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飛 梁春霞 趙小玲 曾越燦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逐年升高[1-2]。大約有一半的結直腸癌患者會出現(xiàn)遠處轉移,其中肝臟是最易發(fā)生轉移的器官。本研究通過對結直腸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進行測定,來探討結直腸癌肝轉移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13例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46例,年齡37~86歲,平均年齡為(61.2±9.7)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CT和病理檢查符合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標準,其中結腸癌55例,直腸癌49例,結直腸癌9例。另外隨機抽取同期無肝轉移的結直腸癌患者109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62例,女性47例,年齡39~87歲,平均年齡為(60.9±10.3)歲;結腸癌56例,直腸癌45例,結直腸癌8例。
采集全部患者的血清標本,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對其血清標本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72-4(CA72-4)、細胞角蛋白21-1(CYFRA21-1)等項目進行檢測。腫瘤標志物正常范圍為:CEA:0~5 μg/L,AFP:0~8.04 μg/L,CA19-9:0~37 μg/L,CA125:0~35 μg/L,CA72-4:0~6.9 μg/L,CYFRA21-1:0~3.3 μg/L。
本研究采用SPSS 19.0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則采用卡方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的增高與結直腸癌肝轉移具有相關性(P<0.05);AFP、CA72-4、CYFRA21-1水平的增高與結直腸癌肝轉移不具有相關性(P>0.05)。見表1。
表1 結直腸癌肝轉移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是結直腸癌肝轉移的獨立因素,結直腸癌患者血清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合并肝轉移。見表2。
表2 結直腸癌肝轉移危險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結直腸癌是世界范圍內(nèi)較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晚期的結直腸癌患者常合并遠處轉移,預后較差。肝臟是結直腸癌最易發(fā)生轉移的器官,其中約1/4的患者在確診時便已經(jīng)存在肝轉移病灶,這也是結直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5]。有研究顯示,病理分級、腫瘤組織類型、淋巴結轉移、腸壁侵襲、腫瘤標志物水平等多種因素與結直腸癌患者的肝轉移發(fā)生具有相關性[6]。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的增高與結直腸癌肝轉移具有相關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是結直腸癌肝轉移的獨立相關因素(P<0.05)。血清CEA是具有人類胚胎抗原決定簇的1種酸性糖蛋白,其主要來源于上皮性惡性腫瘤組織,是結直腸癌診斷中最常規(guī)的腫瘤標志物[7]。有研究表明CEA在結直腸癌的肝轉移機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CEA水平>15 μg/L時,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手術后的無復發(fā)生存期大幅縮短[8]。CA19-9是消化系統(tǒng)腫瘤細胞株分泌的1種低聚糖腫瘤相關性抗原,其主要分布于胎兒膽囊、胰腺以及腸組織中,在膽囊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中均具有較高的陽性率[9-10]。研究認為CA19-9的表達水平隨著結直腸癌進展而呈現(xiàn)出梯度上升的趨勢[6]。CA125 卵巢癌相關抗原是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漿液性腺癌)的主要標志物,現(xiàn)主要用于已經(jīng)確診為卵巢癌的患者的監(jiān)測,其濃度持續(xù)增高或與治療效果不佳以及進行性惡性疾病有關,而濃度水平下降則提示治療有效、預后良好[11-12]。余劍英等[13]的研究發(fā)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患者血清CA125明顯高于良性病變組和健康組。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血清AFP、CA72-4、CYFRA21-1水平的高低與結直腸癌患者肝轉移的發(fā)生不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但這并不能完全說明這些腫瘤標志物對于結直腸癌患者肝轉移的發(fā)生沒有意義,樣本量的偏少以及其他方面的綜合影響可能會對結果產(chǎn)生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綜上所述,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的增高與結直腸癌肝轉移具有相關性,是結直腸癌肝轉移的獨立相關因素。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腫瘤標志物水平異常升高,應高度懷疑是否有遠處轉移,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1] 姚愛萍.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檢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24(1):78-80.
[2] 葉 斌,王西川,雷 蕾,等.p53和Ki67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3,28(1):42-44.
[3] Tomlinson JS,JarnaginWR,DeMatteo RP,et al.Actual10-year survival after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livermet-astases defines cure〔J〕.J Clin Oncol,2007,25(39):4575-4580.
[4] Gwak JH,Oh BY,Lee RA,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liver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J〕.J Korean Soc Coloproctol,2011,27(4):202-210.
[5] Swan PJ,Welsh FK,Chandrakumaran K,et al.Long-term survival following delayed presentation and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J〕.Br J Surg,2011,98(9):1309-1317.
[6] 張 蒂,徐唐鵬,熊 斌,等.結直腸癌肝轉移與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關系〔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4(2):222-224.
[7] 孟 軍,徐立群.結、直腸癌患者血清CEA,CA242聯(lián)合測定的臨床意義〔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5,33(3):274-275.
[8] Takahashi S,Konishi M,Nakagohri T,et al.Shorttime to recurrence after hepatic resecti on correlateswith poor prognosis in colorectal hepatic metastasis 〔J〕.Jpn J Clin Oncol,2006,36(6):368-375.
[9] Juntermanns B,Radunz S,Heuer M,et al.Tumor markers as a diagnostic key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J〕.Eur J Med Res,2010,15(8):357-361.
[10] 向大開,謝家印,羅 維,等.多腫瘤標志物蛋白芯片中CA19-9表達水平升高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2):147-152.
[11] 芮橋安,王玉明.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檢在結腸直腸癌診斷中的價值〔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2,33(6):131-132.
[12] 趙先文,江 波,韓存芝,等.大腸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含量測定與臨床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5,27(5):286-288.
[13] 余劍英,李 菁.血清CA242、CA125、CA199含量對消化系腫瘤的診斷價值〔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5,12(4):78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