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暄+杜濤++侯毓佳++吳冬雪
王文躍教授說話不溫不火,聲調渾厚安穩(wěn)、起伏不大,對患者有撫慰情緒的效果。在他平和的性格之下,則鋪墊著諸多“前衛(wèi)”的思考。多年來,他不斷推出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探索,而這一切,均源自于他對患者深沉的關愛。
作為我國胃腸外科領域頗負盛名的專家之一,王文躍教授在普外科臨床和基礎研究耕耘30載,在消化道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領域建樹良多。很多患者慕名而來,就是想得到他的“最終定論”,“圖個放心”。他領銜的中日友好醫(yī)院胃腸外科,在北京市三甲醫(yī)院同行中也屬實力最強的佼佼者。
CME手術的領跑者
據(jù)王文躍教授介紹,胃腸外科的主要病種是胃癌和結直腸癌。近年來,特別是在北上廣等經濟發(fā)達城市,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直線上升趨勢。這與國人慢性炎癥性病變增多,以及少纖維、高脂肪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很大關系。以結直腸癌來說,目前已躍升為第二高發(fā)的癌癥,死亡率很高,約占發(fā)病患者總數(shù)的一半;而且,癌癥發(fā)病率的年輕化趨勢也很明顯,臨床上王文躍常會遇到20歲至40歲年齡段的癌癥患者,且多為晚期。他還注意到,結直腸癌發(fā)病時越年輕,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
當前在結直腸癌的治療方面進展較快,以前較為棘手的病癥,目前都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王文躍教授表示,盡管目前放化療等其他手段不斷進步,但已開展200多年的胃癌和結直腸癌手術治療,仍是首選治療方法。手術切除病灶是結直腸癌癥治療的基礎,相比之下,其他治療方式起到的是對抗腫瘤,延緩腫瘤的生長,提供營養(yǎng)支持的作用,很難實現(xiàn)根治。目前結直腸癌的手術開展得更為規(guī)范和精準,患者的獲益率更大,如直腸癌的TME(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結腸癌的CME(全結腸系膜切除)、超低位結直腸癌的保肛手術等。
TME手術理念是英國醫(yī)生Heald于1982年提出的。這一手術極大地降低了直腸癌的復發(fā)率,成為直腸癌手術治療的標準術式,在國內各級醫(yī)院已普遍開展。在丹麥等幾個國家,伴隨TME手術的實施,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已明顯高于結腸癌。這樣一來,如何進一步改善結腸癌預后,成為結直腸外科醫(yī)生面臨的新挑戰(zhàn)。
觀察結腸的解剖學特點,醫(yī)生們發(fā)現(xiàn)結腸周圍也存在由胚胎發(fā)育形成的、類似直腸周圍的解剖學平面。臟層腹膜由直腸向上延伸,覆蓋左側的乙狀結腸和降結腸,直至胰腺的后方,包被十二指腸、胰頭、盲腸、升結腸及右側腸系膜根?;诖?,2009年,德國醫(yī)生Hohenberger教授等提出了全結腸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概念,即在直視下連續(xù)銳性分離臟壁層筋膜,保證被臟層筋膜層完全包被的整個結腸系膜完整切除,達到清掃淋巴結的最大化,主干血管在根部結扎離斷安全地暴露,并結扎供血動脈起始部。
CME手術可整體徹底切除癌灶和系膜組織,并不加大手術風險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確定手術范圍主要考慮腫瘤位置和潛在淋巴轉移模式。在提出CME手術這一概念之前,Hohenberger教授實際上已開展多年手術實踐。而王文躍在1998年至2000年留學德國期間的導師,正是Hohenberger教授。因此,2000年歸國之后,王文躍在國內較早引進結腸癌的CME手術理念,并成為國內最早開展這一手術的醫(yī)生之一。他積極傳播這一先進的結腸癌手術理念,并不斷發(fā)揚光大,使我國三期結腸癌的5年生存率和治愈率提高了20%,實現(xiàn)了治療上的一個很大的飛躍。迄今為止,王文躍已完成1000余例CME手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今CME手術已在國內較大的醫(yī)院逐步開展,國內的學會已召開多次相關國際研討會,公認CME手術成為結腸癌手術治療的標準術式。
