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浩
【摘要】文章結合工程實例,探討混凝土橋梁施工裂縫的成因,并分析了相關防治對策。
【關鍵詞】混凝土橋梁;施工裂縫;裂縫成因;防治對策
一、引言
混凝土橋梁作為公路橋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建設的規(guī)模也逐漸增加。在混凝土橋梁施工過程中,裂縫問題普遍存在,由于裂縫問題造成的安全隱患也受到廣泛關注。
二、工程概述
某大橋鉆孔樁46根,共計616.5m,其中C30水下混凝土484.2m3;承臺共計5個,其中C30混凝土598.3m3;墩身3個,共計C35混凝土329.4m3,其中墩身墊石C40有7.2m3;橋臺2個,C35混凝土651.6m3,橋臺墊石C50有2.2m3;32.6m簡支梁4跨,共計C50混凝土1242.4m3,沿線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巖性變化大,山高坡陡谷深,各級水文地質條件差異較大,雨量充沛。
三、混凝土橋梁施工裂縫的成因及防治對策
1.混凝土橋梁施工裂縫形成原因
(1)基礎變形引起的裂縫。在橋梁使用過程中,一般跨度大、寬度小的橋梁會出現(xiàn)豎向基礎不均勻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即便變化很小也會對結構產(chǎn)生較大的附加應力,一旦超出橋梁結構的承載能力,就會出現(xiàn)裂縫,甚至破壞。
(2)混凝土自身收縮引起的裂縫。由混凝土自身收縮形成的裂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裂縫,一般包括:塑性收縮;縮水收縮;自生收縮;碳化收縮。前兩種發(fā)生更為普遍。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是混凝土通常在澆筑5h左右后,水泥水化反應激烈,逐漸形成分水鏈,水分急劇蒸發(fā)導致骨料下沉,混凝土硬化尚未完成,此時發(fā)生塑性收縮;骨料在下沉過程中由于受到鋼筋的阻擋,會形成沿著鋼筋布置方向的收縮裂縫;在混凝土初步硬化完成后,表層的水分會逐漸蒸發(fā),溫度逐漸降低,混凝土體積逐漸減小,形成縮水收縮;混凝土內外收縮不均勻,表面收縮過大,會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當超過抗拉強度值后,會產(chǎn)生收縮裂縫。
(3)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當混凝土結構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溫度發(fā)生變化時,將發(fā)生變形,由于其約束,結構內部將產(chǎn)生應力,當應力超過其抗壓強度時將產(chǎn)生裂縫。
(4)施工工藝質量引起的裂縫
在對道路橋梁進行施工時,施工工藝質量也是產(chǎn)生混凝土裂縫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在道路橋梁施工的混凝土結構中,施工方法不正確,會使鋼筋混凝土在各個方向上都出現(xiàn)裂縫,且其裂縫的寬度還會受到鋼筋的不同走向以及不同因素的影響。例如道路橋梁混凝土的保護層超過了一定的厚度時,在該種情況下就會導致橋梁各個方向的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均,因此就會促使整個橋梁的構件混凝土構造不均勻, 那么就會導致構件表面出現(xiàn)裂縫。 如果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時, 振搗的工藝操作不合格, 那么就會出現(xiàn)荷載裂縫。 再加上混凝土本身流動性比較差,在硬化前如果不對其進行充足的攪拌和沉實, 那么在混凝土硬化之后就會因為沉實得不夠均勻, 從而引起裂縫。
2.混凝土橋梁施工裂縫防治對策
(1)優(yōu)化配合比
無論是泵送混凝土還是小落度混凝土都應當在傳統(tǒng)澆注配合比的基礎上,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優(yōu)化,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在澆注過程中應當選擇抗裂性更高的配合比進行澆注,盡量減低坍落度,減少混凝土中的泥沙含量,減低水灰比,增加骨料粒徑的含量。選擇摻合料和外加劑上應當盡量選用對水化熱較小的品種,例如:復合礦渣磨細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在設計過程中還應當加入適當?shù)呐蛎泟?/p>
(2)提高養(yǎng)護工藝
實際操作經(jīng)驗證明,養(yǎng)護對混凝土的收縮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對澆注完成的混凝土進行14天養(yǎng)護要養(yǎng)護3日天的混凝土的收縮下降大約18%左右。依據(jù)施工規(guī)范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能夠使混凝土表面的濕度和溫度都處于一個相對合適的狀態(tài),澆注完成不久的混凝土依然處于硬化、凝結過程,養(yǎng)護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表面因失水過多而形成裂縫。同時因為混凝土整個散熱過程需要較長時間,這樣就會使混凝土的松弛特性得到合理的發(fā)揮,混凝土因為溫差而產(chǎn)生的拉力將會小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從而有效的避免了貫穿裂縫的形成。除此之外,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可以使水泥水化更加完全和充分,從而使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提高混凝土在使用中的抗裂縫能力。由此可見,在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利用合理的養(yǎng)護工藝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意義重大。很多混凝土橋梁在建設過程中都依照相關規(guī)范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并且委派專人對養(yǎng)護方法進行合理的改善,利用噴霧器在混凝土表面進行不間斷的噴灑,這樣既不會影響施工,又起到了養(yǎng)護的效果,通過實際使用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該施工方法的混凝土很少出現(xiàn)裂縫,因此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yǎng)護方法。
(3)在構造設計上對橋梁裂縫采取防裂措施
1)設計合理的結構形式,可以減少工程數(shù)量,減低水化熱。如可根據(jù)懸索橋錨碇受力特點,設計挖空非關鍵受力部分混凝土體積,利用土方壓重方案,來減少混凝土結構體積。
2)充分利用混凝土在基坑有側限條件,在混凝土中摻加微膨脹劑,使其在基坑約束下形成一定的預壓力,補償混凝土內部溫度,收縮產(chǎn)生的拉應力,從而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產(chǎn)生。
3)大體積混凝土體積龐大,施工周期一般較長,依據(jù)結構受力情況可合理地確定混凝土評定驗收齡期,打破正常標準28d的評定驗收齡期,改為60d或更多天,評定驗收齡期充分考慮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從而減低設計標號,達到減少混凝土水泥用量減低水化熱的目的。
4)由于邊界存在約束才會產(chǎn)生溫度應力,采用改善邊界約束的構造設計,如遇有約束強的巖石類地基、較厚的混凝土墊層等時,可在接觸面上設滑動層來減少溫度應力,在外約束的接觸面上全部設滑動層,則可大大減弱外約束。
5)還應重視合理有益作用,可采取增配構造鋼筋,配筋應盡可能采用小直徑、小間距,全截面含筋率控制在0.3%~0.5%之間,在混凝土表面增設金屬擴張網(wǎng)等有效措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4)由于荷載導致道路橋梁出現(xiàn)裂縫時,如果不對其進行處理將會降低道路橋梁的耐久性,并且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還會影響道路橋梁的整體強度。針對該種情況,首先需要對其結構進行加固,加固的方法有錨固補充法、預應力法, 可以采用壓水或是壓氣的方式測試處理效果,從而保證道路橋梁修補后的效果。
四、結束語
混凝土橋梁容易由溫度應力、自身收縮、基礎變形、外部荷載等問題發(fā)生裂縫。結合裂縫形成的具體原因,采用合理的防治對策,做好裂縫修復工作,確?;炷翗蛄航Y構安全,保障行車安全。
參考文獻:
[1]馬春江.橋梁工程施工裂縫的成因及防治對策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4):125-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