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賢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在經(jīng)濟騰飛的21世紀,人們對教育更加重視。尤其現(xiàn)在多數(shù)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子女教育方面的關注更不在話下??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教育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它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如果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重視家校的聯(lián)合,就會在教育學生的道路上走入歧途。
例如,某些家長只注重成績,忽視人格教育,只知溺愛學生,忽略學生道德教育等等。另外一方面,如果學校教育忽視了家長因素,就會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事半功倍??梢?,在新課改的探索中,落實素質教育方針,創(chuàng)立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為基礎、社會教育為依托的開放式教育模式,構建家校結合立體模式,是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構建家校結合的立體教育模式,需要從學校與家長、班級與家長、教師與家長三個層面入手,從家長教育、書面溝通、家長委員會等多個方面進行探究,進而增強家校合作意識,拓寬家校合作渠道,探索形成一條操作性強的家校合作教育途徑。
一、做好家長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人天生就會的,更不是生了孩子就能夠無師自通的。在國外很多家長對這個問題認識比較透徹,為了孩子,很多人主動走進學堂,學習教育孩子的相關知識。而在我國這方面就相對較差,甚至沒有這樣的意識。所以,學校要做好家校的結合,首先要做好家長教育知識的掃盲工作,以便他們更好地協(xié)助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學校應當教育引導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原則與方法、愛的藝術、孩子良好的品行習慣的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怎樣全面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等等。
其次,家長教育不應只是理論學習,應該迎合其興趣和實際需要,以他們在實踐生活和親身經(jīng)歷中發(fā)生的問題作為教材,從而得到相應的家庭教育知識。實踐活動中,應該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基礎教育交流,對于突出的典型還應在年級的組織會上交流,以此評出優(yōu)秀家長并對其進行表揚。
當家長與學校的結合模式形成之后,還應該善于引導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鼓勵他們自發(fā)學習,互相探討,在家長和學校,家長和班主任、任課教師之間,還有家長和家長之間形成活躍的交流熱線,促進家校聯(lián)合進入更深層次。
二、建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走進孩子的班集體
家長委員會的成立,對學校教育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它使家長不僅與學校結合起來,更讓家長走進孩子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班級。在這個層面上更加強調家長與班主任的聯(lián)合,班主任必須把協(xié)調家庭教育作為自己一項重要的工作內(nèi)容來進行。
在班級管理中,家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就教師而言,家長既是班級信息的重要來源又是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同時對于學生,家長是他們的代言人,是他們班級的向心力所在。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把握家長的思想動態(tài),而取得其信任更是重中之重。每一位班主任教師,接一個新班都要成立好班級家長委員會,并和家長委員會的成員家長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對班級管理的看法,傾聽他們的心聲,并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班主任只有做好了家長工作,讓家長愿意并主動配合其工作,讓他們的學生起帶頭作用,才能為班級管理奠定良好基礎。
三、多形式、多途徑開家長會,讓家長全面了解孩子成長
家長會可以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掌握孩子發(fā)展近況,了解學校教育任務,能夠及時溝通家長、學生和教師的思想感情,排除教育中消極的因素。為使學生健康成長,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各階段的教育任務,學校應該有計劃地設計并組織內(nèi)容不同和形式各異的家長會。
1.報告式家長會:由班主任以報告的形式向家長匯報一個學期以來的班級教育工作,或者介紹該階段的教育任務以及班級現(xiàn)狀,并在報告結束后組織大家進行討論,使家長消化和領會。
2.交流式家長會:組織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經(jīng)驗交流活動,讓家長從彼此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從而改進教育方法,正確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質量。對于交流式家長會,班主任應事前做好安排,有針對性地選擇發(fā)言家長,避免泛泛而談,提前擬好發(fā)言提綱。
3.展覽式家長會:班主任認真布置小型展覽會,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習題簿、小作品以及集體的榮譽證書、獎狀、小報等對家長進行展示,并在其觀看和翻閱時給予介紹,讓其直觀了解孩子的學習成果,之后讓家長將評價和意見及時反饋。
4.表演式家長會:組織家長來班級對學生編排的文藝節(jié)目或者課外活動等進行觀看。班主任應事先做好充足準備,讓家長在“看”中得到啟發(fā),在“聽”中受到教育,從而使家長打開眼界,拓寬家庭教育方式。
5.會診式家長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將不同類型的家長組織起來,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一起進行分析,討論教育中的失誤,從而改進教育方法。班主任應事先選好實例,讓家長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
6.懇談式家長會:班主任應誠懇地邀請家長,耐心向其介紹家庭教育的措施以及目標,并征集家長對教育的要求以及意見,使家校教育更加統(tǒng)一。該會應該注重家長與教師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使雙方關系更加融洽,從而提高教育合力。
四、搭建多種交流平臺,溝通家校信息交流
在家校聯(lián)合立體模式中,應該盡可能地運用便條、報喜單、家校電話聯(lián)系卡、家長意見表、告家長書、學生品行表現(xiàn)聯(lián)評單、學生素質報告單等多種形式,強化交流,及時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便條與報喜單,這兩種交流形式相對便捷簡單。只需要教師的寥寥數(shù)語,就可以讓家長了解到學生在學校中的諸如有趣的發(fā)言、感人的作文、精彩的繪畫等閃光點。便條和報喜單是與家長交流的有意義的、積極的方式。以該種方法向家長及時報告學生的在校情況,不但密切了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給予學生成功體驗,從而增強其自信心。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幾乎家家都有手機或者電話,這也是現(xiàn)代家校溝通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學校應該分發(fā)給學生一張電話聯(lián)系卡,內(nèi)有學校、校長、班主任、任課教師的電話號碼,便于家長隨時跟學校、教師聯(lián)系,溝通學生情況。
家長意見表,是在組織家長到?;顒訒r,向學?;蚪處熖峤ㄗh、意見、要求的用表,是學校收集反饋信息,不斷改正學校工作的一種好方式。告家長書,是學校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做好某些工作的公開信,學校開展某項活動,如雛鷹爭章活動、安全教育活動、防治腸道傳染病活動等,學校以書面的形式要求家長協(xié)同配合工作。
當然,家校聯(lián)合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還有待與我們進一步探索和提高。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家校聯(lián)合的深入開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德育先行一定會落到實處。
課題類別: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批準號:DX【2012】GHB128。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