那么,CME手術的最大意義是什么?王文躍教授對此總結說:“CME是一種手術原則和規(guī)范,它要解決的是——怎么能把腫瘤切除得干凈、徹底。它的最大優(yōu)勢是遵循了人體從胚胎發(fā)育以來的解剖層次,把腫瘤按照這個解剖層次去切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腫瘤切除的徹底性;而且,嚴格遵循人體的解剖層次進行切除,對患者的損傷也是最小、最微創(chuàng)的。這種手術在一開始存在爭議,主要是因為與傳統(tǒng)根治術相比,CME手術切除范圍大,且相當徹底,會有一些風險,但現(xiàn)在隨著手術技巧的提高,這一手術逐漸變得更為安全,目前它已得到很多歐美國家醫(yī)生的認可?!?/p>
頭腦風暴+MDT=更好的醫(yī)治
在科室管理效率方面,胃腸外科在中日友好醫(yī)院也頗為出名。王文躍介紹說:“我們圍繞一個原則——怎么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怎么讓每個醫(yī)生為患者的服務水平發(fā)揮到極致。胃腸外科的服務場所主要是門診、急診、病房和院內外會診。我們科室里都是精兵強將,30多個員工均為碩士博士等高學歷。根據(jù)他們各自不同的能力水平,我排出了一個‘三線醫(yī)生表。全科分為5個大組,每個組均按三級負責的結構搭建,由此,一線至三線醫(yī)生各司其職,責權明確,能把患者的所有問題抓住,做到及時有效地治療?!?/p>
除了日常診療需要管理的患者,胃腸外科還要經常面對很多突發(fā)事件,需要快速高效處理急診患者——比如外傷患者、群體性傷者,都需要醫(yī)生們沖在前線。因此,如何合理調配醫(yī)生,完成救治任務,對王文躍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
王文躍說,除了醫(yī)療是直接服務于患者之外,科里的臨床醫(yī)生還承擔著教學和科研兩大任務。為醫(yī)學事業(yè)培養(yǎng)后續(xù)人才,也是為患者服務;醫(yī)學發(fā)展還很年輕,還有很多未知的問題有待解決。在目前臨床上的認知水平還很有限時,不斷加強科研探索,也是為患者創(chuàng)造更多治愈的機會。
為在科室內創(chuàng)造科研氣氛,王文躍每天都會組織全科開一個英文晨讀會,結合目前臨床上遇到的問題和世界熱點醫(yī)療問題展開晨讀。他說這是“頭腦風暴”,大家通過對共同問題的思考撞擊,產生了科研需求和動力。他還在每周一次的主任查房中,把問題匯總后,根據(jù)科室人員的能力和興趣,給他們布置任務,鼓勵他們開展科研。對于解決不了的科研問題,王文躍還會把他們分別送到歐美國家的一流醫(yī)院短期學習。
在胃腸腫瘤治療方面,如何與腫瘤醫(yī)院展開競爭?對此,王文躍指出,在腫瘤治療方面,中日友好醫(yī)院和腫瘤醫(yī)院形成的是互補關系。人體是一個整體,一個胃腸腫瘤患者來看病,可能他的心臟、腎臟都有疾患。胃腸外科的優(yōu)勢在于,它依托中日友好醫(yī)院這一綜合性醫(yī)院的大平臺,可凸現(xiàn)整體治療的理念。
作為一種最新的惡性腫瘤診療模式,MDT討論集各相關專業(yè)專家智慧,共同提出、分析、解決問題,使腫瘤診斷、治療更加精細、精準化,也有益于診治水平、服務質量的提升,進一步規(guī)范腫瘤診療過程,由此可使患者最大程度獲益。繼北京市外科學會建立多學科協(xié)作查房(MDT)平臺后,王文躍把這個概念引入醫(yī)院,胃腸外科在全院率先開展MDT,目前院內其他各科也紛紛效仿這一做法。如今一位復雜病情的腫瘤患者入院后,心內、腎內、消化、腫瘤內科和胃腸外科多科專家共同查房,從各方面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腫瘤治療從單打獨斗,走上了集放化療、營養(yǎng)、免疫支持等聯(lián)合治療的道路。
跟名醫(yī)出診
王文躍教授擅長領域: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及微創(chuàng)胃腸道疾病診治
8月25日門診實錄:
病例1:
滿腹痛:需考慮焦慮癥因素
患者A為64歲男性患者。膽囊不大,肝臟表面完整,大小形態(tài)未異常。做過結腸鏡和盆腔CT平掃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
王文躍:你有沒有服用過中藥?是治病的還是養(yǎng)生的?
患者A:服用了,是治病的瀉藥。吃了兩天瀉藥后,腹瀉兩天,現(xiàn)在又有兩天沒有排便,小便也不通暢,不通氣,胃脹。
王文躍:吃了中藥后,不但沒有緩解,還加重了?發(fā)燒嗎?
患者A:加重了。滿腹痛,腰也痛,不發(fā)燒。有四五天沒有排大便。
患者A的兒子:我父親情緒有點緊張。沒有四五天,也就兩天。今天是周一,上周五我父親腹瀉,周六我們還去了趟長城。周六和周日兩天沒有排便。
王文躍:能去長城玩,是不很疼?
