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穎
摘 要:詳細地論述了裝幀設計在《重慶歷史地圖集·第一卷 古地圖》的應用和技巧。從裝幀設計的重要性、開本及大小形態(tài)的選擇、圖集封面部分的設計、書芯的圖文版式編排、零頁設計、印刷要求等六個方面入手,介紹了圖集整體的裝幀設計和編制方法。
關鍵詞:歷史地圖集 裝幀設計 開本尺寸 書芯版式 零頁設計 印刷要求
中圖分類號:P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a)-0229-02
書籍裝幀設計是通過設計師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到觸覺,全方位地納入設計師的想象與創(chuàng)意,將司空見慣的文字、圖片融入新穎的形式和理性的秩序之中,用書籍特有的“媒介”—結構、紙張、油墨、印刷工藝、裝訂方式等,來傳達文字內容的核心,詮釋書籍的魅力,讓人們體驗因讀書而產生的高幽雅靜、安然任逸、閱趣恬得的意境。裝幀設計的優(yōu)劣會直接影響讀者對書籍的接受度。本文將以《重慶歷史地圖集·第一卷 古地圖》為例,介紹該圖集的裝幀設計的特點。
1 簡介
《重慶歷史地圖集》一部大型的綜合性地圖集,是在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大做強文化產業(yè),為重慶經濟文化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社會經濟再次騰飛提供新動力的背景下,由重慶市規(guī)劃局申請立項并組織編纂的,目的是利用地圖特有的直觀、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巴渝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承,并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一部值得典藏、鑒賞、研究的權威資料,為重慶的城市名片增添新亮點。圖集共分2卷,“第一卷 古地圖”收納資料的起迄時間為11世紀后期至20世紀50年代初,收錄地圖的地域范圍涵蓋現今重慶市全境。項目于2011年1月開始立項,2012年6月完成了本卷的編纂工作。
2 裝幀設計的功能目標
重慶具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本圖集通過系列地圖的有機結合,展現古巴渝的疆域、城池、軍事、古老水道的變遷,力圖全面反映重慶在歷史長河中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變化,起著為歷史文化研究提供工具、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宏觀決策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為社會公眾提供直觀的歷史文化信息服務之作用。在藝術設計上,主要圍繞體現的是重慶、歷史、地圖三大關鍵元素,體現圖集的科學、權威、可讀和歷史藝術價值等功能。
2.1 科學與權威功能
本圖集是一部具有科學參考價值的綜合性歷史地圖集,其內容主要以重慶史學界及相關單位多年來對重慶自然、人文、地理、歷史的調查研究成果為主,杜絕個人情感對成果的干擾;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指導設計工作,在地圖內容表示上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嚴格尊重歷史事實,確保引用的資料準確可靠,具有很好的權威性和代表性,使讀者對重慶的歷史發(fā)展有一個系統(tǒng)、科學的了解;在裝幀設計上體現尊重歷史的客觀事實,又要在視覺傳達設計和造型藝術上展現本圖冊在專業(yè)領域內廣博的深度。
2.2 可讀功能
圖集屬于歷史文化范疇。綜合比較國內出版的歷史圖集,多存在對專業(yè)的要求非常高,非相關專業(yè)讀者閱讀較為困難,可讀性較差的問題,本《圖集》立足豐富的史料,初步挖掘其歷史文化及文物價值,運用現代地圖語言,在詳細描述地圖內容的基礎上,為大眾讀者提供具有科學性及藝術性完美結合,通俗易懂的地圖作品。在裝幀設計上追求雅俗共賞,將古代地圖與現代通俗語言符號相結合,提高《圖集》的可讀性及深度。
