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關鍵詞〕 作文教學;習作水平;寫
作興趣;積累;學以致用;
修改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9—0050—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文是將平時多種渠道獲得的知識積累,通過作文這種形式予以全方位的集中展現(xiàn)。可作為農(nóng)村小學來說,作文教學卻又是語文教師比較頭痛的一大難題。平時的習作也會讓學生望而生畏。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經(jīng)過多次的努力與嘗試,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做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激發(fā)寫作興趣是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最善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人。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chǎn)生的重要的主觀原因。小學生普遍感到寫作困難,甚至有的學生談“文”色變,產(chǎn)生厭學情緒。學生厭惡寫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如果老師不及時引導學生,那么作文教學將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應消除學生寫作文時的畏難情緒,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性活動,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樂于寫,勤于寫,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物,寫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讓他們用自己的筆來描繪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注重平時積累
1.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來積累。每一種形式的課文當中,都會有大量的好詞、佳句。而且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很多思考練習中都有這種要求——摘抄、背誦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好段。目的是讓學生從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同時積累它們。如果通過課文的學習掌握了這些好詞佳句,在平時的習作中,自然會想到、運用到。比如,在教完《草原》《可愛的草塘》《美麗的張家界》等課文后,寫身邊熟悉的景物都可以借鑒、引用這些文中的好詞、佳句、佳段。
2. 通過寫日記來積累。讀與寫放在一起是“黃金組合”,只讀不寫或只寫不讀都不會讓你的作文水平提高到理想狀態(tài)。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日記不拘泥于內(nèi)容、體裁、形式以及字數(shù)的多少,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想怎樣寫就怎樣寫,無拘無束,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內(nèi)容不但真實,而且讓學生有了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
三、注重學以致用,結(jié)合實際及時指導
學的目的是要運用。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應將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jié)合起來及時指導,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飽含深情的文章時,我們都會被送別的深情所打動。在教完這篇文章后,我及時利用一節(jié)課舉行了“我思念的xx”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人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寫的:“轉(zhuǎn)眼間又到了六月份,去年與好友分別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記得好友轉(zhuǎn)學前的夜晚,我倆同在一張床上,鉆在一個被窩里,有說不完的話,一直到了天亮,最后她要跟著父母離去了,可我們的小手還僅僅地捏在一起。汽車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她也不停地向我揮手……”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四、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后,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為此,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閱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說明事物、發(fā)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五、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yǎng)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指出了作文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白愿摹弊魑?,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后,看它是否順口,以發(fā)現(xiàn)錯漏之處,并自己進行修改,這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