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平 姜入銘 湯 健 王 健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脾胃科,上海,200071)
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是以大便排出困難、排便不適感及排便時間延長為主要癥狀,常不伴有腸道器質性改變及其他系統疾病,為一組獨立的癥候群,呈一個慢性、反復發(fā)作過程。
近年來CFC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它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人們帶來了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因而越來越受到了國內外廣大學者的重視[1-3]。隨著便秘發(fā)病率的增高,患者長期應用蒽醌類瀉劑導致結腸黑變病的報道越來越多。結腸黑變病是一種癌前病變,若不及時去除誘因或加強防護最終會導致腫瘤發(fā)生[4-7]。因此慢性功能性便秘日益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筆者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應用芪榔合劑治療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收治18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00例,年齡16~90歲,平均年齡41.2歲;病程3個月至30年。對照組88例,年齡15~85歲,平均年齡46.4歲;病程3個月至40年。2組年齡、病程經統計學處理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標準:參照世界胃腸大會羅馬會議制定的功能性便秘RomeIII標準;中醫(yī)辨證依據:(參照最新“十五”規(guī)劃教材,結合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分會于2003年9月制定的“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CFC中醫(yī)證型分為氣陰(血)兩虛型、腸胃積熱型、肝胃氣滯型、陰虛火旺型、脾腎陽虛型)。
1.3 納入標準 符合以上RomeIIICFC的診斷標準者。年齡大于或等于15周歲。所有入選患者1周內未經其他藥物治療,能配合治療服完1個療程者。
1.4 排除標準 由外傷以及手術導致的便秘;由神經系統病變導致的便秘;由內分泌和代謝性疾患導致的便秘;由亂用藥物導致的便秘。
1.5 方法
1.5.1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以“芪榔合劑”,方藥組成:生黃芪 15 g,檳榔 15 g,知母 9 g,玉竹 15 g,全瓜蔞30 g,望江南30 g,枳實15 g,7味中藥均由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中藥房提供。水煎服,日1劑,分2次口服。對照組予以麻仁軟膠囊(產品廠家:天津市中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91217.規(guī)格:每盒10?!?板;0.6 g/粒)1.2 g/次,2次/d,療程均為8周。服藥期間停止使用其他相關中、西通便藥物。
1.5.2 觀察方法 記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體征(大便間隔時間,排便時間,腹痛腹脹,大便性狀,肛門阻塞感或排便費力等)的變化;觀察記錄患者伴隨癥狀及相關舌苔脈象,作為中醫(yī)辨證依據,進行辨證;同時記錄出現不良反應及緩解和處理方式,若有脫落病例,記錄退出理由。
1.5.3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中藥新藥治療便秘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993版”制定。臨床治愈:大便正常,大便不適癥狀全部消失,積分較治療前減少≥2/3者;顯效:便秘明顯改善,大便不適癥狀大部分消失,積分較治療前減少≥1/2者;有效:便秘情況有所改善,大便不適癥狀有好轉,積分較治療減少≥1/3者;無效:便秘及大便不適癥狀均無改善,積分較治療前減少1/3以下者。
1.5.4 統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均在SPSS 10.0軟件上統計,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表1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對照組(n=88)癥狀 治療組(n=100)治療前 治療后間隔時間 2.72±0.45 0.91±0.62*△ 2.31±0.47 1.27±0.45治療前 治療后*排便時間 2.38±0.51 0.98±0.49*△ 2.13±0.50 1.04±0.20*排便費力 2.24±0.49 0.92±0.74*△ 1.83±0.52 1.09±0.28*大便性狀 1.85±0.50 0.69±0.61*△ 1.79±0.41 0.85±0.62*腹脹痛 1.86±0.45 0.43±0.50*△ 2.16±0.60 1.00±0.59*排便不盡 2.20±0.80 0.51±0.50*△ 0.95±0.91 0.62±0.70*總分 12.5±2.52 4.42±2.66*△ 11.9±1.48 6.62±3.17*
2.2 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
2.3 治療組各中醫(yī)證型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
表2 臨床療效比較(%)
表3 治療組各中醫(yī)證型臨床療效比較(%)
