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環(huán)?王玉冰
摘 要: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性課程,主要研究機械圖樣的識讀和繪制。對技工院校學生來說,應該重點提升識圖能力。本文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機械制圖 識圖能力 培養(yǎng)
機械圖樣是交流技術信息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術語言。技工院校機械類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將從事一線生產工作,相對于繪圖來說,更多的工作內容是識讀已有的圖樣,并根據圖樣進行加工、裝配、維修。因此,技校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機械圖樣這種技術語言,具備基本的識讀機械圖樣的能力。機械制圖課程應著重對學生的識圖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一、轉變教學思想,改變以往的以畫圖為主的教學理念,明確以“識圖為主,畫圖為輔”的教學思路
在機械制圖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要沿襲以畫圖為主的教學模式,重理論性、系統(tǒng)性,輕實踐性、實用性。教師課堂上講得多,課下畫圖作業(yè)多,識圖練習少。這樣的教學方式重點是要求學生畫圖,而不是識圖,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思想,根據職業(yè)教育本身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明確以“識圖為主,畫圖為輔”的教學思路。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摒棄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提升學生的識圖能力。
二、嚴格要求學生牢固掌握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為識圖打下堅實基礎
機械圖樣是現代工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技術資料,是工程界交流信息的語言,具有嚴格的規(guī)范性。為了適應現代化生產管理的需要,便于技術交流,我國制定了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國家標準中的制圖基本規(guī)定、尺寸注法、圖樣的表示法、標準件與部分結構的標準化、簡化畫法、技術要求等知識點,學生必須牢固掌握,為準確識讀機械圖樣打下堅實基礎。
三、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
技工院校學生幾何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也較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從最簡單的零件圖識讀開始,逐步過渡到稍復雜的零件圖的識讀,最后再到裝配圖的識讀。比如教師可以從最簡單、最常見的圓柱體開始,對照圓柱體的實體或立體圖,教學生識讀圓柱體的三視圖,接著識讀不同直徑圓柱的組合體,再識讀軸類零件圖。
四、充分利用立體模型、多媒體技術等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
識圖能力實際上是要求學生通過識讀三視圖去聯(lián)想三維實體的形狀。如何讓學生順利把三視圖轉化為空間實體,需要教師動用一切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立體模型教具結合零件圖,讓學生建立簡單形體與三視圖之間的關系。對于復雜的零件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零件的立體圖、剖切圖,并通過多媒體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建立復雜零件圖與實體零件之間的關系。
五、對常見零件圖進行分類,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
在實際的工業(yè)生產過程中,零件種類繁多、結構多樣。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教師要根據零件的形狀、結構、加工方式、視圖表達、尺寸標注的特點,將零件歸納為軸套類、輪盤類、叉架類、箱體類等類型,對各個類型的零件圖識讀要點進行講解,并結合典型零件圖進行詳細的識讀分析。這樣在以后識讀零件圖時,學生就可以根據零件的種類迅速、準確地進行識讀。
六、結合專業(yè)特點,貼近生產實際,增加專業(yè)圖的識讀內容
機械類專業(yè)學生所需識讀的零件圖類型往往與其專業(yè)聯(lián)系緊密。如車工專業(yè)多加工回轉體,經常需要識讀軸套類零件。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相應提高軸套類零件圖的識讀比例,重點講解。有條件的,還可以帶學生去參觀工廠,了解車床的加工范圍、加工方法,熟悉車工常用零件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車工常用零件圖為例,重點講解此類零件圖的識讀要點,多做課堂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
七、利用學?,F有的機械部件,增加按圖拆裝機械練習
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校的機械類實物資源,讓學生按照裝配圖和零件圖動手拆裝簡單的機械或部件,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他們對機械圖樣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機械制圖是技工院校機械類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機械圖樣的識讀能力是學生將來工作中的必備能力,只有準確、高效地識讀機械圖樣,才能更好地完成零部件加工、設備安裝、設備維修等各項后續(xù)工作。因此,在機械制圖教學中對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成為技工院校機械制圖課程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李莉.《機械制圖》教學應以識圖為目標[J].考試周刊,2011(17).
[2]錢可強.機械制圖(第五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秦皇島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