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哲 榮維君 田峰
瑞舒伐他汀鈣治療頸動脈斑塊前后的對比研究
南明哲 榮維君 田峰
目的 觀察瑞舒伐他汀鈣對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血脂的影響。方法 將本院134例有頸動脈硬化斑塊的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給予瑞舒伐他汀鈣10 mg) 86例和對照組(未使用非他汀類藥物) 47例。對比剛入院時和治療6個月后, 兩組患者應用頸動脈超聲檢查, 頸動脈斑塊積分評估以及血脂水平的比較。結果 治療組治療6個月后, 頸動脈斑塊的積分明顯降低 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差異;與入院時相比治療組患者的TC、TG和LDL水平有明顯的降低, HDL水平有明顯的增高, 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而對照組的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瑞舒伐他汀鈣可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 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降低血脂水平。
瑞舒伐他汀鈣;頸動脈斑塊;腦梗死
頸動脈內中膜增厚是頸動脈硬化的早期改變。頸動脈粥樣斑塊逐漸增大, 纖維帽逐漸變薄, 斑塊破裂, 可導致斑塊脫落阻塞頸內動脈遠端分支。斑塊表面血栓形成, 可使頸動脈閉塞。以上均是造成腦梗死的重要因素。他汀類藥物可使動脈硬化斑塊縮小, 抑制斑塊生長, 穩(wěn)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在國內外已有報道。本研究通過對比腦梗死患者在使用瑞舒伐他汀鈣后頸動脈斑塊、血脂的變化, 進一步證明瑞舒伐他汀對動脈硬化斑塊的作用。
1. 1 一般資料 選134例于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間在本院神經內科住院的患者, 頭顱CT或MRI發(fā)現前循環(huán)供血區(qū)有急性亞急性梗死灶, 經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發(fā)現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腦梗死的發(fā)病時間為8 d以內。排除合并嚴重臟器功能衰竭;家族性高脂血癥;糖尿病、妊娠及哺乳期;有他汀類藥物治療禁忌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86例,對照組47例。治療組86例, 其中, 男50例, 女36例;對照組47例, 其中, 男27例, 女2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梗死部位及面積、頸動脈斑塊厚度、血脂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 加用瑞舒伐他汀鈣片10 mg連續(xù)服用6個月。對照組采用拜阿司匹林或波立維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以及內科常規(guī)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動脈斑塊積分、血脂水平變化。采用血管超聲診斷儀, 依次檢查患者兩側頸總動脈, 動脈分叉及頸內動脈起始部, 斑塊厚度及斑塊面積。血脂水平查空腹(禁食12 h)后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蛋白膽固醇(LDL-C)。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學軟件, 計量資料采用( x-±s)表示, 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頸動脈斑塊的厚度和斑塊體積在治療前后比較,治療組經瑞舒伐他汀治療后頸動脈斑塊的厚度變薄, 斑塊的體積縮小, 治療前后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斑塊厚度及斑塊體積在治療前后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在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較 治療組服用瑞舒伐他汀鈣10mg, 6個月后 TG、TC、LDL-C、HDL-C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斑塊厚度和斑塊體積的比較( x-±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較( x-±s, mmol/L)
經研究證實瑞舒伐他汀是選擇并有競爭性的HMG—CoA還原酶抑制劑, 較其它他汀類藥物具有更強的HMG—CoA還原酶抑制作用。經研究顯示, 吸收、分解膽固醇的主要靶器官為肝臟, 肝臟細胞對瑞舒伐他汀的攝取率高, 并具有選擇性。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數量決定其對LDL-C的攝取能力, 瑞舒伐他汀能增加受體的數量, 加強肝臟細胞對LDL-C的攝取和分解作用, 從而減少LDL-C的數量。抑制肝臟細胞VLDL的合成, 從而也減少VLDL的數量。對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瑞舒伐他汀能降低總膽固醇、APoB、LDL-C、VLDL-C, 并升高HDL-C水平?;旌闲脱惓;颊?瑞舒伐他汀也能減少TG水平 。經國外研究表明頸總動脈厚度的增加可使卒中風險明顯增加。本研究表明, 瑞舒伐他汀鈣治療6個月后能使斑塊厚度及體積縮小,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說明瑞舒伐他汀鈣具有穩(wěn)定斑塊、并縮小動脈硬化斑塊的效果。同時, 瑞舒伐他汀鈣能通過顯著降低LDL-C的水平, 修復改善受損血管內皮, 降低斑塊破裂、斑塊脫落、斑塊表面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從而降低
腦梗死的發(fā)病率。尚未確定, 瑞舒伐他汀對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的影響。
[1] 傅照華,葛智平,石福彥,等.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關系的研究.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09,15(5):441-445.
[2] 徐穆民.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觀察.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10,32(5):389-391.
[3] 劉力生,王文,姚崇華,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18(1):11-30.
[4] 蘇曉廣.阿托伐他汀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分析.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1,18(27):14-15.
[5] 韋朝威.阿托伐他汀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13): 78-79.
[6] 唐杰,溫朝陽.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診斷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26.
[7] 陸國平.他汀安全性的正確認識合理用藥.中國醫(yī)學論壇報, 2011-8-18(C12).
132602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神經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