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沛沛
內容摘要:《高中語文新課標》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出了明確要求,而學生口語交際的實際水平讓人擔心。綜觀歷史與現實等各方面,提高學生的說話交際能力都是迫切需要進行的。因此提出學生說話交際的訓練必須做到兩點:規(guī)范化和熟練化。并從說話訓練與閱讀教學、思維訓練、寫作教學和開展各種活動四方面結合來談具體的措施。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訓練,來達到基本卻關鍵的“辭達”。
關鍵詞:說話交際能力 訓練方法 辭達
《論語·衛(wèi)靈公》中有言:“子曰:‘辭達而已矣?!笨鬃诱f:“言語能表達意思就行了?!边@個要求好像不高,言語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達意,表達清楚就行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卻是辭不達意、“言不由衷”,更有甚者,學生會直接說自己清楚意思,但是說不出來,“言不能達其心”。(漢·揚雄)《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敘述描繪,注意表達效果”,“直率而清晰地陳述個人的看法,敏捷而恰當地作出應對和辯駁”。因此,提高學生的說話交際能力是迫切需要進行的。
我國古代十分重視說話的藝術。《詩經》說:“辭之輯矣,民之洽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币馑颊f,說話親熱,老百姓就和睦團結;說話動情悅耳,老百姓就安定。漢代劉向在《說苑·善說》中指出:“出言陳辭,身之得失,國之安危也。”把善于說話提到安身立命、安邦定國的高度。常說“一言殺身”“一言興邦”“一言喪國”等,都是從歷史經驗中總結出得教訓,說明說話的重要。
且不說在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說話作為交流交際的重要工具,起到了推進文明的作用。當今社會,說話交際日益頻繁。國際爭端、外交談判,說話可以平息禍端;商業(yè)貿易、市場經濟,說話可以打通關節(jié)渠道;學術研究、闡經釋義,思想碰撞帶來創(chuàng)新和繁榮;至于日常生活中宣傳鼓動、說服教育、交心談心,哪里都少不了說話交際。因此,提高說話能力是時代的需要。在語文教學中,不進行說話訓練,就是缺乏現代化的戰(zhàn)略眼光。
對學生進行說話能力的訓練更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需要。缺乏說話訓練,會導致前面所說的那樣,學生的口齒木訥,猶如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葉圣陶早在1924年就以《說話訓練》為題,精辟地闡述了說話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他認為說話訓練是激勵學生產生與發(fā)表的總樞紐。教學中如果抓住這個“總樞紐”就能有效地帶動語文教學的讀、寫、聽的訓練。
如此,說話交際能力訓練這項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根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說話能力訓練提出的明確要求,而且“在人際交往日益頻繁普遍的現代社會,口頭表達和口語交際顯得特別重要,其能力已成為現代公民素養(yǎng)的重要成分??谡Z交際是聽說雙方在共同所處的語言情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學生說話交際的訓練必須做到兩點:規(guī)范化、熟練化。
一.規(guī)范化。羅常培、呂叔湘在《現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中指出:“語言的規(guī)范指的是某一語言在語言、詞匯、語法各方面的標準?!倍鴿h語的規(guī)范化參照此表現為:語音的規(guī)范化,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詞匯的規(guī)范化,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語法的規(guī)范化,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而對學生說話訓練規(guī)范化的要求也應是以此為準。日常學生多用方言進行說話交談,課堂上一時也難以調整,時常會普通話與方言交錯出現,自己說的別扭,聽者也會忍俊不禁。如此反而會影響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因此多鼓勵用規(guī)范化的語言表達,是必須進行的。
二熟練化。指說話交際能熟練應對生活的各種需要。應對是交流的關鍵,在需要的時候說恰當的話。不少學生認為說話用不著學和練,認為自己本來就會說話,而考試也不考說話,所以沒有想過還要學習說話。甚至會對說話的同學懷有偏見,認為他們“耍嘴皮子”,華而不實,“嘴尖皮厚腹中空”。這些錯誤觀念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說話的積極性。同時,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生理心理的發(fā)展變化,使他們不愿說話,逐步將自己封閉起來。因此,要消除學生的顧慮和雜念,克服膽怯心理,增強自信。當然,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消除和減少學生自我意識中的消極因素,鼓勵學生敢說;設置最佳的語言環(huán)境,使他們保持說話的心理優(yōu)勢,激勵學生多說;要求學生做好說話的充分準備,增強他們說話的本領,訓練他們會說。這樣,學生就能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而積極進行說話訓練了。
