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芮 郎士超 張瑞濤
摘要:施工項目的成本與效益是施工企業(yè)最為關心的內容所在。如何降低施工項目成本,并提高效益是當前企業(yè)在市場化環(huán)境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所在。
關鍵詞:施工項目;成本;效益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的轉變,企業(yè)內部的經營模式也由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進行轉變。對于施工項目企業(yè)來說切實降低施工項目的成本,提高企業(yè)的效益才能保證企業(yè)緊跟市場的步伐,在市場化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
2.施工項目成本與效益
施工項目成本是施工企業(yè)在以施工項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施工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的貨幣形式。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的改革與發(fā)展,行業(yè)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市場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很大程度具體表現(xiàn)在項目管理能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施工企業(yè)賴以生存發(fā)展的空間即施工項目的贏利能力。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要以最少的物化消耗和勞動力消耗,把各項成本支出控制在計劃成本范圍內,為企業(yè)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加強項目成本核算,減支增效,將成為大多數(shù)企業(yè)的長期經營戰(zhàn)略。
所謂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將投資中可能發(fā)生的成本與效益歸納起來:利用數(shù)量分析方法來計算成本和效益的比值,從而判斷該投資項目是否可行。成本效益是一個矛盾的統(tǒng)一體,二者互為條件,相伴共存,又互相矛盾,此增彼減。從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看,任何事情都存在成本效益。成本大致可劃分兩個層次:一是直接的、有形的成本問題;二是間接的、無形的成本。效益也包含兩個層次:一是直接的、有形的效益;二是間接的、無形的效益。因此,加強成本控制提高施工項目的效益是當前需要進行的關鍵所在。
3.加強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提高效益
施工項目成本包括工程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施工項目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項目成本形成過程中直接構成工程實體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及其他直接費。施工項目直接成本占用施工項目成本的大部分應按照“量、價”分離原則,從材料成本、人工費和機械費等方面著手進行有效控制。工程間接成本主要發(fā)生在項目管理開支、質量效益流失、工期效益流失、分包商反索賠損失。
3.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費占建筑工程的造價比例一般在60%左右,降低材料費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的途徑。做好材料的管理,主要的方法有:
(1)大宗材料招標采購
公司每年對大宗的材料,如鋼筋、模板等材料實行招標采購,從采購上降低成本,轉移材料漲價的風險。年度采購每種材料一般選擇2—3家信譽良好、資金雄厚的供應商或廠家來供應材料。同時注重運費控制,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并考慮資金、時間價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和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2)切實執(zhí)行限額領料及獎罰制度
施工班組嚴格實行限額領料,凡超額使用的材料,由班組自負費用,節(jié)約的由項目部與施工班組五五分成,從而提高施工班組節(jié)約材料的意識。要對施工班組交底,讓其掌握節(jié)約材料的方法,如鋼筋的使用,能使用短料的地方盡量使用短料,而不要將原材料截斷;將短料通過對焊接長后使用,減少廢品率。另外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堅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強現(xiàn)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降低堆放、倉儲損耗。
(3)周轉材料及料具的管理
周轉材料即在工程中重復使用的材料,如模板、木枋。周轉材料重復使用的次數(shù)越多、投入量越小,對降低成本所起的作用越大。因此,對周轉材料的管理,就是要力求其投入量少,重復使用次數(shù)多。例如。對模板的管理就要求做到:一要在施工前通過對模板放樣,將每一塊模板用在最適合的部位,并將模板編號,將下一層的模板用在上層相同的部位。二要避免將大板改小、小板改無。三要經常保養(yǎng)、刷油,避免雨淋變形而降低模板的剛度。周轉料具一般按件(噸)每月租賃使用,主要是用于腳手架的鋼管、扣件或門字架,要求配置合理,避免積壓或數(shù)量不夠影響工期。
(4)輔助材料的包干使用。工程中輔助材料很多,如管理不善會造成材料的極大浪費。輔助材料的管理,一般采用包干的方法,如扎絲、鐵釘采用將材料包含在人工單價中的方法,適當提高人工單價,讓施工班組包干使用。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并考慮資金、時間價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和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2)切實執(zhí)行限額領料及獎罰制度。施工班組嚴格實行限額領料,凡超額使用的材料,由班組自負費用,節(jié)約的由項目部與施工班組五五分成,從而提高施工班組節(jié)約材料的意識。要對施工班組交底,讓其掌握節(jié)約材料的方法,如鋼筋的使用,能使用短料的地方盡量使用短料,而不要將原材料截斷;將短料通過對焊接長后使用,減少廢品率。另外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堅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強現(xiàn)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降低堆放、倉儲損耗。
(3)周轉材料及料具的管理
周轉材料即在工程中重復使用的材料,如模板、木枋。周轉材料重復使用的次數(shù)越多、投入量越小,對降低成本所起的作用越大。因此,對周轉材料的管理,就是要力求其投入量少,重復使用次數(shù)多。例如。對模板的管理就要求做到:一要在施工前通過對模板放樣,將每一塊模板用在最適合的部位,并將模板編號,將下一層的模板用在上層相同的部位。二要避免將大板改小、小板改無。三要經常保養(yǎng)、刷油,避免雨淋變形而降低模板的剛度。周轉料具一般按件(噸)每月租賃使用,主要是用于腳手架的鋼管、扣件或門字架,要求配置合理,避免積壓或數(shù)量不夠影響工期。
(4)輔助材料的包干使用
工程中輔助材料很多,如管理不善會造成材料的極大浪費。輔助材料的管理,一般采用包干的方法,如扎絲、鐵釘采用將材料包含在人工單價中的方法,適當提高人工單價,讓施工班組包干使用。
3.2人工費控制
主要從用工數(shù)量方面進行控制。項目組建后,由公司配合項目采取招標的方式在公司內部承包分包勞務的單位中擇優(yōu)選擇1-2家信譽良好、價格低廉的勞務承包商。也就是說,人工費的單價是通過招標來確定的。項目人工費分定額內用工和非定額內用工。定額人工費按實際發(fā)生的工程量乘單價得出,這并不困難??刂品嵌~用工才是控制人工費支出的重點,一般方法是將非定額用工按一定的比例包含在定額用工中,包干到施工班組。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額用工比例,大致上說,結構工程的非定額用工比例在5%左右,裝修工程的非定額用工比例在10%左右。在人工費控制中較準確地掌握各類工程的非定額用工比例并嚴加控制是很重要的。另外,控制人工費的支出還要十分注重避免返工及重復用工的發(fā)生。
3.3機械費控制
充分利用現(xiàn)有機械設備,內部合理調度,力求提高主要機械的利用率,在設備選型配套中,注意一機多用,減少設備維修養(yǎng)護人員的數(shù)量和設備零星配件的費用;加強現(xiàn)場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避免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閑置,保證機械的正常滿負荷運轉。
4.總結
成本與效益是企業(yè)市場競爭中自身發(fā)展必須考慮的關鍵所在。成本控制關系到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所有的項目都要進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關鍵是要把成本控制貫穿于施工項目的全員和全過程,只有這樣,企業(yè)才能有獲取最大利潤的保證,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蘭麗中.加強施工項目成本管理 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
[2]潘智峰.拓寬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理念 提高施工項目經濟效益.引進與咨詢.2011
[3]郝莉蓉.論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與企業(yè)效益.四川建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