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姜煦
【摘 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開設的“報刊”課,是以報紙、雜志類刊物上文章為文本的一門課程。目的是,使外國學生通過“報刊”課,了解當代中國的國情以及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學以致用,以期達到促進漢語水平提高的目的。
本文根據(jù)作者的研究和分析,剖析了對外漢語報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理論研究,教材選取和課堂教學方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對策。希望能給現(xiàn)行的對外漢語報刊科研究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報刊課 教學目標 教材體系 教學手段
一、當前報刊教學的普遍做法
從當前來看,對外漢語報刊教學三原則(語言與文化相結合、固定教材與補充教材相結合、精讀訓練與泛讀訓練相結合),已經(jīng)成為絕大多數(shù)教材編寫者和教學者的共識,并且在各類型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但是,與其他漢語課程的教材相比,報刊閱讀課程的教材還顯得有欠成熟。所以,從實際報刊閱讀能力培養(yǎng)出發(fā),對以上三個原則做出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是目前提高報刊閱讀課程教材編寫質量的關鍵。
二、報刊閱讀課教學原則
怎么樣才能上好報刊課,既滿足教學的要求又滿足學生們對于報紙雜志的需要?我認為,在報刊閱讀課中應該以以下幾個原則作為教學的重點:
1.工具型的教學目標
報刊課程是一類課程的總稱。學生學習此課程時抱有工具型的動機,實際上,這種明確的學習目的也就是我們的教學目的,即通過學習掌握新聞語體的一般結構和語言特點,從而具備閱讀媒體語料(包括文本形式和視聽語言形式)的能力。
2.開放性的教材體系
在報刊閱讀課的教材選取上要采用開放的教材體系,即固定教材的指導性與補充教材的實踐性相結合,具有新聞時效性和實踐的補充教材教學也同樣是報刊閱讀課程不可缺少的內容。
3.多樣化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
目前的報刊教學主要以報紙、雜志和課本為主,學生接受的知識范圍相對而言比較狹窄,教學手段的優(yōu)劣,必將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施。
怎樣實現(xiàn)多樣化教學手段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1)文本語料和視聽語料兩者兼顧
文本語料和視聽語料同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決定了多樣化教學手段的必然性。在這一部分中,我們應當把廣播、電視引入新聞漢語課程,因為廣播、電視和報紙、雜志同為新聞媒體,同是將新聞語體作為語言載體的,具有共同性.
(2)豐富運用視聽手段使教學內容的方式呈現(xiàn)多樣化
過去,報刊課除了新聞聽力課外,課堂教學都只能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還老是將學生聽這一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不免有些單調。視聽手段的運用,是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多了,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活躍了課堂。多媒體手段的運用也增加了教學的層次性。
(3)多渠道反復刺激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會活躍課堂氣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多種信息傳送渠道的反復刺激會加深所學內容在大腦皮層的痕跡,從而較快較好地掌握學習內容。
4.語言與中國報刊文化和社會文化常識相結合
從報刊閱讀的實際來看,“語言與文化相合”的原則,不僅體現(xiàn)于具體的篇章閱讀內,還應該體現(xiàn)于整體的報刊語言教學和中國報刊文化教學的相結合。
和很多其他漢語課程不同,在多數(shù)漢語課程中,并不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選擇性信息接收能力,但報刊閱讀課程則相反。報刊閱讀課程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員的實際的報刊閱讀能力。要求學員具備實際的報刊閱讀能力,就意味著不僅僅要求學員能夠閱讀經(jīng)過別人選擇、別人提供的報刊材料,而且首先要讓學員能夠主動地在浩如煙海的報刊資料中尋找到自己需要或者感興趣的報刊信息,并判斷出信息的來源和價值——報刊信息自主采集能力。
5.詞語教學與范文閱讀并重
報刊語言和詞匯是學員學習中最大的問題,也是報刊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構成報刊閱讀可稱詞語教學系統(tǒng)的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報刊常用的書面詞語及報刊常用的格式:《報刊閱讀》語言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向學員介紹中國報刊語言的特點,并通過相對集中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使學員盡快熟悉和適應漢語報刊的基本表達習慣,突破報刊閱讀中的一個重要語言障礙。
(2)重點詞語的教學:正確了解所報道的事件,準確理解報道中所表述的立場、態(tài)度、觀點,是衡量學員報刊閱讀能力的主要標準,也是報刊閱讀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因此,突出重點詞語教學,特別是重點詞語辨析,就顯得非常重要。
(3)培養(yǎng)自主擴展詞語的能力:報刊閱讀課程要培養(yǎng)的是學員實際閱讀報刊的能力,因此,如果把報刊閱讀課程的教學目標僅僅限定為掌握教材中所劃定的詞語范圍,實際上并不能很好地達到培養(yǎng)學員報刊閱讀能力的要求。
三、關于對外漢語報刊閱讀課教學的反思
報刊閱讀基礎性教材應該大致包括較為系統(tǒng)的中國報刊常識、中國當代社會文化常識、具有長期閱讀指導作用的范文體系、納入教學計劃的補充教材教學設計、與反問教學并重的詞語教學訓練體系等。練習設計中,除了報刊閱讀方面一些專門性訓練外,也要圍繞報刊閱讀能力的形成,強化相關漢語知識技能的復習、鞏固、運用和提高,以促進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白崇乾,朱建忠.報刊語言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204-209.
[2]潘兆明,陳如.讀報刊、看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68-72.
[3]彭瑞情.報刊閱讀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24-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