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波
摘要:中考時,學生在考場上作文取得高分,無異于抓住了“上帝之手”。平時寫作訓練的點滴積累尤為重要!
關鍵詞:筆耕不輟 留心觀察 捕捉素材 改頭換面
眾所周知,50分的作文在120分滿分的中考語文試卷中,占了大約百分之四十二的比例,可見學生作文取得高分,無異于抓住了“上帝之手”。但是,如果沒有平時寫作訓練的點滴積累,想要脫穎而出談何容易!
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學生必須杜絕靠運氣、靠發(fā)揮的僥幸心理,樹立考場能夠有極佳的表現,平時必須筆耕不輟的觀念。寫作題拿高分的關鍵在于“舊瓶裝新酒”,說到“釀酒”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從初一入學就認真抓好寫作訓練每周一次的周記和摘抄。
周記,即以日記的形式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捕捉自己內心細膩、微妙的情緒,并將其化為寫作的契機和切入點,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為了避免學生應付拼湊最初只限定不少于300字的篇幅,要求必須寫出真情實感真人真事,突出一個“真”字。整體上要有題目、段落,書寫認真。
摘抄就是引領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將精彩的文段像蜜蜂采花釀蜜般精挑細選摘抄到本上,篇幅不少于200字,注明題目、作者、出處,并將之背誦下來,家長檢查并簽字。
為了加大反饋力度,教師每周要拿出專門的時間講評周記和普查摘抄背誦。摘抄的寫和背為周記的素材捕捉和能力提高打下基礎。
一、周記應該怎么寫
周記應該用心去寫。周記作為平時的積累,對于一個人提高寫作水平有巨大的作用。雖然初一的時候,學生寫的文章大多屬于流水帳,但是三年的日積月累,外加廣泛閱讀摘抄背誦和每周一次的交流反饋,這些營養(yǎng)潛移默化地內化為能力融入學生新的文章里了,寫作能力怎能不大有長進!
那么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捕捉素材呢?
首先,啟發(fā)學生用心觀察周圍的社會生活,包括自然景象、細微小事甚至是淡淡的心緒等,只要是身邊的人和事均可入文,并非一定是天下大事。
其次,要讓學生懂得多情才善于感受。因為只有觸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產生鮮明生動、印象深刻的感受。沒有情的感受是蒼白無力的,越是個性化的東西才會打動人,所以要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最后,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小事得到啟示,引發(fā)思考后要及時下筆行文,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暢所欲言不必掩飾,避免周記公式化、概念化。
二、寫了周記有哪些好處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把周記視為放松心境的場所。
有學生這樣寫:“周記就像一位好的傾聽者,你可以將自己的情緒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雖然它不會發(fā)表任何觀點,也不會指引出正確的道路,但在不言中,你的心境會放松下來,從而更好地處理事情?!蓖瑫r他們也會在字里行間貯存青春的故事和自己的成長。
有個學生在周記中寫道:“翻開初一的周記本,稚嫩的大字擠滿了一頁,看著自己的周記,以前的一幕幕鮮活地浮現在眼前,要不是當時記下來也許我早已忘了……我現在的周記字跡清晰了,內容豐富了,感情真摯了,語言生動了,結構嚴謹了……我真的進步了?!?/p>
學生由最初的被迫接受這項常規(guī)作業(yè),逐漸發(fā)展到愛上了它,他們每天都用心去觀察生活,把以前許多從未注意的事情捕捉下來,頭腦中總有許多可寫的素材,無形當中他們自己又學會了選材立意。在捕捉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發(fā)現了生活的趣味和美好,甚至為了周記的主題更昂揚突出還別具匠心地創(chuàng)造了許多快樂故事,他們已經為“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充分準備了!
經過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我們欣喜地發(fā)現學生學會了有目的和有質量地摘抄,提高了在生活中捕捉瞬間的能力!他們在背好摘抄融會貫通后又提高了周記的寫作水平。在寫好周記的基礎上,教師再逐步培養(yǎng)其在寫大作文時改頭換面的組合能力,提高語文成績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生活是一條美麗的河,擷取那朵朵美麗的浪花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下來,這就是一篇好文章!只要用心觀察生活,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見聞會充實青春歲月,這筆財富無價!長此以往還怕寫不出好文章嗎?所以,抓住“上帝之手”從周記摘抄做起!
參考文獻:
[1]林婉卿.中學寫作思維教學研究及訓練.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11).
[2]張大根.中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芻議.學語文,2011(3).
[3]隨心所欲激興趣,筆下生花著奇章——談中學生隨筆訓練技巧.吉林教育,2011(16).
[4]宋立娟.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26).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