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超,李會鵬,趙 華,蔡天鳳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遼寧撫順 113001)
出于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許多國家制定了越來越嚴格的標準和燃油限制條例,因此,燃料油的深度脫硫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重視[1-3]。日本、歐洲以及美國等已經(jīng)將含硫量限制在15 mg/L。近些年來,氧化脫硫、吸附脫硫和萃取脫硫等新的脫硫方法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guān)注。氧化-萃取脫硫由于溫和的反應(yīng)條件和高脫硫率被認為是有望在近期內(nèi)獲得重大突破的超深度脫硫技術(shù)。
反應(yīng)動力學是研究化學反應(yīng)速率以及各種因素對化學反應(yīng)速率影響的學科?;罨苁潜硎净瘜W反應(yīng)受溫度影響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活化能越大,反應(yīng)進行越困難;反應(yīng)活性越低,活化能越大,反應(yīng)進行得越容易,反應(yīng)活性越高[4]。因此,反應(yīng)動力學的研究有著潛在的應(yīng)用價值。
ZSM-5;SBA-15、ZSM-5-SBA-15[5]均為自制;四水硫酸鋯、四乙基溴化銨、H2O2(30%)、噻吩、二甲亞砜、磷鉬酸、甲酸、二甲苯、苯、正己烷均為分析純。
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JJ-1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DD10A數(shù)字溫度顯示儀;601電熱鼓風干燥箱;HANGPING JA5003電子天平;WK-2D微庫侖儀;ASAP2400型物理吸附儀。
以ZrSO4為活性組分,ZSM-5、SBA-15和ZSM-5-SBA-15為載體,采用等體積浸漬法制備催化劑,于500℃焙燒5 h,制得催化劑。
以模擬油為原料,H2O2為氧化劑,四乙基溴化銨為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在恒溫水浴鍋中進行加熱和攪拌。其脫硫反應(yīng)條件為:模擬油30 mL,70℃下反應(yīng)120 min,劑油比(催化劑與模擬油的質(zhì)量比)為1∶40,V(H2O2)∶V(油)=0.02,四乙基溴化銨 0.08 g。
樣品在測定前經(jīng)過300℃抽真空活化4 h以上,然后將樣品瓶置于液氮罐中進行吸附-脫附實驗。
三口燒瓶中加入模擬油和H2O2,以Zr/ZSM-5-SBA-15為催化劑,并加入一定量的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劑油比(催化劑與模擬油的質(zhì)量比)為1∶40,V(H2O2)∶V(油)=0.02,反應(yīng)時間為 120 min,考察反應(yīng)溫度為40,50,60,70,80 ℃時不同反應(yīng)時間下的脫硫率。根據(jù)不同反應(yīng)時間下的含硫量作圖,計算得出不同反應(yīng)溫度下的n及l(fā)nk值。根據(jù)lnk值與溫度的倒數(shù)來作圖,計算可得表觀活化能。
圖 1為 Zr/SBA-15、Zr/ZSM-5和 Zr/ZSM-5-SBA-15催化劑的N2吸附-脫附等溫線。
圖1 改性ZSM-5-SBA-15的N2吸附-脫附等溫線Fig.1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of ZSM-5-SBA-15
