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婷 馮苑
【摘要】目的提高高熱驚厥的嬰幼兒使用水合氯醛行保留灌腸一次給藥的成功率。方法將130例需使用水合氯醛治療的高熱驚厥的嬰幼兒隨機分為兩組各6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保留灌腸法,實驗組采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法-“兩?!狈谠E。結果實驗組水合氯醛保留灌腸一次給藥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P 【關鍵詞】水合氯醛;灌腸法;高熱驚厥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21-01 高熱驚厥是由于高熱引起大腦皮質運動神經(jīng)細胞突然異常放電而使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發(fā)生地不自主抽搐,常常伴有意識障礙,以嬰幼兒多見,如得不到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1]。水合氯醛具有鎮(zhèn)靜、催眠、抗驚厥的作用,且起效快,持續(xù)時間長,通常用藥后lO~20min患者即可入眠,持續(xù)6-8h ,醒后無不適感,不易產生蓄積中毒[2]。因此,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是搶救小兒高熱驚厥的首選藥物。但在肛門給藥過程中,有患兒于保留灌腸后3~5min內,肛門排氣或排便,使藥液外溢、治療劑量不準確,影響了鎮(zhèn)靜、止驚的效果。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開始對水合氯醛保留灌腸的方法進行改進,采用“兩停”法口訣進行保留灌腸,經(jīng)臨床觀察,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3月~2014年3月,來我科就診的高熱驚厥嬰幼兒130例,強直性或陣發(fā)性抽搐伴意識障礙95例,局部骨骼肌短暫抽搐而意識清楚35例。入搶救室后,測得體溫(耳溫)均>38.5℃,最高41 ℃。<1歲的17例,1-2歲33例,2-3歲52例,>3歲28例;男78例,女52例。隨機將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5例。兩組性別、年齡、疾病診斷、護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操作者均在本??乒ぷ?年以上,操作技能嫻熟。 1.2 方法 1.2.1 物品準備10%水合氯醛溶液、一次性小兒鎮(zhèn)靜肛管、20ml一次性注射器、液狀石蠟油、紗布、彎盤、一次性尿墊、10%水合氯醛溶液灌腸,劑量為0.5 ml/kg。 1.2.2對照組按常規(guī)保留灌腸操作法:選擇20ml注射器抽取水合氯醛,連接一次性小兒鎮(zhèn)靜肛管,將液狀石蠟油倒在紗布上,潤滑肛管前端,左手分開嬰幼兒臀裂露出肛門,右手將肛管輕輕插入肛門至預計深度,直接慢推水合氯醛,推完后注入少量生理鹽水,立即將肛管反折后拔出。囑家屬將肛門周圍皮膚肌肉向肛門處捏緊,時間至少5min。 1.2.3實驗組使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法-“兩?!狈谠E:選擇20ml注射器抽取水合氯醛,連接一次性小兒鎮(zhèn)靜肛管,將液狀石蠟油倒在紗布上,潤滑肛管前端,左手分開嬰幼兒臀裂露出肛門,右手將肛管輕輕插入肛門至預計深度后,稍停頓2~3秒,慢慢推注水合氯醛,推完后注入少量生理鹽水,不立即拔出,稍作停頓后將肛管反折拔出。囑家屬將肛門周圍皮膚肌肉向肛門處捏緊,時間至少5min。 1.2. 3判斷標準成功標準:一次給藥成功,患兒灌腸后5min內無排便。失敗標準:保留灌腸5min內排便,需要再次灌腸或使用其他藥物止驚。 1.2.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a=0.05。 2 結果 兩組一次給藥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保留灌腸一次給藥效果比較 例(%) 組別 例數(shù) 一次給藥成功例數(shù) 一次給藥失敗例數(shù) 成功率(%) P值對照組 65 51 14 78.46 <0.01實驗組 65 62 3 95.35 3 討論 3. 1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法-“兩?!狈谠E:第一次的“停” —鎮(zhèn)靜肛管插入時,旨在避免肛門括約肌在直腸被擴張后發(fā)生反射性松弛而排出藥液,待反射過后給予藥物,第二次的“?!薄纬鲦?zhèn)靜肛管前,旨在延長肛管停留時間,減少因藥液聚集而形成反作用,避免藥液流出,達到延長保留時間的目的[3]。通過兩次停頓,使藥液能停留在腸道內,保證了起效及維持時間,從而更好地發(fā)揮水合氯醛鎮(zhèn)靜、止驚的效果。 3. 2小兒肛門皮膚及粘膜薄嫩,受到異物刺激易出現(xiàn)損傷而引起出血,我科采用的一次小兒肛管為硅膠管,管徑細、質地軟、前端圓滑、刺激性小,克服了傳統(tǒng)玻璃灌注器粗、短、硬的缺點,減輕了患兒的不適。但一次性肛管和注射器中均留有死腔,其內藥物不能全部灌入,導致給藥量不足。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在藥液注射完畢后,再抽取3~5ml生理鹽水注入,以免藥液殘留在肛管中,從而保證了藥量準確[4]。同時囑咐家屬拔管后,捏緊肛門周圍皮膚肌肉,保留5min,可以發(fā)揮最佳療效。 3. 3根據(jù)小兒生長發(fā)育及直腸肛門局部解剖特點,新生兒直腸長度約為成人的一半,平均6.98cm,嬰幼兒直腸長度平均為lO.8cm,3~10歲增長緩慢,1O歲以后增至成人長度,而乙狀結腸變化不大,平均長度為38cm[5],我科插入鎮(zhèn)靜肛管的深度嬰兒>5cm,幼兒>10cm,在保證患兒舒適的前提下,盡可能的使肛管前端靠近乙狀結腸下端 ,藥液能迅速被腸黏膜吸收,從而使保留灌腸一次成功率顯著提高 。 3. 4我們將小兒置于墊高臀部左側臥位,既能夠充分暴露肛門,又可以使藥液因重力作用,使灌腸溶液順利進入乙狀結腸和降結腸,直接刺激直腸產生便意時間延遲[6]。 參考文獻 [1]馬曉敏,劉士方.水合氯醛灌腸治療嬰幼兒高熱驚厥36例效果觀察[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10 [2]岑慧萍.開塞露應用于水合氯醛灌腸鎮(zhèn)靜的效果觀察.上海預防醫(yī)學.2013,3:158-159 [3] 李鳳. 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法在學齡前兒童MRI檢查中的應用. 護士進修雜.2012,27(4):336-337 [4]琚愛菊,金莉蕓,徐月芬.影響小兒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有效性的因素及護理.護理學報.2008,15(3):21 [5]王素玲,孟善玲,劉晉浩.小兒水合氯醛灌腸導管插入長度與留置時間觀察[J].護理研究,2001,15(3):168—170. [6]路建華 ,高玉英.96 例嬰幼兒應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腸鎮(zhèn)靜催眠的療效觀察[J].青海醫(yī)學雜志 ,2010,40(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