2.3 歷史與藝術功能
在圖集的設計上需要對書籍內容進行理解和提煉。一味地追求古典,將使整個設計缺乏現代的審美情趣;一味地追求現代,不僅使整個圖集的裝幀缺少古典藝術的“氣韻”,也會偏離現代人對歷史文化作品裝幀美的追求。因此,對整個圖集的裝幀設計,要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對書籍裝幀設計的精華,使深厚的中國古典書籍的氣韻與現代的美學要求有機地融合。在總體設計上,既不失中國古典書籍的含蘊和意境,又能融合現代人對書籍裝幀的審美要求。為表達圖集的歷史文化深度,更多的運用形成古樸、簡潔、典雅、實用的東方特有風格,閱讀時能從中吸收歷史文化的精華,并享受到古典藝術的氣韻美,放在書架上又可是一部精美的藝術品,同時具有展示性和收藏功能
3 裝幀設計在歷史地圖集中的應用
3.1 圖集的開本及大小形態(tài)的選擇
書籍開本的設計要根據書籍的不同類型、內容、性質來決定。不同的開本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情趣。不少書籍因為開本選擇得當,使形態(tài)上的創(chuàng)新與該書的內容相得益彰,受到讀者的歡迎。開本尺寸的選擇要根據收集資料尺寸大小,總覽全部資料編排要求并尊重視覺流程現代感?!吨貞c歷史地圖集?第一卷 古地圖》適宜大度8開的尺寸,更大或者更小的尺寸不宜信息的有效展示。因而本圖集開本為大度8開,圖幅展開為4開,印刷制版尺寸為285 mm×420 mm,內圖廓線為隱形線,一般情況下,地圖內容沒有超出內圖廓范圍,但在特殊情況下,為保持圖形的完整,也有破圖廓的設計。
開本及尺寸:大8開本,內頁成品凈尺寸為285×420 mm,其圖集開本尺寸、封面尺寸、封套尺寸見圖1所示。
封面材料:封面封底為157 g啞粉覆啞膜,內襯3 mm荷蘭板,環(huán)襯用180 g白色無限紙,護封250 g啞粉,單面4色印刷,過啞膠。
圖集頁數:約405個頁碼。
印刷數量:共1500套。
出版方式:公開出版。
3.2 圖集封面部分的設計
一本書籍最先和讀者接觸的部分是封面,所以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爱嬅姹憩F的東西越少,觀眾接受的東西越多?!睍饷娴脑O計要學會做加法和減法,減法是指抓住最能打動人的內容以一當十,加法是指用新的設計和意識多做文章。本圖集屬于文化傳承類書籍,圖集封面設計應端莊、嚴肅、高雅,體現權威感,因此我們需要采用內文中一幅有代表性和較強藝術表現力的重要地圖來作為封面的主要圖形。在這里我們選擇了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至二十六年(1900年)由重慶黔江人士劉子如繪制的《增廣重慶地輿全圖》作為封面地圖。該圖不僅內容詳盡,圖面精美,也是現存最為詳細的重慶古代城市地圖之一,對于研究重慶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其體現出的藝術價值亦不失為地圖收藏的精品,且該地圖的色調沉穩(wěn),與圖集的整體色調相符,適合選作封面。封面文字的字體選擇應莊重、嚴謹,以體現對歷史的尊重,結合圖集的風格選用了印刷字體漢鼎簡特宋為書名字體,感觀上嚴肅而有權威感。整個封面的色彩的純度和明度較低,視覺效果沉穩(wěn),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重慶擁有長江、嘉陵江兩大水系。重慶城因水而建,因水而興,水在重慶的歷史文化中,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封面用水紋作為特定的符號語言,來傳達圖集的內涵和主題,增強整個封面設計的藝術性無疑是非常貼切的。以上這些元素的結合構成了一個能代表整個圖集中心思想的封面。
3.3 書芯的圖文版式編排
