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文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復在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有口腔問題的48例老年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復治療,術后隨訪1年,觀察治療效果。結(jié)果:本組48例患者中行活動義齒修復的38例(78.17%),行固定義齒修復10例(20.83%);戴牙3個月和6個月后固定義齒修復咀嚼效率明顯高于活動義齒修復(P<0.05),術后隨訪1年,所有患者均能夠嚴格遵守醫(yī)師的指導,對義齒進行恰當、合理的保養(yǎng),保養(yǎng)合格率為100%,無1例患者再出現(xiàn)同類型口腔問題。結(jié)論:口腔修復能夠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質(zhì)量,臨床治療中應針對老年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以確保治療效果。
【關鍵詞】口腔修復;老年患者;治療
【中圖分類號】R78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560-02
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牙列缺損或缺失的口腔疾病,影響到老年人的正常咀嚼、語言交流等功能,給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帶來不良的影響,為了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的效果,特對我衛(wèi)生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復的老年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有口腔問題的48例老年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68.6±5.3)歲。所有患者經(jīng)門診檢查后確診,并均需要進行口腔修復治療。8(16.67%)例患者修復前有食物嵌塞情況,5(10.41%)例患者存在上下頜骨間無咬合接觸。
1.2方法
所有老年患者到就診時均進行口腔檢查,檢查之后還要調(diào)查并分析患者的身體年齡、生理狀況、經(jīng)濟水平還有心理承受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基本資料,了解患者有無病史等,為后期的治療工作提供依據(jù)。對患者的全口或局部牙片進行拍攝,若發(fā)現(xiàn)有牙齒松動、殘冠或者殘根等問題需進行拔除,患者有個人因素的可安排進行保守治療后保留,同時對于具有齲病、牙髓病、牙周病的患者進行積極治療,如果患者患有顳下頜關節(jié)疾病,先對其拍攝關節(jié)側(cè)位片,主要用于后期治療的對比和分析。另外,在治療的過程中,還要加強保護患者的牙齒健康,同時輔以修補、洗牙等基礎治療,得以保證患者能盡可能的保留自然牙。另外,在完成口腔疾病問題的治療以及剩余自然牙的鞏固后,需對患者進行牙體預備,并根據(jù)老年人的承受能力,對患者的活動義齒和固定義齒進行修復,在盡量避免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情況下,使用石膏進行取印模,并給予患者臨時活動義齒,使其能進行常規(guī)口腔活動。在修復活動義齒時應保護患者的牙槽骨,以避免食物等因素造成嵌塞,同時,應注意調(diào)整患者顳下頜關節(jié)以及修復前后的咬合關系。采用花生米懸濁液比色法對活動義齒和固定義齒修復載牙1、3、6個月進行咀嚼效率測定比較。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咀嚼效率結(jié)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患者牙齒修復治療情況
48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治療情況見表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本組患者中行活動義齒修復的患者有38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78.17%,行固定義齒修復的患者有10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20.83%;38例活動義齒修復的患者中,14例患者為全口義齒修復,12例患者為上半口義齒修復,10例患者為下半口義齒修復,2例為贗復體;10例固定義齒修復患者中6例為食物嵌塞,4例為上下頜骨間無咬接觸,經(jīng)手術治療后所有患者均康復出院。
表148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治療情況(n,%)
項目 女性(N=19) 男性(N=29) 總例數(shù)(N=48)活動義齒修復
全口義齒修復
上半口義齒修復
下半口義齒修復
贗復體
固定義齒修復
食物嵌塞
上下頜骨間無咬接觸 12(25.0)
5
4
3
0
7(14.58)
4
3 26(54.17)
9
8
7
2
3(6.25)
2
1 38(78.17)
14
12
10
2
10(20.83)
6
42.2 咀嚼效率情況 活動義齒和固定義齒患者戴牙1個月時咀嚼效率無明顯差異,3個月和6個月后固定義齒修復咀嚼效率明顯高于活動義齒修復(P<0.05),具體結(jié)果可見下表2.
表2 咀嚼效率情況
修復方法 1個月 3個月 6個月活動義齒(n=38)
固定義齒(n=10) 60.2±6.3
59.3±5.2 62.2±7.1
73.5±9.6* 64.8±6.8
75.4±10.3*注:與活動義齒相比,*P<0.05
2.3 隨訪結(jié)果
在患者出院后建立隨訪檔案,對其隨訪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整理。在術后1年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本組48例患者均能夠嚴格遵守醫(yī)師的指導,對義齒進行恰當、合理的保養(yǎng),保養(yǎng)合格率為100%。且隨訪中顯示無1例患者再出現(xiàn)同類型口腔問題。
3結(jié)論
老年人口腔修復是治療其口腔問題的主要途徑,口腔修復的主要內(nèi)容有治療性修復、美學修復還有功能性修復這三個方面,其修復的主要目的是解決患者牙體缺失或缺損、牙列缺損或缺損、還有頜面部缺損等牙齒損傷問題[1]。在老年患者口腔修復時,目前認為以活動義齒修復為第一選擇,活動義齒修復方法可摘局部義齒、全口或半口義齒、贗復體及各種防嵌器等,可自行摘戴,優(yōu)點是適應證廣、價格較低且制作簡單,但體積偏大、異物感較強,清潔較為不便,且固位和咀嚼性能較差;固定義齒體積小、基本無異物感,不需要取戴,咀嚼效率較好,臨床中應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修復方式,對于缺牙較少、缺牙間隙小、余留牙健康的老年患者,可首選固定義齒修復。此外,在口腔修復治療完成后還要注重修復后的保養(yǎng)問題,其中保養(yǎng)主要可以分為義齒的保養(yǎng)還有牙周疾病的預防等兩個方面[2]。在本組研究中,患者經(jīng)對癥的口腔修復治療后均康復出院,并在出院后1年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無1例患者再出現(xiàn)同類型口腔問題,由此可見,本組老年口腔問題患者經(jīng)過口腔修復治療后,修復效果良好??偟膩碚f,老年患者口腔修復的主要方式為活動義齒修復和固定義齒修復,其中最常用的是活動義齒修復,有效的控制咬合重建及防治食物嵌塞有利于提高義齒修復的成功率,降低復發(fā)率。
參考文獻
[1]左志遠,陳浩.老年患者口腔修復240例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1,32(21):4422.
[2]金愛萍.32例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臨床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中旬刊),2012,3(11):48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