CFC屬于中醫(yī)學“便秘”范疇。古代醫(yī)家對便秘的認識各有闡述,如《黃帝內經·素問》[8]:“北方黑色,入通于腎,開竅于二陰,藏精于腎,夫腎主五液,故腎實則津液足,而大便滋潤,腎虛則津液枯,而大便燥結”。指出便秘與腎臟虧虛有關系,為后世從腎虛論便秘提供了理論依據。《醫(yī)學啟源·六氣方治》[9]:“臟腑之秘,不可一概論治,有虛秘,有實秘,有風秘,有氣秘,有冷秘,有熱秘,有老人津液干結,婦人分產亡血,及發(fā)汗利小便,病后氣血未復,皆能作秘?!薄夺t(yī)學入門》所謂“肺與大腸相表里”,認為肺的宣發(fā)肅降對大腸的傳導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張介賓[10]所說:“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則陰虛之漸也”。因此治療惟虛者補之,燥者潤之而盡之也?!夺t(yī)宗必讀》[11]曰:“老年津液干枯,婦人產后亡血及發(fā)汗利小便,病后血氣未復,皆能秘結,法當補益氣血,使津液生則便自通?!碧岢鼋蛱澭偎绿撔员忝貞斀o予補益的治療方法。因此我們認為CFC的形成多由于久坐、久臥耗氣,推動乏力;或素體虧虛,或脾胃虛弱,飲食厚味等致使津液分泌缺乏,導致腸中糟粕干枯,乏水行舟而致便秘,故CFC多虛實夾雜,其本虛多為氣虛、陰性,其標實在腸道氣滯,腹氣不通。我院名老中醫(yī)余莉芳教授以此理論為指導,認為治療CFC當以益氣潤下,行氣導滯,故創(chuàng)制通便方“芪榔合劑”。方中黃芪益氣補中,黃芪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黃酮類、皂苷類和多糖[12]。5%和10%黃芪煎液可使在體兔腸管緊張度明顯增加,蠕動變快,振幅增大[13]。檳榔行氣導滯,與黃芪共司君藥之職,檳榔的主要成分為檳榔堿,檳榔堿具有興奮M膽堿受體的作用,嚼食檳榔可使胃腸平滑肌張力升高,增加腸蠕動[14]。知母、玉竹滋陰潤燥共為臣藥,共奏滋陰潤燥,增水行舟之功;而知母的提取物——知母總皂苷對Na+、K+-ATP酶的抑制率達59.8%,酸水解得到的菝葜皂苷元抑制率為44.6%[15]。枳實、全瓜蔞行氣寬中潤腸共為佐藥;目前有在體研究發(fā)現,枳實對大鼠胃動力有顯著的促進作用[16],并且能夠拮抗嗎啡所致的胃腸抑制運動[17]。望江南通便兼清腸中積熱為使藥。整方體現中醫(yī)“鼓風揚帆”“增水行舟”辨證思路,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通過芪榔合劑對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認為芪榔合劑可以明顯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各臨床不適癥狀,分別表現在:縮短患者排便時間、排便間隔時間、改善肛門阻塞感、排便費力感、排便不盡感及改善便質等。芪榔合劑在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療效優(yōu)于麻仁軟膠囊。在中醫(yī)證型方面,對各個證型均有一定療效,特別是氣陰(血)兩虛證型較顯著,能較好的改善臨床癥狀,且無明顯腹瀉等不良反應產生。
[1]姚敏,陳燕萍.我國南方青少年腸易激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J].臨床兒科雜志,2007,25(10):835-839.
[2]George Peppas.Epidenmiolog of constipation in Europe and Oceania:a systematic review[J].BMC Gastroenterology,2008(2):1186-1193.
[3]AOOCHAN and so on.Validated questionnaire on diagnosisunal symptom severity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Aliment Pharmacol,2005,20:1305-1315.
[4]王敏英.通便貼膏膠治療結腸慢性傳輸型便秘100例[J].陜西中醫(yī),2008,29(9):1161-1162.
[5]馬瑤.耳穴貼壓加針刺治療便秘60例[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報,2009,23(3):57.
[6]扎西東智.胃隱伏熱便秘的藏醫(yī)診治[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20(1):33.
[7]佟波.砭石療法治療便秘60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8,22(1):57.
[8]王洪圖.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55.
[9]張元素.醫(yī)學啟源[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8:74.
[10]張介賓.景岳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4:401.
[11]李忠梓.醫(yī)宗必讀[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33.
[1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212.
[13]盧彥琦,賀學禮.黃芪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綜述[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17(4):421-422.
[14]鄒百倉,魏蘭福.檳榔對實驗性大鼠平滑肌運動影響的研究[J].湖南中醫(yī)藥雜志,2003,19(2):66-67.
[15]陳銳群,余竹元,張夏英,等,知母皂苷元是Na+、K+-ATP酶的抑制劑[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82,14(2):159-164.
[16]楊穎麗.枳實,青皮對平滑肌運動的影響[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2):114-117.
[17]孫軍,張寧,李巖.柴胡枳實水提取物對胃腸動力作用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13(12):1445-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