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
摘 要: 隨著人們對學校體育的日益重視,體育教學方式得到不斷更新和發(fā)展。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廣大體育教師都會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激勵教學法逐漸被師生接收和認可。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激勵教學法的概念和理論基礎(chǔ)進行總結(jié),著重分析激勵教學法在高校田徑課中的應用。
關(guān)鍵詞: 高校田徑課程 激勵教學法 教學應用
1.激勵教學法的概念界定
1.1激勵的定義
美國管理學家貝雷爾森(Berelson)認為:“一切內(nèi)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愿望和動力都構(gòu)成了對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比祟愃行袨槎际且蚰撤N動機引起的,而這種動機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對人的行為有激發(fā)、推動和加強的作用。
1.2激勵教學法的定義
激勵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運用帶有積極色彩和鼓勵色彩語言及動作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肯定和認可的教學方法。由此可見,激勵教學法是以老師為主體,以學生為客體,主體促進客體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所需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2.激勵教學法的理論基礎(chǔ)
2.1行為主義激勵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人們的行為不僅取決于刺激的感知,而且取決于行為的結(jié)果。當行為的結(jié)果有利于個人時,這種行為就會重復出現(xiàn)而起強化激勵的作用。如果行為結(jié)果對個人不利,這一行為就會削弱。所以在教育中運用肯定、表揚、獎賞或否定、批評、懲罰等強化手段,可以對學習者的行為進行定向控制或改變,以達到預期的最佳狀態(tài)。
2.2認知激勵理論
認知激勵理論認為,激勵的目的是把消極行為轉(zhuǎn)化為積極行為,以達到組織的預定目的,取得更好效率。因此,在激勵過程中應重點研究如何改造和轉(zhuǎn)化人的行為。
2.3綜合型激勵理論
綜合型激勵理論認為,對工作的滿足依賴于獲得的激勵同期結(jié)果的一致性。如果激勵等于或者大于期望所獲得的結(jié)果,那么個體會感到滿足。如果激勵和成果之間聯(lián)系減弱,那么人們就會喪失信息。
3.激勵教學法在高校田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田徑課程屬于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主要部分,跑、跳、投的每一項技術(shù)學習都是復雜和多變的。教師對激勵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能夠直接提高每一項教學效率。
3.1游戲激勵可以提高學生的活動欲望
田徑運動是一種非??菰锏捻椖浚貏e在熱身活動時,除了熱身跑就是徒手操。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感到乏味、無力。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利用游戲代替熱身跑和徒手操,起到熱身活動效果。例如,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游戲、組織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提高學生的活動欲望,為課程的高效有序進行提供保障。
3.2競爭激勵可以增強學生的群體積極性
在同場競技項目或者隔網(wǎng)對抗性項目中離不開競爭。但在田徑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的群體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引進競爭激勵。引導學生合作基礎(chǔ)上的競爭,不但能夠提高單個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群體積極性。例如,在短跑教學過程中,途中跑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是非??菰锏?。假如我們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競爭性練習,鼓勵學生進行比賽、競爭。對獲勝一方獎勵,對失敗一方鼓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群體積極性。
3.3贊揚激勵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田徑教學過程中,贊揚和鼓勵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跨欄跑項目的跨欄步技術(shù)學習過程中,對動作完成質(zhì)量高的學生給予贊賞,師生產(chǎn)生共鳴,受到表揚的學生備受鼓舞,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沒有受到表揚的學生在后面練習中也會積極總結(jié)、刻苦練習,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同,從而達到全班學生共同進步,提高所有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3.4情感激勵可以增強學生完成動作的勇氣
在田徑教學過程中,不僅存在著技戰(zhàn)術(shù)的教授,還存在著情感的交流。情感體驗來自學生對老師身體姿勢或面部表情的感知。教師每一個信任的目光、每一個贊賞的眼神,都會使學生備受鼓舞,獲得完成動作的勇氣和動力。例如,在背越式跳高教學中,當學生對過桿動作有所畏懼不敢跳時,教師一邊在旁邊加強保護,一邊用眼神和微笑向?qū)W生示意,表達對學生的信任。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的情感激勵后,會獲得強大的精神動力,克服心理恐懼,從而順利地完成過桿動作。
3.5榜樣激勵可以打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剛上小學時,家長會讓我們以某位名人為榜樣,這就屬于典型的榜樣激勵。因為榜樣一直是人們模仿的對象,具有先進性、典型性和帶頭性,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帶頭作用。田徑教學也一樣,一方面,教師認真教學,率先垂范,當然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榜樣。另一方面,有些學生領(lǐng)悟能力和學習能力稍強,對動作的理解和掌握更快,也可以選拔為讓大家學習的榜樣,帶領(lǐng)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從而營造歡快、和諧的課堂氛圍。
4.采用激勵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激勵教學法也一樣。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一定要總結(jié)出他的適用范圍、應用特點、使用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1采用適當?shù)募罘绞?/p>
在上面我們提到,采用適當?shù)募罘绞娇梢蕴岣邔W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如果激勵方式運用得不好,往往會得到相反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時刻注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認真研究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合理的激勵方法。其次,教師要耐心、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chǔ)上,盡量用恰當?shù)难哉Z和行動激勵學生。再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掌握更多激勵方法,為更好地教育學生提供保障。
4.2掌握適當?shù)募顣r機
教師應該知道何時采用激勵教學法。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并不存在一種絕對有效、時時適宜的激勵時機。也就是說,激勵時機的選擇是隨機制宜的。當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不佳時,對普通技術(shù)的學習會產(chǎn)生厭煩和排斥,對高難動作的掌握會產(chǎn)生恐怕和畏懼。這時教師應該采取適當?shù)募罘椒ǎ瑢W生進行鼓勵。當學生克服了種種生理和心理障礙,能夠完整又正確地運用該項技術(shù)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技戰(zhàn)術(shù),提高學習其他動作的興趣和積極性。
4.3把握恰當?shù)募畛潭?/p>
恰當?shù)募畛潭扰c激勵效果聯(lián)系密切。激勵程度是運用激勵量,即獎賞或懲罰標準的聯(lián)系。恰當?shù)卣莆占畛潭?,直接影響激勵作用的發(fā)揮,過量激勵和不足激勵不但不能起到激勵的真正作用,反而會起反作用,從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田徑教學中,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恰當表揚,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但是,表揚過度會使學生驕傲自大、喪失學習動力。所以,從量上把握激勵要做到恰如其分,激勵程度要適中,這樣才能發(fā)揮激勵的重要作用。
5.結(jié)語
激勵教學法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受到廣大體育教師的青睞。合理的激勵方式、適當?shù)募顣r機、恰當?shù)募畛潭葘W生學習興趣、掌握技術(shù)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供了大力支持。教師不僅要完善自身的體育素養(yǎng),還要提高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意識,為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齊大鵬.激勵教學法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有效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VOL21(6).
[2]孟伶泉.淺談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激勵型教學方法的幾點認識[J].赤峰學院學報,2011,27(10):204-205.
[3]張建萍.激勵教學法在高校籃球課中應用[J].山東體育科技,VOL2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