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考生
【病文展示】
是日,旦。吾與友攜行漫步于岸。東方見白,長空黯淡。垂楊依依然不堪攬臺,梨花落落然空除成雪。鶯聲亦老,塵香頓歇。窮魚沉默,榮柯訥言。暖風乍來,恍惚詫驚,春末夏始,考之來矣,人亦何忍于輕別?
友幽幽而言曰:“若考畢,何途是趨?何門是依?”對曰:“不知,奉父母之命耳?!庇言唬骸盁o夢想乎?胡為乎不行汝道而盡奉汝父母之言哉?”吾默然,踱步于旁,嘆曰:“吾之不知也。其之未來,吾何以知?如若之,始終依也。大學之門,實乃未知之途也,何以往趨?此,亦為始也。以已知赴不知,懼也。然君子不畏懼,而畏不知懼。父母已知,自為吾尋一佳處,吾若逆之,一為不孝,二為莽也。不知懼而往,則吾恐不智?!庇言唬骸叭粺o勇也!”吾曰:“何以言勇?致行于道即可。謀一地而學耳,彼與彼而何異也?”
友趨身獨往,歌曰:“式微①,式微。胡不歸?”吾固止之,曰:“何以言‘式微乎?觀汝之所為,無非懼爾后考試赴大學之門,與畏不知何趨以赴大學耳!”友喟然長嘆,曰:“路途艱難,不知大學之門何在,奈何?”對曰:“豈不聞《易》之《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乎?蘇子曰:‘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莊生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是者,君應知也。莫論趨何大學,而應論以何心趨大學!”友忖之,曰:“愿聞之?!蔽嵩唬骸耙陨鲜鲑t者論,人也,渺也。天也,曷其有極?以敬畏心趨之也,以自強心趨之也。知天廣而不妄,知己渺而不卑。正如君子修身之始,必先正心②。發(fā)③尚學心,發(fā)探索心,發(fā)創(chuàng)造心。心已發(fā)奚,則不懼未知。而今之世怪哉!馬氏、藥氏、李氏④輩出,居大學位,然心不正,亂德敗道,混世妄人,縱才高八斗,于世無益也。大學也,人如恒沙⑤而趨也,或稱焉,或否焉,相交而不相知,才德不稱,其可怪也歟?無非未正心與正心之別也。有心而力爭,無心則碌庸。或曰:‘命也!不亦可笑哉?抬頭低首,自知天機朦朧。然若素庸,天理難容!知之,何曰‘最難知天命乎?” ⑥
友亦笑曰:“無非不知正心耳!可還‘憐心話冷清乎?⑦”
吾笑而相為應答:“勉之!”
友正身曰:“諾?!?/p>
相視而笑,攜行乘車于此。今友于它場試,知其不再茫然不知所措,亦欣然遇此題,故為之記。
注釋:
①式微:選自《詩經》。
②正心:語出《大學》。
③發(fā):佛家用語,發(fā)心,發(fā)愿。
④馬氏、藥氏、李氏:藥家鑫等人。
⑤恒沙:佛家用語,意為無量,不可數盡。
⑥⑦最難知天命,憐心話冷清:作者曾作此詩,故友以此笑之。
【病癥剖析】
這是一篇文言文作文,文章以自己和友人的對話寫了到哪里上大學以及以怎樣的心態(tài)上大學的問題,最后得出要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以“正心”對待大學這樣的結論。該文考場得分為44分,即比基準分多2分。
文言文作文歷來吸引大家的眼球,自2001年江蘇考生以古白話風寫就《赤兔之死》而獲滿分以來,各省市每年都有學生效仿。那么對于文言文考場作文我們該如何評價呢?閱卷組的意見是“可以嘗試,但并不鼓勵,與現(xiàn)代漢語作文一視同仁”。
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內容,不管表現(xiàn)形式如何,先看是否切題,是否有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立意和章法怎樣,如若在這些方面都達到了,方可視為一類卷。在此基礎上,如果考生用文言文或者古文字寫作,典故得當、措辭巧妙,閱卷老師出于惜才之心會適當地“錦上添花”。如有個別文法差錯,考慮到古漢語并非如今日常交際語言,學生行文能大致準確已屬不易,文字上的扣分不會太緊。但若原本就文不對題,還刻意賣弄文字、謬誤百出,那只能是“雪上加霜”了。不鼓勵寫文言文作文的原因在于,現(xiàn)代白話文是當代的交際文字,學好它、掌握它,是中學語文的首要之義。同時,成功的古文寫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這個領域,只有多年積累,才能功底深厚、水到渠成。若想投機取巧,在久經沙場的閱卷老師面前,只會露怯露拙。
根據以上標準去看,這篇文章在內容上雖然涉及“門”“路”和“大學”三個審題關鍵詞,但是都沒有深入分析,沒有真正地切題。至于立意和章法,該文也平淡無奇。在語言表達上我們可以看出該生是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量的,并且積累了不少文言句式,這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由于功底尚淺,再加上受現(xiàn)代白話文思維的影響,該文在語言上漏洞百出,導致文章有四不象嫌疑。如“吾之不知也。其之未來,吾何以知?如若之,始終依也”,這一句的后半句實在費解難通。
【對癥下藥】
對于該文而言,首先就是在內容上做到深入,將“門”“路”和“大學”三者之間的內在關系厘清,并進行深入的剖析??紙鲎魑囊獣r時點題,從題目,從開篇和結尾,從主體部分等方面著手,呈現(xiàn)審題關鍵詞。其次,如果非得以文言進行寫作,那么一定要在語言上達到文言文的要求,用古人的語言思維寫作,詞類活用、倒裝句、省略句以及句子間的對仗等等都要下功夫,做到基本具備文言文的形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