書芯的圖文版式編排是書籍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版面、版心、書眉、頁碼、圖片的版式設計與構成。所有這些版面的設計在考慮功能性的基礎上要盡量地與藝術文化和圖集當前板塊的內容相結合。根據圖集表現的內容特點,選用了簡潔大氣的現代書籍風格板式,配合點、線、面的靈活應用,符合空間和節(jié)奏美感。根據所收集的內容,本卷劃分為“巴渝尋蹤”“重慶疆域”“主城變遷”“區(qū)縣方輿”“分輿圖匯”五個板塊。考慮到五個板塊既要有統(tǒng)一性、系統(tǒng)性,又要體現各圖組之間的差異和不同特點,因此在五個不同的版塊分別以兵器、船、水、人和山5種不同的符號融入到版式里面,整個版式配置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在標題設計方面,每幅地圖的標題前后用了代表巴國文化的青龍白虎圖騰作為裝飾,與色彩搭配統(tǒng)一和諧,層次清楚,易于閱讀。
3.4 零頁設計
零頁指起說明及烘托作用的部分,其中包括環(huán)襯、扉頁、口號、贈獻詞、出版說明、內容提要、版權頁的設計,本文主要介紹圖集扉頁的設計。圖集根據前述五大版塊,整個編排采用總覽到細分,從全國到地方逐一編排,并使各圖幅之間相互聯(lián)系、協(xié)調、統(tǒng)一。為了明確區(qū)分五大版塊和讓讀者在閱覽版塊內容之前先大致了解各版塊的背景,我們?yōu)槊總€版塊分別設計了扉頁,扉頁為一個展開頁大小,左邊頁是用手寫毛筆字的一個圖集名稱的設計,其他部分留白;右邊為當前版塊的概況和簡介,右下角配了一幅漁船和船夫劃船的黑白水墨插畫。整個設計清新淡雅,插畫的設計代表重慶因水而建,因水而興的歷史蹤跡,和我們這本地圖集的主題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3.5 印刷要求
圖集制版印刷是編制工藝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控制圖集質量最主要階段,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控制。
(1)地圖印刷:成品地圖要求墨色鮮艷厚實,深淺程度均勻、有光澤;色彩符合原稿,色調層次清晰豐富。
(2)文字印刷:線劃清晰,無缺筆短劃、糊字和虛字等現象。
(3)套?。撼善穲D套印精準,常規(guī)視覺下無重影、疊印、斑紋等不良情況;網點光潔、清晰、無毛刺、無嚴重變形。
(4)外觀:紙面整潔、無褶皺;圖內無浮臟、污臟、指印等,裁切尺寸符合規(guī)格要求;
(5)精度:印刷成果的色差范圍正負應不超過樣稿的2%,套印允許誤差小于0.2mm,其他項目按國家新聞出版行業(yè)標準有關平版一般印刷品的質量標準驗收;圖集平整不影響閱讀,無臟頁,無破損,兩頁之間錯位小于0.1 mm,裝訂結實牢固。
4 結語
書籍裝幀設計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出版者、編輯、設計者、印刷者、裝訂者共同的系統(tǒng)化整體工程,是展現圖集整體美的第一感受。《重慶歷史地圖集·第一卷 古地圖》的設計者配合編輯、領會地圖內涵,把藝術風格、民族特色、時代精神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靈活地處理好了裝幀設計中文字、圖形、色彩、材料四個要素,并使每個局部既具有個性、富于變化,又和諧統(tǒng)一,完整有序,給人以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通過全方位的藝術包裝,這本歷史地圖集準確地體現了古舊地圖莊重、簡潔、富有歷史厚重感的特點,顯示了特有的藝術格調和文化品位。該圖集于2013年獲得重慶市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參考文獻
[1] 中國出版協(xié)會裝幀藝術工作委員會. 書籍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2] 謝群.書籍裝幀設計與制作[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
[3] 吳曉華.論《浙江古舊地圖集》的編制與特點[J].浙江測繪,2011(1):17-19.
[4] 王昌翰,徐占華.圖形軟件在《重慶市地圖集》中的應用[J].城市勘測,2008(1):102-103.
[5] 重慶市勘測院.《重慶歷史地圖集》總體設計書[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