由圖1可知,Zr/SBA-15和 Zr/ZSM-5-SBA-15的N2吸附-脫附等溫線都有一個明顯的滯后環(huán),按BDDT分類均屬于Ⅳ型[6]。它們在低壓段,吸附量隨p/po的增加而平緩增加,且Zr/ZSM-5-SBA-15比Zr/SBA-15有較陡峭的起勢,表明樣品中有比較發(fā)達的微孔存在。N2分子以單層到多層吸附于孔的內(nèi)表面;Zr/SBA-15的脫附支與吸附支在 p/po<0.43時完全重合,且 Zr/ZSM-5-SBA-15在 p/po<0.4時完全重合,與純的分子篩材料相比,明顯降低。一般來說,重合點的位置可以明確表明孔徑的大小:p/po越高介孔分子篩的孔徑越大。所以Zr/ZSM-5-SBA-15比Zr/SBA-15的孔徑更大一些。在較高的p/po區(qū),N2分子由于毛細管凝聚填滿孔,吸附量隨p/po的增加急劇增大;脫附支與吸附支不重合,形成一個典型的滯后環(huán),這表明催化劑中包含介孔孔道。
Zr/ZSM-5的N2吸附-脫附等溫線以一個平臺為特征,在較低相對壓力時吸附量迅速增加,然后趨于恒定的數(shù)值(即極限吸附量)。極限吸附量有時表示單分子層飽和吸附量,對于微孔吸附劑可能是將微孔填充滿的量。按BDDT分類均屬于I型[6],是典型的微孔固體的吸附。
2.2.1 焙燒溫度對脫硫率的影響 模擬油30 mL,反應(yīng)溫度70℃,劑油比(催化劑與模擬油的質(zhì)量比)為1 ∶40,反應(yīng)時間120 min,V(H2O2)∶V(油)=0.02,Zr負載量(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四乙基溴化銨為0.08 g,考察催化劑的焙燒溫度對脫硫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
圖2 Zr/ZSM-5-SBA-15催化劑焙燒溫度對脫硫率的影響Fig.2 The influence of Zr/ZSM-5-SBA-15 catalys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desulfurization rate
由圖2可知,隨著焙燒溫度的增加,脫硫率先增加后下降,焙燒溫度500℃時,脫硫率達到最大值。這主要是因為催化劑的焙燒過程也是其活化的過程,焙燒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催化劑活性降低。①隨著焙燒溫度的升高,四水硫酸鋯的結(jié)晶水會逐漸失去,從而使催化劑的活性中心逐漸凸顯出來,使催化劑的脫硫活性提高;②焙燒溫度過高時,四水硫酸鋯失水過度,導致活性組分在載體表面的聚集和遷移,當溫度過高時,甚至還可能發(fā)生熱分解,因此使它的活性中心減少,脫硫率降低。對Zr/ZSM-5-SBA-15分子篩來說,過高的焙燒溫度也會使其在高溫下發(fā)生一些副反應(yīng),降低了對含硫物質(zhì)的催化性能。所以,最佳焙燒溫度確定為500℃。
2.2.2 焙燒時間對脫硫率的影響 模擬油30 mL,反應(yīng)溫度70℃,劑油比(催化劑與模擬油的質(zhì)量比)為1 ∶40,反應(yīng)時間120 min,V(H2O2)∶V(油)=0.02,Zr負載量(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四乙基溴化銨0.08 g,考察催化劑的焙燒時間對脫硫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
圖3 Zr/ZSM-5-SBA-15催化劑焙燒時間對脫硫率的影響Fig.3 The influence of Zr/ZSM-5-SBA-15 catalyst calcination time on desulfurization rate
由圖3可知,催化劑隨著焙燒時間的增加,脫硫率先增加后下降。當焙燒溫度為500℃,焙燒時間5 h,脫硫率達到最大值。這主要是因為在同一焙燒溫度下,隨著焙燒時間的增加,金屬氧化物的結(jié)晶度降低,更容易在載體上分散,形成更多的活性中心。然而再增加焙燒時間時,由于金屬原子熱運動造成了金屬原子向載體表面發(fā)生遷移,導致金屬粒子在長時間的焙燒條件下相互間又發(fā)生了聚集,因此活性降低。所以,最佳的焙燒時間是5 h。
2.2.3 Zr負載量對脫硫率的影響 模擬油30 mL,反應(yīng)溫度70℃,反應(yīng)時間120 min,劑油比(催化劑與模擬油的質(zhì)量比)為1∶40,V(H2O2)∶V(油)=0.02,四乙基溴化銨0.08 g,考察 Zr負載量的脫硫效果,結(jié)果見圖4。
圖4 鋯的不同負載量對脫硫率的影響Fig.4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Zr loading on desulfurization rate
