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 翠
(上海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234)
“一手”的語法化
尋 翠
(上海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234)
“一手”由名詞性短語發(fā)展到摹狀性副詞和關聯(lián)副詞,意義變?yōu)椤蔼氉浴?。本文從歷時角度對“一手”進行研究,旨在找到它的演變軌跡,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它的演變動因。
“一手” 語義特征 動因
前人對“一手”的相關研究不多,張誼生在《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zhì)、范圍與分類》中將“一手”劃分為描摹性副詞,并對描摹性副詞進行了界定和描述。邱崇在《“一面”類詞語的演化》中大致提到了“一手”的語法化問題,但未做詳盡分析?!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副詞,指一個人單獨地。本文從歷時角度對“一手”的語法過程進行梳理,并結合它的演變情況對它的演變動因進行分析。
1.1 “一手”的語義特征
1.1.1 “一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一只手。
(1)一耳之聽也。不若二耳之聽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強也。(《墨子》)
(2)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墨子》)
例(1)是“一只手拿著不如兩只手拿著好”;例(2)是“一只手獨自拍打,即使再快也沒有聲音”。都表示“一只手”的意思。
1.1.2 “一手”是名詞,表示手藝、本領等。
(3)他讀書雖然不多,但熱愛科學,富有刻苦鉆研的精神,還有一手高明的磨制放大鏡技術。(《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4)在外國游歷,一邊努力學習,既有書本知識,也有實踐經(jīng)驗,還會作一手好詩,贏得了“雅典第一個詩人”的桂冠。(《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例(3)是他有“磨制放大鏡”這門技術;例(4)是他有“作詩”這門本領,都表示手藝、本領等意思。
1.1.3 “一手”是描摹性副詞,表示“獨自做某事不需借助外力”。
(5)這個法庭是由占領軍一手組建的,是非法的。他代表的不是伊拉克人,而是占領軍。(新華社2004年新聞稿)
(6)在貴州全省公路兩側,有廣東人和福建人“一手包辦”的加油站。(1996年人民日報)
例(5)意思是法庭是占領軍獨自建立起來的;例(6)意思是加油站是由廣東人和福建人所建立起來的,都表示獨自做某事。
1.1.4 “一手”是關聯(lián)副詞,無實際意義。
(7)必須堅持積極防御、綜合防范的方針,并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堅持一手抓發(fā)展、一手抓安全;堅持以改革開放求安全;堅持管理與技術并重。(2004年新聞稿)
(8)你一手抓糧食物資供應;一手抓民夫擔架;還有一手抓戰(zhàn)斗,親自幫許鳳同。(《戰(zhàn)斗的青春》)
例(7)、(8)中“一手”無實在的意義,只起到關聯(lián)作用,連接后面的動詞短語。
1.2 “一手”的語法分布
1.2.1 作主語
“一手”作主語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獨出現(xiàn)。
(9)一耳之聽也。不若二耳之聽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強也。(《墨子》)
(10)昔有一老母在樹下臥。熊欲來搏,爾時老母繞樹走避,熊尋後逐,一手抱樹,欲捉老母。(《百喻經(jīng)》)
以上是“一手”作主語的情況,可以描寫為A類格式:一手+VP。
“一手”前面可以有定語修飾。
(11)天有兩手,乃常共成凡事。其一手有病邪惡,則無有成事。(《二十五史》)
(12)韋馱尊天一手接住了那一根鐵棍,那一根鐵棍輕輕地落在地下。(《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
以上是“一手”受別的詞語修飾的情況。
另一種出現(xiàn)在對舉格式中。
(13)遂攘袂向前,去十余步,踴身騰上,一手撮耳,一手摳目,馬戰(zhàn)不敢動,乃鞴乘之。(《野朝僉載》)
(14)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敦煌變文集新書》)
例(13)、(14)中兩個“一手”分別是分句的主語。可以描寫為B類格式:一手+VP,一手+VP,前面沒有定語修飾。
1.2.2 作賓語
(15)中丞后舉一手,求五百千,澄遙許之。(《太平廣記》)
(16)卜曰:“般所為也?!标逦锞咔?shù)謝之,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太平廣記》)
以上是 “一手”作賓語的情況,可以描寫為C類格式:(NP)+VP+一手。
1.2.3 作定語
(17)老幼不欺,市井謙和,真乃堯天舜日,別是一番風景。眾民作一手本,投遞上大夫府。(《封神演義》)
