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海門市東洲小學影視中心座無虛席,專家、學者、老師、孩子、家長朋友們歡聚一堂,“東洲小學教育思想研討會暨東洲小學建校20周年慶典”進入了高潮……
雷鳴般的掌聲中,一位穿著樸素、精神矍鑠的老人走上講臺,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他,就是中國德育泰斗、東洲小學的老朋友班華先生。班老師笑容可掬地說:“每次到東洲小學來都是一種享受,享受東洲小學的教育,享受新生活教育,整個東洲小學給我感覺就是一個快樂生活的樂園。今天我就新生活教育提出幾個想法……”
班老師的話語平和卻深刻,“過有進步的、好的生活”,正是東洲小學最核心的發(fā)展目標。由此,東小人豁然開朗,一下子找到了學校幸福前行的方向……
相遇——亟需時
初識班老師,是在2001年。當時東洲小學有相當數(shù)量的全托學生,他們遠離父母,學校老師因此增加了做父母的責任。為了不僅僅在生活上照顧好孩子,更讓他們在精神上也能健康成長與發(fā)展,時任校長許新海(現(xiàn)任海門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率先在校園內(nèi)開設了品德心理教育課。但在當時,除品德課程中存在少量心理教育元素外,我們沒能找到一套完整的、適合農(nóng)村城鎮(zhèn)小學的心理教育教材。教師無本可依,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分管學校德育工作的我既著急,又迷茫,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從南京回來的許校長帶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全國著名德育專家班華先生將帶弟子來東洲小學研究指導!這個消息長了翅膀一般,很快傳遍了整個東小的校園,學校德育團隊的老師更是喜出望外!沒過幾天,班老師真的帶著弟子來到了東洲小學。我們既驚喜又忐忑:面對聲名赫赫的專家,怎敢與他面對面交流??!要是在大師面前失禮露丑,那多不好意思呀!但當我們一群人來到二樓會議室,真正見到心目中想象過無數(shù)遍的班老師時,種種顧慮一下子煙消云散了。只見班老師穿著一件略顯舊的淺灰色外套,身旁放著一個普通的黑色公文包。見我們來了,他馬上站起來,親切地與我們一一握手問候,充滿了慈祥。看到班老師對待素不相識的我們是那么和善、那么謙遜,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班老師雖年歲已高,但思維敏捷。他與我們聊現(xiàn)代德育與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聊班主任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聊心理—道德教育……話語中有年輕人的朝氣,透出孩子般的童心。班老師肯定了我們學校的一些想法與做法,表揚我們已經(jīng)走在了小學心理教育改革研究的前列。他希望我們多多學習,多多實踐,真正站在兒童的角度去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站在大師面前,接受大師面對面的指導,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難忘而又幸福的事?。‰S后,在班老師的建議和指導下,我第一次作為主持人領著學校德育團隊成功申報了江蘇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研課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設的研究”。從此,東洲小學的德育工作正式走上了科研發(fā)展之路。
相知——成長時
有了課題,就有了研究的方向;有了班老師的悉心指導和諄諄教誨,更添了研究的動力。不久,班老師又正式邀請我校參與他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課題“學校心理教育原理與實施的研究”的子課題“校本心理教育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研究”。
課題組本著“心理教育的存在根源于學生生活,又服務于學生生活”的原則,一邊調(diào)查了解小學生尤其是在校住宿學生最關心、最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如:孤獨、價值觀偏差、缺乏自信、情緒不穩(wěn)定、交往能力差等,一邊嘗試構筑充滿人文關懷的校本心理教育課程。我們力求將心理教育融合在德育之中,實現(xiàn)育德、育心一體化,體現(xiàn)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理念。但說實話,對一線教師來說,要自己編寫教材,談何容易!正當課題組的老師們感到山窮水盡、困難重重、望而卻步的時候,班老師帶著他的弟子又一次來到了東洲小學。這一次,班老師提出要走進課堂聽聽課,看看孩子們的真實狀況。于是,我們選擇了低、中、高三個學段各一節(jié)心育課來展示,用的是自編的教材草稿。觀摩李靜老師執(zhí)教一年級心育課《我有一雙火眼金睛》時,我就坐在班老師旁邊,時不時偷偷觀察班老師的反應。只見班老師的筆記本上記得密密麻麻,特別認真,課上到精彩處時,班老師還頗為激動和興奮。一下課,班老師就來到孩子們中間,握著他們的小手,表揚他們的表現(xiàn)。
課后,我們進行了熱烈的研討。班老師激動地說:“東洲小學,確實是一所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她的魅力就在于一種精神,即永不停歇地‘追求卓越的精神。東洲小學還有一群充滿魅力的人,在校長的帶領和影響下,東小有一支愛生、樂教、敬業(yè)、創(chuàng)新的教師隊伍。你們用愛心加智慧和血汗譜寫了東小燦爛而壯麗的創(chuàng)業(yè)之歌。今天的三節(jié)心育課、你們創(chuàng)編的心理教材就是一個實例?!?/p>