對學生的說話交際進行訓練,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訓練的方法也應該多樣化、靈活化。如《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所言:“口語交際教學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努力選擇高中學生關心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耙虼丝梢酝ㄟ^這樣幾個方面來施行:
第一,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說話訓練。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教學進行說話交際訓練是一條重要途徑。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也是學習說話的范本。教學中的古典詩文,吟之詠之;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讀之誦之。這樣結合閱讀教學進行朗讀、背誦的訓練,在反復誦讀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對語言運用準確性的感知,從而自然而然產生了語感,以讀學說;進行口頭簡要復述、詳細復述、創(chuàng)造性復述(如改變人稱、順序、體裁、結構、語體等)的訓練,以教材內容學說。這既給學生說話“開源”,打開他們的話匣子,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第二,思維訓練與說話訓練相結合。思維與語言的關系密不可分。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圍繞著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運用、評價等進行多種聯(lián)系和交際,把說話訓練與思維訓練結合起來。結合教學內容,或者打開他們記憶的閘門,讓他們產生聯(lián)想;或者設疑問難,讓他們能說會道,說出其所以然;或者引導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有“我不說誰能說”的感覺;或者激起學生想象,爆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等。指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說話訓練,比如口頭造句、描述說話、想象說話、抒情說話、回答問題、即興說話、依文仿述、感想體會等等,讓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和想結合在一起,相互滲透,讓說話和思維水乳交融。endprint
第三,說話訓練與寫作教學并行。我國許多古典文學名著,如《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等,都是先由說書人口頭流傳,后經文人記述整理加工才寫成巨著的。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寫作前,也是先把寫作內容講給別人聽,別人聽后說好,他再寫成作品。這說明說話和寫作的天然聯(lián)系,說話是口頭寫作,寫作是將說話記載下來,殊途同歸,實際上都是人的表達?!肚f子·天道》中言:“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
說話和寫作的結合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先說后寫,以說促寫;二是寫了再說,以寫帶說。
先說后寫。這不僅讓學生交流了審題、立意、選材、謀篇等方面的體會,讓他們集思廣益,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且能引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思維火花,擴展了思路,豐富寫作內容,提高寫作成效。
寫了再說。這使說得到提高,使說更加嚴謹,語言生動,趨于規(guī)范,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寫,發(fā)揮寫得作用。所以,說寫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
第四,展開各種活動進行說話交際訓練。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給說話交際訓練提供廣闊天地。比如進行詩歌朗誦、演講比賽、選拔校園活動主持人、辯論、話劇表演等各種綜合訓練,都能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當然,在具體的教學中,各種形式的訓練是應該綜合運用的。比如話劇《雷雨》,在課堂教學中,既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飾演里面的人物,朗讀臺詞,加以表演,來領會人物的內心情感;也可以在分析人物時,采用辯論的方式,分析主要人物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情感是真是假。從而更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
此外,還可以適當利用早自習或語文課前三五分鐘安排學生輪流演講,內容主題自選,使說話交際訓練經?;?、生活化,真正落到實處。
清末翻譯大師嚴復在翻譯《天演論》時曾言:“譯事三難:信、達、雅”。我們撇開譯文,其實可以發(fā)現這個要求也適用說話交際能力。信,要求說的話與心里想的一致;達,除了自己以外,聽者一聽便覺明白易曉,并且感受的內容與表達者心里想的一致;雅,追求表達的得體,簡明優(yōu)雅等,還可以指舉止姿容等方面。對于中學生的說話能力的訓練要求,只有達到“信、達”,才能追求更高的“雅”,而“達”看似容易,卻是基本而又關鍵的部分,能讓學生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理解感受,條理清晰、吐字清晰。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雖只是要“辭達而已矣”,但是做到言達其心、盡其意。
(作者單位:安徽宣城二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