患者A:疼得很厲害,他們要我去,我就去了。
王文躍:生病了,我們肯定都有點緊張,但一定要跟我們大夫把真實情況說清楚,千萬別讓我們誤判,不然就很麻煩。正常的情況,前一天腹瀉后,之后兩天不排大便是很正常的,因為腸子里都排空了。
患者A:肚子不是有一點痛,脹痛得很厲害。我吃的是粥,肛門總是覺得漲。
王文躍:但是您做了結腸鏡檢查,沒事。我來看看CT結果。
患者A:王主任,能不能給我輸點液,灌個腸?
王文躍:您先不要著急,我們先要弄清這是什么病,才能處理。CT查了,腸腔不擴張,也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且你的腸子并不漲,也不像是堵住了。您躺在床上,讓我們看一下。
患者A的兒子:他有輕微的抑郁癥,身上有一點體征,他就會把它主觀放大。腹瀉和墜脹影響了他,周六、周日兩天沒排便,他就害怕了。兩年來,我陪他去了很多醫(yī)院,做了無數(shù)檢查,都沒發(fā)現(xiàn)問題。
王文躍:那可能是中藥干擾造成的,目前他所有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
患者A的兒子:那您是否可以用什么藥物安慰一下他?給他開點止疼藥?他已服用了兩年抗焦慮的藥物。
王文躍:有些患者,醫(yī)生越治,他感覺病越重,他覺得自己肯定有事。我們大夫是發(fā)現(xiàn)患者哪部分有問題,處理一下,他才有一個正性反饋。用完藥后,他確實不疼了,沒事了;但如果給他輸了液,他會覺得自己的病加重了。我們外科大夫不愿意給患者服用止痛藥,怕他真的有病時會耽誤發(fā)現(xiàn)病情。
患者A的兒子:那您能給他開點瀉藥嗎?這兩天他在吃肉和雞蛋羹,現(xiàn)在可以正常飲食嗎?
王文躍:可以開一點麻油潤腸通便,一天服3次。體查了,腹部平軟,沒有腹脹,未及包塊,無壓痛及反跳痛。可以吃正常飯菜,吃點香蕉,觀察隨診。
患者A:要不要打個針,灌個腸?可以做個盆腔CT嗎?我的腸子不會穿孔吧?痛得很厲害。大便要再排不出來怎么辦?找您一次不容易,要堅持一周,我就盼著您給我診斷。您很負責,也體貼我們患者。
王文躍:謝謝,但您還沒到需要灌腸的地步,可以做個下腹部和盆腔平掃CT。您的腸子不會穿孔,您越放松越好。放心,一定有辦法讓它排出來的。您別急,疼得厲害了,您不用等我出診,找哪個大夫看都行;再急還可以看急診,我們醫(yī)院是24小時出診的。
病例2:
結腸惡性腫瘤術后:注意腹部保暖
患者B為64歲男性,于7月9日因“結腸息肉”在中日友好醫(yī)院胃腸外科行“降結腸部分切除術”。術后病理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局部病灶原位癌恢復尚可,患者有時感覺下腹部有隱痛,間斷性發(fā)作,無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也無其他不適表現(xiàn)。體檢結果:腹部平坦,可見手術瘢痕,愈合好,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未及包塊,無壓痛及反跳痛。
王文躍:您這次來,主要是看什么?
患者B:主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疼的問題,一個是傷口處有個硬塊。術后,我出現(xiàn)兩次很厲害的腹部疼痛。
王文躍:疼了之后能自己好嗎?
患者B:自己能好,一周前腹疼了兩小時,因為是半夜,沒來看病,疼得比較厲害,但也不是不能忍受。
王文躍:剛做完手術后,晚上睡覺蓋被子嗎?
患者B:蓋毛巾被。
王文躍:一定要保暖,不行的話,穿個背心。飲食要注意,涼的東西不能吃。您這時候的胃腸功能比較弱,特別是有時腸子會粘連,著涼了后就會犯腹痛,這都很正常。
患者B:還有一件事,我的傷口處有個大硬塊。
王文躍:您躺床上讓我看看。
患者B:我出院時,說半年后復查,但我擔心病情變化,能不能提早到3個月來復查,了解是否會復發(fā)。復查時還做腸鏡檢查嗎?
王文躍:提前復查沒有意義,比如手術傷口的包還沒有回縮。提前復查,對我們的臨床判斷是個干擾。這時復查不宜做腸鏡檢查,只是驗血,做一些其他檢查。
患者B:我腸胃不大好,稍微不注意就腹瀉。放了一天的冷肉,我吃了就腹瀉。我總在吃氟哌酸,像我這種情況,是否需要調理腸胃?可以用雙歧桿菌嗎?