隨后,班老師就教材的編寫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每一個活動的題目再推敲,要新穎,具有獨特性;活動內(nèi)容不一定局限于課內(nèi),要能夠延伸到課外;活動內(nèi)容的選材上要克服單一性和雷同性,要追求選材的原創(chuàng)性,考慮活動的多樣化,消除傳統(tǒng)教學的痕跡?!卑嗬蠋煹墓膭钆c指導猶如一劑興奮劑,帶給課題組老師滿滿的信心。大家克服畏難情緒,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材編寫之中。
2001年12月的一天,教材編寫組帶著稚嫩的十二冊校本心理教育教材初稿,來到了南京師范大學會議廳,參加教材編寫指導會議。會上,班老師指出:“本套教材編寫從內(nèi)容層面上說,育人重于知識的傳授,力求體現(xiàn)人文關懷,實施以積極的心理教育為主,著眼于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發(fā)展和心理潛能的激發(fā),進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從方法層面上來說注重活動性、趣味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自主參與,重視學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力求體現(xiàn)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的個性特色。因此,所有參編人員要正確認識心理教育的特性,內(nèi)容的選擇要生活化,要研究每個年級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注意每個年級的特點和重點。教材要突出心理教育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避免成為其他學科的活動。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特?!卑嗬蠋煹倪@些指導給我們課題組的啟發(fā)無疑是具大的,讓我們有醍醐灌頂,撥云見日之感。根據(jù)指導意見,課題組老師一回到學校,就馬上進行了又一次的修改。
2002年6月,12冊小學《心理教育》教材由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東洲小學辦學史上第一套正式出版的校本教材,也是獻給東洲小學10年校慶的一份禮物。當我們把透著油墨香味的《心理教育》教材發(fā)給孩子們時,心里真的比吃了蜜還甜??!通過心育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東洲小學的德育工作發(fā)生了質(zhì)的飛躍。我們就心育課程建設提出了三大目標:以活動為先導,建立開放的心育課教學模式;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開放學生道德心理世界;以生活為源泉,開放心育實施途徑;提煉了四項基本策略:生活化策略、個性化策略、開放化策略、活動化策略;總結形成了校本化心育的五大實施方式:課題引領、優(yōu)化環(huán)境、學科滲透、活動體驗和家校互動。如此,學校一線教師有據(jù)可依,有章可循,突破了瓶頸,同時也為兄弟學校開展心理教育提供了可借鑒的經(jīng)驗。
2002 年7 月20 日,東洲小學迎來了10歲生日。作為東小人最尊貴的朋友,班老師欣然為學校的生日題字——“讓校園煥發(fā)生命活力 促師生幸福成長”。班老師說:“我寫上這幾個字,并非憑空想出來的,而是東小的現(xiàn)實生活給我的感受:在這里學習的孩子是幸福的,能在這樣的學校任教,也是幸福的!”
2004年12月,江蘇省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年會在東洲小學舉行,我們再一次迎來了以班老師為核心的心理、道德教育的專家、學者、同行,這對學校的心理教育、德育工作又是一次有效的推進。年會上,課題組分低、中、高年段展示了多節(jié)校本心育課。聽樊健老師執(zhí)教《記憶王國旅行記》一課后,班老師樹起大拇指直夸課上得好,給兒童創(chuàng)造了快樂,破譯了記憶的密碼。認為東洲小學校本心理教育課程的研究、開發(fā)與實施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經(jīng)驗與成果值得借鑒推廣。
2005年2月,班老師在《思想·理論·教育》雜志上,以《一所充滿生命活力的學?!宜吹降臇|洲小學》為題,詳細闡述了東洲小學的辦學歷程、辦學理念、學校精神以及辦學成果。班老師在文章中這樣寫道:“我有幸多次到過這所學校訪問,但相對這所學校來說,我還是一個‘局外人。這就是說:一,我不可能有如同東小人那樣深切體驗東小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不具有東小人那樣的思想情感和思維方式;但是二,作為一個‘局外人,我的認識、我的評價也許更理性一些。當然這并不排斥我對她也是有感情的。盡管我對她的了解還不是很多,但她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我,讓我不知不覺地喜歡上她……”
2011年7月,我和樊健老師一起參加了在常州舉行的全國第八屆“心理—道德教育”高層論壇。論壇上,我們聆聽了班老師對心理—道德教育高屋建瓴的報告,同時我很榮幸代表學校作了《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成果分享。休息時,我們迫不及待地與班老師聊起來。班老師對心理—道德教育的深邃認識,充滿智慧的言語給我們帶來了靈感,讓我們開始了新的思考。論壇結束后,學校德育團隊認真學習了班老師關于心理—道德教育的系列文章,根據(jù)學校德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愿景,確定了新的研究課題,成功申報了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名師專項)“心理—道德教育活動與兒童發(fā)展的研究”、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重點自籌課題“班級家庭教育共同體建設研究”。兩個課題之所以能成功申報,都是因為得到了班華老師的悉心指導。
我把“心理—道德教育活動與兒童發(fā)展的研究”的開題報告發(fā)給了班老師,沒想到班老師第二天就給我回了信:
尊敬的施健老師:您好!
