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夢
摘要: 歷史的車輪轆轆碾過,轍印似乎隨風飄去,又似乎留在人們心里的某個角落?!拔幕蟾锩睂ζ矫癜傩盏氖缿B(tài)情俗、生活都產生影響。古華的《芙蓉鎮(zhèn)》展示了山村芙蓉鎮(zhèn)真實的風云畫卷,本文從馬克思主義的現實主義觀出發(fā),帶領讀者走進芙蓉鎮(zhèn),走進歷史真實,探索芙蓉鎮(zhèn)的真善美。
關鍵詞: 《芙蓉鎮(zhèn)》真實性典型性悲劇性
《芙蓉鎮(zhèn)》是一部“寓政治風云于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xiāng)鎮(zhèn)生活變遷”的牧歌小說。作者刻畫了一個個典型的人物,通過芙蓉鎮(zhèn)人們生活風俗的變化、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告訴讀者“文革”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以及那時人們的真實生活面貌。下面結合《芙蓉鎮(zhèn)》中刻畫的人物進行具體分析。
一、真實地再現了世態(tài)情俗的變遷
“文革”前,鎮(zhèn)上的居民居住在清水青山的環(huán)繞中,別有一番情趣,雖說物質不豐富,但精神是自由的、踏實的,心中裝的是叫“幸?!钡难骸?/p>
可歷史是不由平民大眾裝點把舵的小船,政治洪流很快便沖擊著人們平靜的生活。這場運動引領幾乎所有人都走向未知的道路:人與人之間充滿不信任感,基本的鄰里情感已表達。
以往芙蓉鎮(zhèn)“一年四時八節(jié),鎮(zhèn)上居民講人緣,有互贈吃食的習慣”,“便是平常日子,誰家吃個有眼珠子、腳爪子的葷腥,也一定不忘夾給隔壁娃兒三塊兩塊,由著娃兒高高興興地回家向父母親炫耀自己碗里的收獲。飯后,做娘的必得牽了娃兒過來坐坐,嘴里盡管拉扯說些旁的事,那神色卻是完完全全的道謝”。
現在再也尋不出往日家常拉扯的人情、人緣味兒了,中國人特別是淳樸的山鎮(zhèn)人家,他們表達友好、表達愛的方式,便是這種描述般憨厚質樸的來往,以獨有的傳統(tǒng)方式讓人感覺到溫暖。在物質極度缺乏的年代,食物的分享、共享就是他們對彼此最輕最重的禮物,是最真最實的心聲。
二、真實地再現了人物性格的悲劇性、典型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作為創(chuàng)作對象的客觀事物的存在都是個性和共性的統(tǒng)一。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并通過個性表現出來,使個性和共性得到多種形態(tài)的生動呈現,正是文藝創(chuàng)作所追求的①。
活動分子王秋赦“吃活飯、做死事”,是拖沓分子與投機倒把的流氓形象的結合體,即使當了芙蓉鎮(zhèn)的支書,也脫不了一身臭皮的“氣質”;政治紅人李國香是縣委書記楊民高的外甥女,有著女領導落落大方、不拘一格的風范,卻同時兼?zhèn)鋸娏业募刀市暮酮M隘肚量……
馬克思主義現實主義觀認為文學作品要真實地反映生活,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并“真實地評述人類關系”,正確回答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下面以胡玉音為主線分析文本。
(一)胡玉音的人緣
鎮(zhèn)上的男女老少不管誰見了胡玉音都要多看上幾眼,男的看著眼饞,女的看了嫉妒卻不生害人之心。這人緣與胡玉音本人的行為處世有關,她對每一個來豆腐攤的顧客都平等相待,哪怕是五類分子秦癲子,反而給他多加香油做料。這個女人螻蟻不忍踩,就是罵人、咒人,眼里也“含著溫柔的微笑,嗓音和唱歌一樣好聽”。
胡玉音被劃為新富婆,受到大會的批判批斗。工作人員煽她耳光,她學著秦書田把另一邊臉也遞過來等著挨打,臺下的鄉(xiāng)民不忍再看都悄悄地開溜了。用胡玉音本人的想法說“要感謝街坊鄰居們,這些年來多虧你們發(fā)善心、講天良,才沒有把玉音往死里踩。玉音不是吃了你們的虧,你們多多少少還護了護玉音,給留了一條命”。在人際關系變得冷漠的時期,人人自危,你不斗我、我不斗你便被盯上不忠之嫌的時期,淳樸仍然蝸居在鄉(xiāng)民的心房一隅,他們還有未泯滅的人性,心腸沒有硬化。
這便是他們隱存的生活,他們沒有多高的覺悟意識。他們曾幸災樂禍胡玉音的遭遇,嫉妒她的能干,這符合人的真實性格邏輯,是合理真實的原則。圣人尚不能做到,何況這些藝術地真實再現生活中的人物呢?
