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生物治療就是通過體外培養(yǎng)自身抗腫瘤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調節(jié)機體免疫,從而實現腫瘤治療的目的。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效果顯著,尤其是5A腫瘤生物治療概念的提出與開展,更是為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從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斯坦曼教授發(fā)現DC細胞至今,已有多種具有腫瘤殺傷功能的免疫細胞被發(fā)現并應用于臨床,如CIK細胞、NK細胞、CD3AK細胞、γδT細胞等。而這5種免疫細胞又構成了5A腫瘤生物治療的關鍵要素。
在5A腫瘤生物治療中,DC細胞能參與腫瘤抗原的提呈加工識別與處理,使腫瘤細胞無法偽裝,從而激發(fā)人體免疫,有效對抗腫瘤。同時DC細胞還具有激活初始T細胞,提升人體免疫機制的作用。DC細胞相當于信使,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細胞,并具有活化T細胞的功能,很少量就可以激發(fā)強大的T細胞反應。
除此之外,DC細胞還可以幫助重建腫瘤患者對腫瘤細胞的免疫監(jiān)視功能。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具有完備的監(jiān)視功能,但腫瘤細胞對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有抵抗和抑制作用,使得免疫細胞不能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在DC細胞培養(yǎng)中用腫瘤抗原誘導DC使其致敏后,可將其抗原信息傳遞給T細胞,使T細胞重新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
CIK細胞,即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是一種新型的免疫活性細胞,增殖能力強,細胞毒作用強,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CIK細胞如同“細胞導彈”,能精確“點射”腫瘤細胞,但不會傷及“無辜”的正常細胞。而且CIK細胞殺瘤譜廣,不受MHC限制,具有廣譜殺腫瘤和病毒的作用,通過釋放顆粒酶、穿孔素直接使腫瘤細胞分裂崩解,且對多重耐藥腫瘤細胞仍敏感。
CD3AK細胞可以釋放一些細胞毒顆?;蛞蜃?,從而溶解癌細胞。它對癌細胞的殺傷分為直接殺傷和間接殺傷作用。直接殺傷作用:CD3AK細胞通過癌細胞受體,或不同于TCR復合體的識別機構,識別癌細胞,并與其結合,啟動細胞溶解反應,釋放一些細胞毒顆?;蛞蜃樱瑥亩芙獍┘毎?。間接殺傷作用:CD3AK細胞除自身直接溶解癌細胞外,還能分泌IL-2、腫瘤壞死因子(TNF)、γ-干擾素(γ-IFN)等多種細胞因子對腫瘤細胞產生間接殺傷作用,此類因子對腫瘤細胞均有直接的細胞毒活性或抑制作用。
NK細胞是自然殺傷細胞,殺傷活性無MHC限制,不依賴抗體?;罨腘K細胞可合成和分泌多種細胞因子,發(fā)揮調節(jié)免疫和造血作用以及直接殺傷靶細胞的作用。同時,NK細胞可以阻斷VEGF對腫瘤血管的作用,限制癌細胞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進而限制腫瘤生長。
γδT細胞是一種既能殺傷腫瘤細胞、腫瘤干細胞,又能識別腫瘤抗原的免疫細胞,它可以協(xié)助DC細胞識別發(fā)現癌細胞抗原,然后將這些抗抗原進行殺傷或是傳遞給其他細胞。γδT細胞可以利用細胞毒效應來殺傷腫瘤細胞,所以可以防止腫瘤的發(fā)生,以及發(fā)生后的發(fā)展。它們是最適合早期抗腫瘤,與身體內的其他免疫細胞一起,構成了機體防御惡變的第一道屏障,并在抗腫瘤免疫監(jiān)視和免疫效應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5A腫瘤生物治療技術已應用臨床,研究人員表示,5A生物治療實現了以往生物治療中無法達到的抗腫瘤干細胞、抗腫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效果也將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