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舒
摘 要:當前,獨生子女在中小學生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由于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致使獨生子女學生在身心發(fā)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很多學生都經(jīng)不起困難和挫折,脆弱的“蛋殼心理”很普遍,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往往會采取過激的行為,或攻擊、或自責、或冷漠退讓,甚至出現(xiàn)輕生行為。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經(jīng)受困難與挫折的考驗,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體育教學;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
抗挫折教育就是提高學生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作為體育教學,它的實踐性、集群性和互動性在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使學生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驗戰(zhàn)勝挫折的愉悅,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活動以及個性持點都表現(xiàn)得直觀、具體、生動、鮮明。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體育教學也就成為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陣地。
一、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
學生在活動中遇到挫折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以引導,有可能會使學生心理受挫,久而久之,甚至會成為心理障礙。但是憑空對學生講如何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學生迷茫,很難取得更好的效果。在體育課中,我們要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挫折,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例如:在對我們城區(qū)部分學生免費游泳培訓中,要在15課時內基本學會蛙泳,這對每位學生是一次挑戰(zhàn),教練按憋氣、腿部動作、手部動作、組合動作來進行教學。對于換氣教學,不同的學生掌握的情況相差很大,能力強的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就掌握了技術要領,而有的經(jīng)過數(shù)十次課還不能真正掌握技術要領。一次,幾個沒掌握技術的學生嘗試著往水池中間走,幾個學生不小心,失去重心倒體“溺水”了,教練這時靈機一動,沒有及時“營救”,等他們嗆了幾口水后才去拉他,通過生存危機,激發(fā)了他們的潛能。很快,這幾個學生便掌握了換氣要領。
二、創(chuàng)設情境,適時培養(yǎng)學生抗挫能力
合理創(chuàng)設抗挫折情境,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在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時,不能過急,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層層遞進,逐步提高,讓學生自己選擇內容去嘗試,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引導,使他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堅定信念,在成功中尋找喜悅,養(yǎng)成遇到困難、挫折時永不言敗的優(yōu)良品質。
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性格差異,在場地上擺設了幾個不同高度的跳高架,課中讓學生選擇適宜自己能跳過的高度,練習中可以看到學生興趣非常濃,積極性很高,在學生的笑容里可以覺察到學生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當他們跳過低一高度時,讓學生自由選擇高一些的高度,教師不能因學生害怕跳不過產(chǎn)生畏懼的心理而降低要求和難度,這是進行抗挫折能力教育所必須的。這一步中,提升高度就是教師人為地給學生設置一些困難,使學生在練習時克服困難,尋找勇氣,戰(zhàn)勝挫折中體會成功帶來的愉悅,在一次次的失敗、成功中完善學生的人格,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同時又遇到了困難,是對他們進行抗挫折能力教育的最好時機,務必抓好這一契機對學生進行抗挫折能力教育。
三、培養(yǎng)健康心態(tài),提高學生抗挫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游戲、比賽、競賽等對抗活動是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通過體育競賽、對抗刺激強化,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后能較快適應社會上的各種競爭。同時,可利用榜樣的力量,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態(tài)。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往往把某些具體人的形象作為自己的模仿形象。在具體榜樣形象的感染下,學生能加深對挫折的認識,激起內在的上進熱情,進而轉化為“自我發(fā)展運動”。在教學中可通過體育明星,優(yōu)秀運動員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可知可感事跡的宣傳,讓學生在他們的精神鼓舞下,克服困難,達到目標。除此之外,還應該和家長多溝通,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因為家長是學生的啟蒙教師,是生活中的楷模,家長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父母對生活中挫折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挫折的認識。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師和家長攜手共管,對學生實施挫折教育,無疑是事半功倍。教師應抓住一切時間、機會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有缺點就及時改正,解除心理負擔,與同學和睦相處,從而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
當然我們在抗挫折教育過程中要把握一個目標適度。目標過高,學生經(jīng)過努力,還是難以達成,那樣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目標過低,學生不需要付出多大努力就能輕松達成,難以培養(yǎng)面對困難的能力??勾煺劢逃m時適度,要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難和挫折,關鍵是如何對待困難和挫折。如果不采取適當?shù)拇胧┙o學生不上抗挫教育這一課,將來他們可能在今后生活、學習中遇到挫折無所適從。體育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的最佳陣地,具有其他學科教學無法代替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錚,姚本先.心理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志雄.對體育教學中挫折教育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