(二)胡玉音的愛情
胡玉音一生當中有三個重要的男人:黎滿庚、黎桂桂、秦書田。
胡玉音的第一段愛情是少女的情竇初開、童年的憧憬,對象是青梅竹馬的黎滿庚。兩個青年人在青石巖板濃情蜜意地訂下終身,黎滿庚男子漢的血液澎湃著想擁抱妹妹的激情,胡玉音拒絕了,“眼睛里立即涌出了兩泡淚水,像個受欺負的小妹娃一樣”,而黎滿庚“心里立即生出一種兄長愛護妹妹般的感情和責任”。山鎮(zhèn)人家單純質樸的愛情觀,有點保守卻藏著濃濃的蜜意。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也養(yǎng)出了兩個嬌羞憨嗔的娃崽。
上世紀六十年代青年談戀愛有個規(guī)矩:黨員或黨外積極分子談戀愛,都必須向黨組織匯報并經組織同意后方可發(fā)展,旨在保障黨員階級成分、社會關系的純潔性和可靠性。
結果因胡玉音出身成分不好,愛情破滅了。“她沒有恨過人,人家也沒有恨過她。她只曉得恨自己”。妹兒癡心的淚,聲聲“好哥哥”,激起了哥哥男子漢的凜然正氣,愛護妹妹的心促成了這神圣的一剎那:從此做兄妹。如果說是什么促成了他們的美麗的話,那便是——山里人純樸的倫理觀占了上風,打了勝仗,感情的土地上滋長出了英雄主義。
胡玉音的第二個愛人是白白秀秀的丈夫黎桂桂。
她和桂桂恩愛似膠,每天都充實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唯一的遺憾是七八年都沒有娃崽。胡玉音迷信地認為是自己命中克夫不主子,“她只曉得恨自己”。桂桂是個膽小怕事的后生,別看他是個屠夫卻不敢踩死螞蟻。
沒有娃崽,胡玉音滿腔的愛便傾注在丈夫身上。有人說,用感情生活的人贏得悲劇,用思想生活的人贏得自己。女人的一生或許就是為悲劇而悲劇。桂桂的軟弱怕事滋長了胡玉音對他的袒護,桂桂既是她的丈夫,又是她的兄弟,有時還荒唐地覺得是自己的娃崽。他們是彼此的命,而女人更看重男人,是她的命根子。桂桂死后,胡玉音的世界就塌了。這是性格的悲劇,女人感情的悲劇。
胡玉音被劃為新富婆,天天被拉去游行示街、被批斗,沒有了愛人,哥哥又狠心地背叛了自己,她曾無數次想要自殺,了結塵世的苦難。舉身赴清河之際,低頭見到落進水里的影子,傷心地哭問自己、責難自己:你是個壞女人?你不害人,不恨人,不勢力,沒有生死對頭,人家還要整你、恨你、斗你?你是做了什么孽啊,要落得這樣命苦?
新時期新社會政策的轉變,靠雙手發(fā)家致富的人成了富農、資產階級分子,這個不識字只曉得政策是不會錯的女人,只能懷疑自己、質疑自己。
人們在新時期的社會主義社會中還沒來得及享受當家做主的滋味,一場人懷疑人,人質疑自己人性、審視自己的運動就降臨在這片山村了?!疤?,這算哪樣一回事呀?都當了反革命,淪為人下人,難道還能談戀愛,還可以有人的正常感情?”“她好恨呀,恨自己心里還有一把火沒有熄滅!”她已經不認為自己還是一個人,她作為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已經消失了,有的只是機械地被指揮著的生活。
所幸她還有獨立的個性,頑強地像野草般抗爭著:沒有自殺,后來為著申請結婚,不屈服于李國香的淫威,不肯下跪低頭承認“錯誤”。但性格的魅力導致了人物的悲?。豪顕阆铝蠲癖鴼埲痰赜描F絲穿過她的雙乳。
作者不吝筆墨,毫不掩飾地以冷靜客觀的筆法展現了芙蓉鎮(zhèn)在“文革”時期世情民俗的變化和真善美,以及胡玉音等人的悲劇生活,真實地再現了“文革”大潮中的跌宕起伏,以及山鎮(zhèn)人家的淳樸觀念。其中作者還使用一些順口溜詼諧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死懶活跳,政府依靠;努力生產,政府不管;有余有賺,政府批判?!边@段順口溜反映了當時生產政策的不合理,是對王秋赦一類死賴政府寄生蟲的真實寫照,是對胡玉音平白受屈的不平之鳴,是作者自身銳利洞察得出的諷喻。這些小案例都是藝術的真實,是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現實世界的客觀真實反映。
“文革”將生活嚴峻化,將人性和人道主義引向異化的道路,但始終完全沒有泯滅芙蓉鎮(zhèn)的真善美,最終在大風大浪后回到正常的軌道,盡管依然有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尾音在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真實存在。
注釋:
①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選講(第四版),陸貴山,周忠厚編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社,2007.
參考文獻:
[1]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選講(第四版),陸貴山,周忠厚編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社,2007.
[2]文藝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芙蓉鎮(zhèn),古華,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