠、想不到的點,講學生自己解決不了、小組也解決不了的東西;“動”是行動,主要是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閱讀、獨立記憶、獨立做題、獨立學習、小組討論達成共識等。這其中討論的時間一定要短,3分鐘左右。通過“動”讓“靜態(tài)”的課堂變成“動態(tài)”的課堂;“展”是指批量展示,教師隨機抽一個號,各組的該號學生到黑板上進行展示,把小組討論達成的共識展示在黑板上,展示的內容,可以是一個要點、一個單詞、一個題的方程式或者答案。教室的前后都有黑板,展示時前后黑板都可用。展示的時間要短,不要超過3分鐘;“評”是指評比,在教師主導下師生對各組展示內容進行五分制評分、記錄,如果展示得不完美,則由教師加以補充完善;“考”主要是指當堂測試,在作業(yè)本上獨立、限時、閉卷完成。試題可以是課本、教輔等材料上面的題,不抄題直接做在作業(yè)本上??己蠼o學生對詳細答案,然后組內討論,最后組長匯報,還有哪些需要教師講,或者教師公布答案、組內互改,或者教師公布答案、學生自改,或者課外老師批改,下節(jié)課講評等。
不是每一堂課都要嚴格按“引、動、展、評、考”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完成,可以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具體情況執(zhí)行其中的某幾個環(huán)節(jié)。課堂上也不一定要按照“引、動、展、評、考”的順序來進行教學,要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和所上課型的特點。根據(jù)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科分層推進。如高一、高二主要是新課程學習,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使用到,高三主要任務是復習,可以主要使用“引”、“動”、“考”三個環(huán)節(jié)。例如:我校高三下學期,采用了“考試一天,上課一天”的做法,而且先考后講。實踐下來,學生比原來“苦”,教師也并不“輕松”,但教學效果相對較好。
二、“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內容
學習金字塔理論中的討論、實踐、教授他人是主動學習方式,學習效果較好,這是提出“動”、“展”、“考”的理論根據(jù),而聽講、閱讀,聲音和圖片、示范是被動學習方式,效果相對較差。根據(jù)遺忘先快后慢理論提出當堂“考”。在建構主義理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幫助者。學習是在原有知識結構基礎上建構新知識的過程,被動地接受和灌輸是沒有意義的。建構主義理論是提出“動”、“展”、“評”的依據(jù)。
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是為學生的主動學習而設計課堂。以學定教,教服務學,學教相長。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動態(tài)方案為本。著眼學習的實際起點,根據(jù)這個起點編制有助于開發(fā)學生學習潛能的學習目標。讓傳授書本知識服從、服務于促進學生個性地、可持續(xù)地、全面和諧地發(fā)展。以一定的靜態(tài)設計為基礎,根據(jù)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再做出動態(tài)的、實時的調整。
在常規(guī)教學的基礎上,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創(chuàng)新點:
1.以學生主動學習為特征。由傳統(tǒng)教學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由原來學得少轉變?yōu)閷W得多,由原來的興趣不濃向熱愛學習轉變。
2.以學生合作學習為特征。由傳統(tǒng)教學的學生獨立學習,轉變成以小組學習、集體學習為主。單獨學習效率低,合作學習效率高。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合作學習,只有重大問題、困難問題、困惑問題才能納入小組合作學習。
3.以學生參與式學習為特征。多種感官同時使用,多種活動協(xié)調進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
4.以探究式學習為特征。在課堂上,學生可相互討論、共同探究困難困惑的問題。
5.以學生實踐為特征?!皠印薄ⅰ罢埂?、“考”都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實踐性,實踐檢驗是“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的亮點之一。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經(jīng)常運用的知識,記憶是深刻的。從神經(jīng)生理機制方面來看,知識運用越頻繁,大腦皮層留下的痕跡就越深刻,暫時神經(jīng)聯(lián)系也就越牢固。運用的次數(shù)多了,學習者記憶的抽象信息符號與對應的實踐活動之間,就會產(chǎn)生緊密聯(lián)系的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條件反射,記憶信息便容易提取出來。
三、實踐“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取得的成效
課堂教學改革一段時間以來,教師講授的時間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多了。課堂上同學之間團結協(xié)作,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友誼?,F(xiàn)在,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了。這一教學模式在我校受到了教師的肯定、學生的歡迎,受到社會的好評。“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教得輕松、愉快、幸福,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快樂。
“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了正確認識和評價他人,逐步克服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被動局面。每個學生都獲得了平等參與教學的機會,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相對較多。學生主動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動口、動手、動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習慣得到了扭轉。
教師要注意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下達學習指令后,要讓小組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和責任意識。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進行合作學習,只有重大問題、困難問題、困惑問題才能納入小組合作學習。
“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改變了學生安靜地聽教師講課、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率低下、學生參與面不廣的現(xiàn)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了主動學習,提高了考試成績。“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我校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高考成績大幅度提高。2013年、2014年高考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取得了很大進步,學校進入了良性發(fā)展的快車道。
“引、動、展、評、考”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而又容易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用好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質量就一定會邁上更新、更高的臺階,就一定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無法之法,乃為至法。沒有一種固定不變的教學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教學有模,但無定模,貴在得模;無模之模,乃為至模。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作者單位:云南昆明市尋甸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