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一
我有一個壞習慣,做什么事都慢,穿衣慢,吃飯慢,寫作業(yè)慢,連走路都慢,所以同學們給我起了一個外號——“拖拉機”。
“拖拉機”這個外號用在我身上,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是還挺形象的。每天早上我一般6點30分起床,穿衣、刷牙、洗臉、梳頭要用掉半個小時。清晨的大好時光就被我這樣“拖拉”掉了。
我每頓飯少于半個小時是不行的。就說星期一的中午吧,爸爸媽媽在外地開會沒回家,我和奶奶12點吃飯。我邊吃邊看電視,等我吃完飯,一看表已經(jīng)1點30分了,我背起書包飛快地向?qū)W校跑去,踩著鈴聲氣喘吁吁地“擠”進教室。
因為寫作業(yè)慢,我把小組長職位“拖拉”掉了。每次課堂練習一般都是我最后一個交作業(yè)。有時中午放學了,我還一手拿著筆和橡皮,一手拿著作業(yè)本和書跟老師到辦公室“加班”。自己作業(yè)都不能按時交,哪有資格收別人的作業(yè)?我做組長的那兩個星期,小組的作業(yè)從來沒有按時上交過。在全組同學的“強烈要求”下,老師不得不把我“免職”了。
慢,成了習慣??荚嚂r,我也總感到時間不夠,有時試卷還沒有做完就被老師收去了。特別是英語考試的聽力部分,上一句還沒聽清楚,下一句就結(jié)束了,因此總是被扣分。
“拖拉”呀,你真害苦了我!我動作慢,做一件事總會花很多很多時間,常常被老師和爸爸媽媽批評。我也曾多次下決心改掉這個壞習慣,結(jié)果都半途而廢了。有一段時間我給自己穿衣吃飯、做作業(yè)都規(guī)定了時間,可是沒過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
現(xiàn)在仔細想來,我“拖拉”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頭腦里沒有時間觀念;
2.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做這件事想著那件事;
3.沒有恒心和毅力。
找到了原因,我決心對癥下藥,爭取從每件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徹底改掉“拖拉”的毛病,讓慢吞吞的“拖拉機”變成高速行駛的“小汽車”。
(224600)江蘇省響水縣雙港小南小學蓓蕾丈學社 (選自《七彩語文·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