由圖4可知,當焙燒溫度為500℃,焙燒時間5 h時,隨著Zr負載量的增加,脫硫率先增加后下降,負載量20%時,脫硫率達到最大值。這主要是因為過量的硫酸鋯可能會阻塞孔道,導致催化劑的比表面積下降,導致催化劑的活性中心數(shù)量下降,使催化劑的氧化吸附能力下降。
2.3.1 建立動力學模型 氧化脫硫反應(yīng)式可表示為:
其催化氧化脫硫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速率方程可表示為:
由于反應(yīng)原料中氧化劑H2O2過量,所以可將看為常數(shù)(設(shè) k1=),上式可轉(zhuǎn)化為:
根據(jù)反應(yīng)方程(2),不同時間不同溫度下的脫硫率可以得到脫硫反應(yīng)級數(shù)n,速率常數(shù)k1。
阿倫尼烏斯方程可以體現(xiàn)反應(yīng)溫度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
對上式等號兩邊同時取對數(shù)得:
以lnk1對1/T作圖,進行直線擬合,依擬合后的直線方程的斜率可求得表觀活化能Eα,依直線截距可得指前因子k0。
2.3.2 動力學計算 根據(jù)公式計算,得出不同反應(yīng)溫度下的n及l(fā)nk,見表1。
表1 不同溫度下反應(yīng)表觀動力學參數(shù)Table1 Reaction kinetic parameter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由不同溫度下的反應(yīng)級數(shù)求得脫硫反應(yīng)的平均反應(yīng)級數(shù)為1.13,說明此反應(yīng)為一級反應(yīng)。
用1/T對lnk作圖,并對其進行直線擬合,結(jié)果見圖5。
圖5 反應(yīng)活化能Fig.5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reaction
由圖5可得擬合直線方程為:y=-5 320.11x+11.02,其R2=0.96,說明擬合后的直線與實驗點相關(guān)性較好。依擬合后的直線方程斜率知-Ea/R=-5 320.11,Ea=5 320.11 × R=5 320.11 ×8.31=44.23 kJ/mol,即催化氧化脫硫?qū)嶒灥谋碛^活化能為44.23 kJ/mol。加氫脫硫反應(yīng)的表觀活化能一般為 100 ~200 kJ/mol[4],與加氫反應(yīng)相比,催化氧化脫硫反應(yīng)的活性更高,更具有應(yīng)用價值。
(1)催化劑Zr/ZSM-5-SBA-15的最佳制備條件為:以ZSM-5-SBA-15為載體,以ZrSO4為活性組分,500℃焙燒5 h。
(2)氧化脫硫反應(yīng)的平均反應(yīng)級數(shù)為1.13,說明此反應(yīng)為一級反應(yīng)。
(3)催化氧化脫硫?qū)嶒灥谋碛^活化能為44.23 kJ/mol。催化氧化脫硫反應(yīng)的活性更高,更具有應(yīng)用價值。
[1] 趙麗娜.大氣硫污染與脫硫技術(shù)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化工貿(mào)易,2011(7):231-236.
[2] 李志東.H2O2氧化燃料油的脫硫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yīng)用,2013(1):16.
[3] 唐彬,呂振榮.常減壓裝置汽油腐蝕指標不合格原因分析[J].煉油與化工,2010(6):31-33.
[4] 郁青春,張世超,王新東,等.CeO2/γ-Al2O3脫硫劑的制備及脫硫動力學研究[J].潔凈煤技術(shù),2007,13(3):74-77.
[5] 蔡天鳳,李會鵬,趙華.Zr-ZSM-5/SBA-15催化氧化-萃取模擬油脫硫性能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13,26(2):29-33,39.
[6] 格雷格.吸附,比表面與孔隙率[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9: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