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摘要:長期以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有良好的數學素質,必須進行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學中要始終注意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036-01
一、激情引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每個學生自覺求知的內動力,是人發(fā)展某種智力的契機,是學生探索、發(fā)現自己智慧的鑰匙。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特點精心設置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人民幣的認識》信息窗2時,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麗麗去商店買文體用品的情境。在課堂上,學生爭先恐后地到講臺前參與購物,在模擬購物的過程中,通過認幣、取幣、付幣、找?guī)诺然顒?,學生自然地學會了使用人民幣,在購物活動中體會到了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感受靈活思維和與人合作成功的快樂。
可見,只要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能適合學生的思維水平,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高,自然會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思維就會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對于小學生來說,既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不盲從,喜歡質疑,打破框框,大膽發(fā)表自己意見的品質,又要培養(yǎng)他們敢于求“異”,發(fā)展他們的求異思維,進而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如,一位教師教學“乘法意義”的運用一課時,她出示了這樣一道加法題:9+9+9+5+9=?讓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于是一個學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個學生則提出了“新方案”,建議用9×5-4的方法解。這個學生的思維有創(chuàng)見,這個方案是他自己發(fā)現的。在他的思維活動中,他“看見了”一個實際并不存在的9,他假設在5的位置上是一個9,那么就可以把題目先假設為9×5。接著他的思維又參與了論證:9-4才是原題中的實際存在的5。對于這種在別人看不到的問題中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閃現,教師要加倍珍惜和愛護。
三、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方法,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人們思維能力的重要工具。數學既是科學的語言,也是日常生活的語言,數學語言是以精確、簡約、抽象為特點。它可以使人在表達思想時做到清晰、準確、簡潔、在處理復雜問題時能將問題中各種因素的復雜關系表述得條理清楚、結構分明。由于學生語匯貧乏,表達能力不高,所以,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生活語言轉化到數學語言上,鼓勵他們多說,通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發(fā)展思維。
1、看圖說話的能力。青教版教材每個新授內容,都會有幅情境圖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看圖后能說出幾句比較簡單的話。如:在青教版一年級上冊《海底世界》中,我讓學生看圖數一數,然后用1、2、3……說一句話,通過說,為學習10以內的數作準備。在教學口算題時,要求學生敘述計算過程,結合應用,引導學生說一段邏輯性強的話,如“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等。
2、看圖編題的能力。讓學生通過“看圖——思考——理解——口頭表達”這一過程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青教版一年級《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信息窗1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看圖上小猴的數量和圖與圖之間的變化,提出數學問題,再由學生親自提問其他同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加強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擺脫禁錮的思維定勢,讓學生的思維走向發(fā)散
研究表明:無意識的思維活動之所以能產生“全新”的思想,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這種思維活動不受任何有意識思維所必然具有的條條框框的束縛,從而就可最為自由地去作出各種可能的組合??梢?,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直覺能力,必須開拓學生的思想,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把思想集中在某一解答或某一方法上。
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基本途徑有兩條:第一,教師應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內容。如在教學應用題時,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在計算中,提倡計算方法多樣化;在幾何圖形的求積中,找不同的解法等。第二,應適當設計開放性問題。開放性問題極具挑戰(zhàn)性,可以給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如:如果動物園的門票每張10元,某校組織48名同學去公園玩,帶500元錢夠不夠?這一類問題具有現實意義,但又不能套用哪一類問題的解題規(guī)律,從而得出不同的解題方法。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獨創(chuàng)性,使他們能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擺脫原有知識的羈絆和思維定勢的禁錮,增加數學直覺的能力。
總之,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數學教學必須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是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的思維是今后思維發(fā)展的奠基石,正所謂是“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更需要教師的精心培養(yǎng)。教育在教學中只有扎扎實實地設計好每一個步驟,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