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強,李正然,黃躍海,阮 健(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yī)院兒科,廣東 中山 528403)
肺炎是臨床兒科常見病,多由病原體感染所致,約占兒科收治患者的30%左右,細菌學研究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療的首選藥物。報道表明國內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況嚴重,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增加了藥源性疾病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幾率[1]。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門診的105例肺炎患兒,男51例,女54例,年齡1~6歲,平均(3.2±1.1)歲。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肺炎防治方案》,且排除重癥肺炎及其他合并者,均無抗生素過敏史。其中45例患兒接受頭孢唑林鈉治療(A組),60例患兒接受頭孢呋辛鈉治療(B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A組患兒接受頭孢唑林鈉治療,B組患兒接受頭孢呋辛鈉治療。劑量:頭孢唑林鈉80~100 mg/(kg·d),頭孢呋辛鈉50~100 mg/(kg·d),用量根據(jù)患兒情況選擇,加入5%葡萄糖50 ml靜脈滴注2~3 h,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 d。
1.3 指標觀察: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及治療成本,并進行成本—效果分析(△C/E)。療效判定:①治愈:患兒癥狀、體征均消失,炎性反應全部吸收。②有效:癥狀、體征好轉,胸片炎性反應有所吸收。③無效:各項指標無改善??傆行?治愈+有效。成本包括:治療費+床位費+檢查費直接治療成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連續(xù)治療7 d后,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5.6%和91.7%,A組略高,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成本效果分析:按照2012年藥品費用和醫(yī)療服務收費標準,兩組治療成本分別為1 436元和1 633元,經(jīng)計算△C/E分別為15.0和17.8,A組顯著低于B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成本效果分析
以往臨床治療過程中過于追求療效,往往忽略了治療成本和不良反應等因素,常造成醫(yī)療資料的浪費,尤其是抗生素的濫用,也是造成耐藥菌株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
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病,病原學研究表明細菌仍是引發(fā)肺炎的重要誘因,而抗生素治療則是首選的治療方案。目前,抗生素種類較多,尤其是二三代頭孢類藥物,在抗感染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藥物的選擇不僅要依靠藥敏結果、經(jīng)驗,而且考慮到藥物經(jīng)濟學因素,而后者則是結合統(tǒng)計學、流行病學等多種學科,全方面、長時間對各種治療方案進行評估的學科,其中成本—效果分析是較為常用類型。頭孢唑林鈉和頭孢呋辛鈉是兒科最為常用的藥物,在小兒的肺炎中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馬勤報道表明在常規(guī)應用阿奇霉素的基礎上聯(lián)合頭孢呋辛,治療小兒肺炎總有效率可達95%以上。岳云云則認為雖然兩種藥物療效均顯著,但如何減輕患者負擔也應是醫(yī)生考慮重要內容[2-4]。本研究對兩種藥物的效果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總有效率分別為95.6%和91.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也與鄧漢英等結論一致。通過對其直接治療成本進行分析表明,兩組分別為1 436元和1 633元,換算為△C/E分別為15.0和17.8,即在提高療效1個百分點時,兩組分別需多支付15.0元和17.8元,A組顯著低于B組的成本消耗(P<0.05),因而頭孢唑林鈉更具優(yōu)勢,且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見不良反應。
總之,頭孢唑林鈉與頭孢呋辛鈉治療小兒肺炎效果相近,但頭孢唑林鈉更為經(jīng)濟,適宜推廣。
[1] 張 慧,劉海霞,肖 金.我院住院肺炎患兒病原菌及藥敏試驗結果分析[J].兒科要學雜志,2011,17(5):42.
[2] 鄧漢英,潘偉筠,林 斌,等.三種方案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成本及效果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9,15(3):310.
[3] 馬 勤.聯(lián)合用藥治療小兒肺炎4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0(3):48.
[4] 岳云云.2種抗生素治療小兒肺炎的成本分析[J].北方藥學,2012,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