王文躍:您可以用中藥調理,不能再用氟哌酸。氟哌酸越吃,腸胃越弱??梢苑秒p歧桿菌。
患者B:能不能提早一個月復查。現(xiàn)在來看問題不大?
王文躍:沒有必要提早。您現(xiàn)在手術做得很好,您的病不是很嚴重,這個腫瘤在很早期發(fā)現(xiàn),已經切掉了,現(xiàn)在情況都很好,應該說這個病就算治愈了。
患者B:太好了,那我就放心了。謝謝您。
病例3:
子宮直腸瘺:直腸指檢和CT證實
患者C為45歲女性,婦科診斷盆腔炎。CT檢查右側髂骨有高密度結節(jié),宮頸增強CT顯示密度不均。腹股溝有隱痛,可以摸到淋巴結。行CT考慮子宮有腸瘺。體檢腹部平坦,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塊,雙側腹股溝區(qū)未及異常。
患者C: 前段時間,右邊腿根上面一點的腹部疼,摸著有小包塊。做了CT檢查,婦科查出盆腔炎,有積液。現(xiàn)在正在婦科治療,但醫(yī)生說我直腸有個瘺,說這歸胃腸外科治療。她說先把盆腔炎治好,我有點不放心,想來咨詢您的意見,看看是否是直腸瘺,看看盆腔炎和直腸是否有關系。
王文躍:您發(fā)燒嗎?陰道里出大便或是放氣嗎?您這個CT大約是什么時候做的?
患者C: 我不發(fā)燒,陰道也不出大便或放氣。做完CT有10天以上了。我也在網(wǎng)上查詢了,像您所說的,如果是直腸子宮瘺,會有大便從陰道排出,但我沒有這種情況。醫(yī)生在病歷上寫的是懷疑直腸瘺,后面打了個問號。
王文躍:看了CT片子,我認為不是直腸瘺。我們給您做一個肛門直腸指檢,重點看下直腸前壁有沒有瘺孔,肛門周圍有沒有竇道。您先把盆腔炎治完了之后,再復查一個CT看一下。有可能是個假象,是CT偽影。
病例4:
胃長期病變:需排除腫瘤
患者D為37歲女患者。2008年在當?shù)蒯t(yī)院做過胃鏡,查出有淺表性胃炎。長期有胃酸,口腔異味,經常感覺惡心,但吐不出來;消化和吸收不良,剛吃完沒多久就排便。
王文躍:除了胃鏡,您還做了什么檢查?
患者D:其他的沒查過。要是胃好受,我就不吃藥。
王文躍:吃了什么藥?效果如何?
患者D:奧美拉唑、雷貝拉挫,吃完了倒是都管用,但我沒有堅持吃,難受時才吃。以前我的胃不怎么太嚴重,今年正月我吃了一碗硬米飯,吃完了就開始疼,到現(xiàn)在胃一直反酸,感覺胃燒得慌。老感覺渾身沒勁,干不了活。
王文躍:有沒有什么藥過敏?有沒有高血壓等其他慢性疾病,腹部疼嗎?(按住患者的胃部)這么壓著疼嗎?
患者D:不過敏,就是吃藥多了,刺激胃。在空調屋里呆著肚子就疼,您這么壓著不疼。我最近嗓子里長了一個喉結,看了喉科,要我做手術,我想先把胃治好了。
王文躍:查的耳鼻喉科?
患者D:我查的是喉科,大夫說我盡反酸,可能對這個喉結有妨礙。我的胃有時很漲,有時很疼,疼得好像從肋骨里蹦出來一樣,也不排氣。
王文躍對助手說:給她預約查一個胃鏡,抽個血做個腫瘤標記物檢測,以及上消化道造影。
患者D:我能不能不做胃鏡,太痛苦了。您一說做胃鏡,我的手都涼了。做過一次,感覺很難受。
王文躍:這是診斷胃病最確切的方法。怎么辦呢?
患者D:沒辦法,那做吧,我來就是豁出去了。
王文躍教授評點:患者30多歲,她的胃經歷長期病變,需要給患者做全面檢查,排除一下腫瘤。
一家精言
在治療中,微創(chuàng)手術其實包含一個大的概念,是指用最小的損傷治療患者的所有手段,其中并不排除開腹手術。狹義的微創(chuàng)手術是指腹腔鏡。腹腔鏡只是一個入路手段,到底是切開腹部還是打幾個孔去切除腫瘤,其實從內部治療原則來看,是不可以更改的,也不代表可以切得少一點。腹腔鏡手術只是一個器械和技術手段的革新,就像我們不斷更新的手機一樣,其更多依賴于技術進步。
——王文躍
專家素描
王文躍教授現(xiàn)任中日友好醫(yī)院胃腸外科主任,中華醫(yī)學會北京分會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大腸癌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外科學組委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外科分會委員,《中華肝膽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編委,《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