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三江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2)
在現(xiàn)代連鎖企業(yè)中,選取恰當?shù)呐渌椭行奈恢檬潜WC配送速度和質(zhì)量、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配送中心擁有眾多機械設備,一旦建成就很難改變,所以選址不當將付出很大的代價。鑒于此,本文綜合學者相關研究,并運用改進的層次分析法和兩級模糊評判的方法進行配送中心的優(yōu)化選址。
關志民,周宏波,馬欽海在《基于模糊多指標評價方法的配送中心選址優(yōu)化決策》一文中指出,“建立配送中心選址評價指標體系,應從宏觀環(huán)境、交通狀況、經(jīng)濟性”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每個方面又建立各自的次一級指標。宏觀環(huán)境包括政策法規(guī)和自然環(huán)境與地理條件。政策法規(guī)指地方政府對行業(yè)發(fā)展的激勵措施、稅收情況;自然環(huán)境與地理條件指水文、地質(zhì)、氣象以及地形狀況?!?東北大學學報[J].2005,(8).
關于交通狀況,王獻鋒在《物流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指出,“交通狀況指標包括運輸時間、運輸可能度、運輸便利性和公共設施。運輸時間:運輸時間是物流配送中最關鍵的一點,及時將物品送到客戶的手中是衡量物流的一個重要指標。路況越好,運輸時間越短,物流反應速度也快,物流效率也就越高。運輸可能度:運輸可能度反映了交通擁擠程度。運輸便利性:主要是指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公共設施狀況:既要求城市道路、通信等公共設施齊備,還要求供電、供水、供熱和燃氣充足,要有排污能力和廢棄物處理能力。”2中國商貿(mào)[J].2011,(7).
關于經(jīng)濟性指標,王獻鋒在同文中指出,“投資收益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最終的目標是為了盈利,所以考慮是否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考慮其投資是否能有所收益,收益率越高,則利潤越高。物流費用:物流費用是配送中心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不同的地區(qū),因為路況或是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狀況等方面的原因,其管理運營費用有所不同,在對物流選址的過程中,盡量選擇那些運營費用較低的地方設立配送中心。勞動力條件:該場區(qū)應該擁有充足的、素質(zhì)較高的勞動力。平均地價因素: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地價的高低對其區(qū)位的選擇有重要影響。發(fā)展?jié)摿Γ褐饕侵府數(shù)匚锪靼l(fā)展狀況,發(fā)展?jié)摿υ酱?,就越應該在當?shù)亟⑴渌椭行??!?同2.
綜合上述學者的分析,每個企業(yè)在配送中心選址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相應的指標。
1、建立決策層次結(jié)構(gòu)模型。在對配送中心評價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建立層次結(jié)構(gòu)模型如圖1所示:配送中心最佳位置(R)為目標層;衡量配送中心選址好壞的三個基本因素(S)為準則層;衡量各準則層的影響因素(P)為指標層;備選的配送中心位置(C)為方案層。
3、求擬優(yōu)一致陣
通過求擬優(yōu)一致陣的概念,對AHP進行改進,使之自然滿足一致性的要求。算法如下:
(1)計算反對稱矩陣 C=(cij)m×m,其中 cij=lgbij,則
圖1 層次結(jié)構(gòu)分析模型
2、判斷矩陣的構(gòu)造。構(gòu)造判斷矩陣通常采用美國運籌學家薩迪(A.L.Saaty)提出的9標度法,對于進行配送中心選址,在判斷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和模糊性,如在指標層中時間性和便利性的相對重要程度往往難以把握。為此,采用三標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1)建立三標度比較矩陣 A 為(aij)n×m(i,j=1,2,…,m)。其中aij定義為:
最優(yōu)傳遞矩陣 D=(dij)m×m,中:
(2)構(gòu)造擬優(yōu)一致陣 B*=(bij*)m×m。 顯然,由第(2)步得到的判斷矩陣B是互反矩陣,C=lgB是反對稱矩陣。
4、層次單排序
其表達式為:
式中:λmax——判斷矩陣B*的最大特征根;
W——對應于 λmax的特征向量(W1,W2,…,Wn)T。經(jīng)歸一化后,其分量各值即為元素 B1,B2,…,Bn在對應上層元素Ak下排序的權重。5戴英姿,馬嘯來.配送中心選址方案的綜合評價方法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4(3):93-96.
按照從上而下的逐層計算,假定我們已經(jīng)計算出第K-1層m個元素對于總目標的相對權重向量Wk-1=(W1k-1,W2k-1,…,Wmk-1)T。 第 K 層 n 個元素在第K-1層的第j個元素作為準則下的排序權重向量為:
則第K層的第i個元素對于總目標的相權重Wik:
則第K層n個元素對于總目標的組合排序權重向量為:
依此類推,即可求得方案層的各方案對總目標的優(yōu)先級排序總權重。
由于配送中心的選址的過程是多屬性的決策問題,具有明顯的模糊特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備選方案進行評價。具體步驟如下:
在改進的AHP法確定評價指標權重的基礎上,將配送中心位置劃分為五個等級:適宜、較適宜、一般、不太適宜、不適宜。其中目標層U作為評價對象集,基準層Ui作為一級評價指標集合,指標層Uij為二級評價指標,配送中心位置級別劃分作為評語集 V={v1,v2,v3,v4,v5}={適宜,較適宜,一般,不太適宜,不適宜}。
隸屬度是指各分類指標從屬于某種評價類別的程度的大小,一般采用調(diào)查統(tǒng)計法確定。6張學成,何去非.基于 AHP-GP 的物流中心選址方法[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9):111-113.
由上分析計算知: 評語集 V={v1,v2,v3,v4,v5}={適宜,較適宜,一般,不太適宜,不適宜},Ui中各元素相對 Ui的權重為:Wi=(Wi1,Wi2,…,Wij)。 設 Ri為Ui到V的模糊評判矩陣,
其中:j為Ui中影響元素的個數(shù),rij,k為因素Uij對應vk的隸屬度。
則Ui的一級綜合評判向量Pi為:
圖2 計算程序流程
因為每個Ui都是影響配送中心選址適宜度的一個指標,歸一化后的Pi作為評價對象集U的單因素向量,可構(gòu)成U到V的模糊綜合評判矩陣:
于是二級綜合評判向量為:
P=WOR=(P1,P2,P3,P4,P5)
算子說明:
模糊算子有多種可選,為了提高計算的精確度,可以采用加權算子。
第一級綜合評判模型為:
第二級綜合評判模型為:
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采用人工計算非常費時,因此將上述配送中心選址問題利用計算機編程實現(xiàn),流程如圖2。
[1]鄭勛,楊家其.配送中心選址的理論原則與優(yōu)化方法[J].交通科技,2001,(6):54-56.
[2]韓利,梅強.AHP-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分析與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7):86-89.
[3]戴英姿,馬嘯來.配送中心選址方案的綜合評價方法[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4,(3):93-96.
[4]王曉博,李一軍.電子商務企業(yè)配送中心選址評價指標體系及模糊綜合評價[J].商業(yè)研究,2006,(10):56-59.
[5]張學成,何去非.基于 AHP-GP的物流中心選址方法[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9):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