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摘 要: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進行個體化的獨立思考和學習探究,并形成個性化的理解和結論。互助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模式,我校開展了對最新教學模式的探究,而且有了新突破,其中具有本校特色的“問題導學,異質合作”的課改形式已在作者所處年段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課堂上,讓師生都嘗到了甜頭,作者是其忠實的踐行者。
關鍵詞: 問題導學 異質合作 互助合作
通過多次聽外校和本校教改課堂的課,以及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自己的踐行,我在不斷思考何為互助合作學習?我校的“問題導學,異質合作”的教學模式中的互助合作學習到底有什么優(yōu)勢?有沒有不足之處?我們踐行中應注意什么……現(xiàn)在經過近一年的實踐探索,說說我對“問題導學,異質合作”的教學模式的認識。
“問題導學,異質合作”教學模式是指學生以小組形式,在共同學習目標和一定指導下,為獲取最大的個人、小組學習成果而進行互助合作的學習形式。由于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老師又想讓更多學生參與學習,如何讓學生都有說話機會?全靠老師提問是不可能的,老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讓所有學生都回答上問題。此時互助合作學習是最好的辦法,學生可以在小組里盡情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每個人都有發(fā)言的機會。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成為一個主動的、積極的知識體系建構者。日久天長、循序漸進地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其實互助合作學習的價值,不僅在于學生通過合作,獲得哪些知識,更重要的是挖掘學生個體的學習潛能,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和整體培養(yǎng)。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才能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與活力,課堂教學才能得以優(yōu)化,學生的素質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問題導學,異質合作”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其發(fā)揮作用的前提是選用時必須針對學科性質、教材因素、知識特點和學生實際,揚長避短,并注重與其他學習方式相結合;作為一種能力,需要循序漸進地系統(tǒng)培養(yǎng)。在實踐中,要注重教師設計的過程引導貫穿教學始終,通過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組織、合理編排、設計,輔助學生的學案研究,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主求知、自主學習的主體精神,經獨立思考或與同學討論交流獲取知識,充分發(fā)揮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功能和價值。唯其如此,新課標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才能在實踐中扎根、發(fā)揚光大,并獲得喜人的教學成果。一次到某市一中課改示范校高二聽的《幾何概型》一課,覺得學案設計稍有些脫離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教師在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時,一位女生小組長提出“幾何概型中等可能性如何理解”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疑惑,沒得到及時關注、回應和解答,甚至有故意回避之嫌,而這種漠視對該小組自主求知、自主學習的主體精神無疑是一種打擊,至少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一維度就是不合格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新課改核心精神的違背。在自己的無論是平時課還是公開課上,作為年段長(即年級主任),我都是這種教學模式的忠實擁躉和實踐者,在本年段和學校起到了較好的帶頭示范作用。
這里,我說說自己的觀察和幾點思考。
一、分組時每組在能力和成績等方面都力求好中差相結合,但是聽課和教學中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的能力和知識積累的差異,互助合作成了優(yōu)秀學生展示的舞臺,他們在討論和集體交流中無疑成了中心人物,而那些弱勢學生成了旁觀者,學習討論的積極性越來越低,最后互助合作再也不關他們的事了。如何發(fā)揮互助合作效能,引導學困生較好地主動學習?如果把學困生分在一起,老師參與其中引導是否可行呢?需要我們進行實際操作探討。
二、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學生獨自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小組討論,并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解決問題。而為了裝潢門面,以其形式取悅聽課教師,盡管師生、生生之間都在積極討論與互動,最終只能算是一出沒有任何意義的“鬧劇”。
三、互助合作學習應該因學科、年級的不同鎖定不同目標。我認為剛升入初中的孩子開展合作學習應該以互相幫助、檢查學習情況、培養(yǎng)合作意識為主,而不是討論、自學。從我所在的農村小鎮(zhèn)了解到,除了中心幼兒園采用互助合作式的課改模式外,中心小學六個年級各班基本沒有采取過互助合作式,桌椅板凳擺放仍然是傳統(tǒng)而整齊的“排排坐”式,試問剛升入初中的同學們,他們幾乎從來沒有經歷過“問題導學,異質合作”教學模式,碰到數學知識,要通過合作討論就很難解決了,還應以教師教為主。我以為,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特別是定義、概念和公理性教學中要慎用,而不是不用。如果初中三年“問題導學,異質合作”教學模式在學生中得到充分應用,那么本校高中部就有一個好的基礎。
四、數學課上的互助合作學習不能重“議”輕“思”,以“議”代“練”。數學教學應以思與練為本,要讓學生“在思中整體感知,在練中有所感悟,在議中培養(yǎng)升華,在合作中感受情感的熏陶”。互助合作學習,不能一上來就單純地讓學生“議”,教師要引導學生先“獨學”,后“對學”,然后“群學”,并把議后感受融于自己的體驗中,讓知識具有強烈的生成性。迫不及待地讓學生討論、合作,而沒有給學生個體思考時間和空間,導致部分學生吃“現(xiàn)成飯”,不動腦思考,討論不可能深刻。長此以往,定會助長部分學生的惰性,顯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隨著我?!皢栴}導學,異質合作”教學模式應用的不斷深入,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所有教師都應做教學的有心人,遇到問題及時應對,不斷提高互助合作學習成效,早日讓它成為教學上的真正好幫手,切實達到“合作學習好,合作學習棒”的良好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