“開題報告”收到,感謝你讓我分享你們的思想成果!
我覺得這個選題很好,心理—道德教育直接與兒童發(fā)展聯(lián)系,符合小學教育本義,符合兒童特點。課題對貴校兒童教育的發(fā)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必然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有的問題與你們商量:
——術語的表述,“心理—道德教育”之間是一短橫,不是破折號,因此不宜寫成“心理——道德教育”。
——“幫助兒童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標”。其中“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也是心育(目標)任務,樹立“價值觀”則不應是心育目標,因為心理教育是中性的,與價值無涉。但心理—道德教育可以有價值問題。
——“通過活動將心理教育結合到道德教育中,合理吸納心理教育的方法,改變以往……”這是一個方面,很好;另一個方面是心理教育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提出“心理—道德教育”,從自發(fā)滲透走向自覺滲透。
——班級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當然也應是心理教育的基本單位,我寫過一篇小文章《建設好班級心理社會,開展好班級心理教育》(見《班主任》2011第3期),你們課題組有好幾位班主任,可否把“班級心理—道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nèi)容?2000年我曾寫過《班級心理教育與班主任》一文(見《江南時報》2000-6-2),心理教育需學習國外但又應走自己的路。
——可否考慮把“心理—道德教育審美化”作為一個研究內(nèi)容?兒童本身就是美,童性化教育也是一種詩性教育,應當充滿童真、童趣,想象、愉悅,是很美的,給人以享受的。
我想到就寫了,不妥處希望指出。
相信你們,祝愿你們一定會成功,一定會做得很精彩?。?!
班華
2013-6-28
讀完班老師的信,我的幸福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信中的字里行間流淌著班老師對兒童滿滿的愛,對東洲小學滿滿的愛,對我和課題組老師滿滿的愛!在愛的氤氳中,我們認真學習班老師的《心理—道德教育服務人生幸?!贰秾Α靶睦怼赖陆逃钡奶剿鳌嬲撝袊约旱男睦斫逃馈贰缎挠僮h》《再論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關系綜述》《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與心理教育》《建設好班級心理社會,開展好班級心理教育》……這些文章將成為學校德育課題實踐研究強有力的理論根基。
相惜——收獲時
班華先生與東洲小學,為了同一個美麗的夢想——“讓師生過上有進步的、幸福完整的生活”走到了一起,從相識到相知,一路攜手同行,共同創(chuàng)造著教育神話,分享著收獲的喜悅。東洲小學成長了2名江蘇省品德特級教師,3名全國二級心理咨詢師,2名南通市品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4名海門市品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東洲小學獲得了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基礎教育改革先進集體、江蘇省優(yōu)秀家長學校、南通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研究成果《校本心理教育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于2010年獲評南通市優(yōu)秀校本課程;2013年獲江蘇省教學成果(基礎教育類)一等獎。東洲小學作為海門德育窗口,無數(shù)次迎接省內(nèi)外專家、同行的學習參觀,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東小人敬佩班老師的學術境界,更敬佩班老師的人格魅力!他德高望重,摯愛親朋。在我的電腦中保存了一組組畫面精美、富含哲理的PPT,如《哲人無憂,智者常樂》《有幾句話愿你受益》《愿你永遠年輕》《數(shù)學語言的幽默》《美得太動人了》《索契風光》……這些都是敬愛的班老師送給我的精神財富,我常常會想起、打開、閱覽、感悟:“當你被失敗擁抱時,成功可能已在一邊等著吻你?!薄皩W會認真,認真地對人;學會認真,認真地對事。”“低調(diào)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wěn)??;高調(diào)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yōu)秀。”……太美太動人,說得好深刻,終身受用?。∥乙蚕虬嗬蠋煂W習,常常把這些好東西與東小人分享,與朋友們分享,每次我都會自豪地告訴大家,這是班老師發(fā)給我的。每當東洲小學取得榮譽或課題組或我個人有些進步時,我也會第一時間與班老師分享。
2014馬年來臨之際,我又收到了班老師的來信:
尊敬的施健老師,新年好!
首先祝愿您闔家健康、幸福!您正處于年富力強的黃金年齡段,衷心祝福您為“心理—道德教育”更好地貢獻智慧和力量,在教育事業(yè)上,馬不停蹄,馬到成功,為孩子們當下享受學校幸福,享受終身幸福的奠基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都是同行朋友,我們相互鼓勵、相互學習,我們的友誼是珍貴的……
讀著班老師的話語,我感動至極,幸福得有點眩暈。一個蜚聲國內(nèi)外的德育大師,對一位無名小輩竟是如此厚愛,對我們的工作如此關心,對我們的學校和孩子充滿了愛和期待,他就是我們心中的神,就是道德的化身。我們東小人唯有努力工作,認認真真承擔起育人的重任,為孩子們當下以及未來一生的幸福奠好基,才不辜負我們的恩師、我們的朋友、我們的知音——班華先生!
(作者單位:海門市東洲小學江蘇南通 226100 )
責任編輯 徐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