(18)他會一手陰陽八卦旗火,百發(fā)百中,在兩軍陣前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一般。(《彭公案》)
以上是“一手”作定語的情況,可以描寫為D類格式:一手+NP。
1.2.4 作補語
(19)破竹城,這時自己才明白,真是一處不到一處迷,就這一樣就比我多一手。(《彭公案》)
(20)連椿等一個個跪在地下痛哭,小孫兒開道拉住城璧一手,爺爺長短叫念起來。(《綠野仙蹤(下)》)
例(19)中“一手”作“多”的補語;(20)中“一手”作“拉住”的補語??梢悦鑼憺镋類格式:NP+VP+(NP)+一手。
2.1 “一手”的語法化歷程
A類格式中“一手”是主語,是后面動作的施事。只要不是動作發(fā)出者,就可向副詞轉化。C類格式和E類格式一般都出現(xiàn)在動詞的后面,是動作的受事,很難變?yōu)楦痹~。D類格式中“一手”主要修飾名詞,和動詞無關,也不可能轉為副詞。B類格式中“一手+VP,一手+VP”中強調(diào)兩個動作同時進行,它有向副詞轉化的語義基礎,它們出現(xiàn)的句法環(huán)境為向副詞轉化提供了保障。我們不能把它理解為副詞,因它的意義實在,表示前后的施受關系,這是阻礙向副詞發(fā)展的一大原因。
2.2 “一手”的演變
隨著語言的發(fā)展,“一手”的意義和用法都發(fā)生了改變,演變?yōu)槊枘⌒愿痹~和關聯(lián)副詞。
2.2.1 描摹性副詞“一手”
張誼生(2000)將描摹性副詞定義為:“在句法上大都可以充當動詞的準定語,句中位序比較固定,一般只能緊貼中心語,主要是用來對相關動作行為進行刻畫的?!彼皇蔷渥又髡Z和動作的施事,它前面的名詞才是。
(21)由于夏莉是女性,因此在成為侍祭之前,洗衣服的工作幾乎都是她一手包辦。(《羅德島戰(zhàn)記》)
(22)尊府如有僻靜之室可蒙賜住,實乃大幸之事。我淺陋薄識,一手撫育此女,頗多不周之處,亦甚覺痛苦,惟君可賴仰仗了。(《源氏物語》)
例(21)中“一手”表“獨自”,修飾“包辦”,它不是句子的主語和后面動作的發(fā)出者。例(22)同上。
2.2.1 關聯(lián)副詞“一手”
張誼生(2000)將關聯(lián)副詞定義為:“只要某個副詞在句子中、篇章中起到了關聯(lián)作用,它就是關聯(lián)副詞?!蓖ㄟ^對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一手”的句子進行考察,“一手”表示一種關聯(lián)作用,連接兩個動詞、動詞短語或形容詞。
(23)民間民族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程邀請去做領導小組副組長??梢哉f,我是一手在搶救,一手在保護?!保ㄐ氯A社2004年新聞稿)
(24)“下一步我就要租校舍,一手轉戶頭,一手跟你登記結婚。(《撓攘》)
(25)譬如說一個政權的鞏固,槍桿子掌握在誰手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基層組織建設。你是不是覺得我現(xiàn)在有點一手硬一手軟?”(《過把癮就死》)
上述例子中,“一手”后面可以是動詞、動詞短語和形容詞。“一手”不是動作的施事,不能支配后面的動作行為,后面的賓語是抽象名詞,整個動作行為表示一種隱喻,起到關聯(lián)作用。
3.1 隱喻的作用
隱喻是把一個領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個領域,或者說是把一個認知域向另一個認知域“投射”。隱喻有重要的作用。“一手”具有“共存”的語義屬性,它和后面的抽象名詞一起構成一個隱喻,表示“獨自做某事”。
3.2 重新分析機制
Hopper和Traugott(1993):“最典型的重新分析是兩個成分的融合,使得原來的邊界消失,原來是兩個或者多個的詞凝固成一個?!痹诟痹~“一手”的形成過程中,重新分析起到重要的作用?!耙皇帧庇擅~性短語,發(fā)展到前面有定語,再到不表示施事,作狀語修飾動詞或者形容詞,修飾動詞。由兩個詞“一”、“手”凝固成一個詞“一手”。
3.3 相鄰位置影響
“一手”原是位于句首,做句子的主語,表示“一只手做某事”,是施事。到后來前面出現(xiàn)其他名詞,句子的主語和施事由這個名詞充當,“一手”就轉而修飾后面的動詞,對后面的動作行為進行刻畫。
3.4 雙音化的融合
吳為善(2005)在討論雙音化、語法化和韻律詞的關系時提出,雙音化的融合主要體現(xiàn)在構詞層面,或者準確地說,雙音化“融合”的終極結果是雙音單位的詞化?!耙皇帧本蛯儆谶@樣一種現(xiàn)象,由開始的名詞性短語,由于雙音化的影響而變成一個詞。
以上介紹了“一手”的語義特征和歷時演變,對它的意義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一手”的語法化情況進行了考察,最后分析了它語法化的動因。
[1]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zhì)、范圍與分類[J].語言研究,2000(1).
[2]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1).
[3]邱崇.“一面”類詞語的演化[J].語文學刊,2010(12).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K].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