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華
【關鍵詞】妊娠并發(fā)癥,急性闌尾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38-01
急性闌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外科疾病,一旦確診應在積極抗感染治療的同時做好手術準備。我院2012年5月-2013 年5月年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患者20例,現(xiàn)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中手術13例,其中孕10周4例,孕12~27周8例,孕28~35周6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2例,化膿性闌尾炎2例,壞疽性闌尾炎1例。
1.2 護理
1.2.1 疼痛護理 積極對癥治療密切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zhì)和特點,腹痛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明確疼痛的來源及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有助于做出正確的診斷,若患者起病時由上腹痛或臍周不適逐漸轉移至右下腹或略上,右下腹壓痛點上移至髂嵴以上,均可提示為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1]。急性闌尾炎一經(jīng)確診,應立即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如:備皮、配血、留置導尿管,防止膀胱過度膨脹及損傷。迅速輸液,以防止低血壓的發(fā)生。仔細辨別切口痛、腸蠕動痛、宮縮痛如果患者難以忍受,可用藥物止痛,但要選好藥物,應絕對禁用對胎兒有影響的止痛藥。
1.2.2 術后觀察 自手術后第1天開始,對妊娠18~20周以上的患者每日觀察胎心音,胎心率多在每分鐘140~160次,注意胎動情況,教會患者自己數(shù)胎動,早、中、晚各1次,每次1h,每小時約3~5次,以觀察胎動情況。注意有無陰道流血、流水情況,有無宮縮。術后常規(guī)給予間斷吸氧。若患者病情需要用硫酸鎂保胎時,根據(jù)有無宮縮調(diào)節(jié)硫酸鎂滴速,用硫酸鎂期間定時做膝腱反射檢查、測量呼吸次數(shù)、觀察尿量、抽血查血鎂濃度等,防止和及早發(fā)現(xiàn)硫酸鎂的不良反應,必要時作相應處理。中晚期妊娠的患者,腹壁張力較大,如果術后有腹脹也可增加腹內(nèi)壓,容易引起切口裂開或加重切口疼痛,應囑患者咳嗽時用手按壓切口,拆線時間一般要推遲1~2d,必要時行間斷拆線。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要經(jīng)常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并且觀察和記錄引流物的性質(zhì)和量,按時更換引流袋。有引流管的患者,下床時要注意保持通暢,并妥善固定,以防止脫落和逆流。1.2.3 營養(yǎng)支持 孕婦的飲食要以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為原則,每日應保證有一定量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要多吃蔬菜、水果,并保持心情愉快,不吃或少吃油炸、辛辣等不易消化和刺激性的食物。盡可能按患者的口味和飲食習慣烹調(diào),確保營養(yǎng)素的攝入,以利于機體的修復和胎兒的生長。
1.2.4 正確選擇臥位 中晚期(尤其是晚期)妊娠的患者,膨大的子宮可使膈肌上移、胸腔體積縮小,選擇半臥位,可使內(nèi)臟器官稍下垂,胸腔體積增加,從而減輕心肺負擔。半臥位還可使膿液局限于直腸子宮凹陷,減少毒素的吸收,有利于引流,也可減小腹壁張力,減輕切口疼痛。闌尾切除手術后6h予半臥位或左側臥位交替。指導患者術后活動護理人員在進行各種治療護理時,有計劃地講述手術后注意事項,如向患者介紹闌尾切除手術后6h開始床上自主活動,促進腸蠕動,預防腸粘連,同時預防腹脹、上呼吸道感染等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協(xié)助患者床上翻身、坐起等活動,注意動作要輕、慢,不要用腹部力量以免誘發(fā)宮縮和切口疼痛[2]。禁用開塞露和灌腸。胎心正常,沒有流產(chǎn)、早產(chǎn)先兆時,應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以避免腸粘連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果有產(chǎn)科異常先兆,須臥床休息并推遲下床活動的時間。
2 結果
本組僅1例妊娠10周合并壞疽性闌尾炎術后3d流產(chǎn),其余全部治愈出院,隨診孕婦及胎兒良好。
3 護理體會
妊娠合并闌尾炎患者,都存在著擔心手術麻醉、藥物對胎兒智力的影響,加之恐懼手術產(chǎn)生的緊張、焦慮與不安,所以做好術前護理,制定合理護理計劃,在控制危險因素的同時,應注意心理、社會因素治療,給予心理行為干預,糾正不良情緒,改善心理健康狀況[3];術后加強飲食護理及活動指導,對患者身體的恢復及胎兒的正常發(fā)育起著很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素嬌,楊萍.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保守治療期間的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3):1233-1234.
[2] 王運利.普外腹部手術病人早下床活動的可行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5):335-336.
[3] 李桂英,李翠薇.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7):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