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其岳 鄭伊穎 楊方權
【摘要】 目的 探討心源性暈厥的病因構成及輔助檢查技術對其診斷的意義。方法 回顧性分析51例心源性暈厥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心源性暈厥的原因:心律失常41例, 占80.4%, 其中緩慢型心律失常32例, 快速型心律失常9例;心臟流出道阻塞8例, 占15.7%;其他原因2例, 占3.9%。常規(guī)心電圖(ECG)、24 h動態(tài)心電圖(包括長時間心電監(jiān)護)(Holter)、超聲心動圖(UCG)等輔助檢查可對大多數(shù)心源性暈厥患者作出診斷, 多排螺旋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MSCT)可對少數(shù)患者作出診斷。結論 心源性暈厥原因以心律失常為主, 心臟流出道阻塞次之, 其他原因占少數(shù)。ECG、Holter、UCG等對心源性暈厥診斷有重要意義, MSCT可對少數(shù)病例作出診斷。
【關鍵詞】 心源性暈厥;診斷;檢查技術
心源性暈厥是由于心臟排血量突然減少致腦部缺血缺氧而發(fā)生的短暫的意識喪失, 伴有姿勢緊張的消失。它是一種臨床獨立病征, 病因構成復雜, 在首次發(fā)作后6個月內(nèi)的死亡率>10%[1]。本文回顧性總結51例心源性暈厥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其病因構成, 輔助檢查技術對其診斷的意義?,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51例2007~2012年在本院住院的心源性暈厥患者, 其中男31例, 女20例, 年齡14~76歲, 平均年齡58歲。
1. 2 排除血管性、腦源性暈厥及住院期間未能明確診斷的暈厥。
2 結果
2. 1 直接病因構成 ①心律失常原因41例, 占80.4%, 其中緩慢型心律失常32例, 包括: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11例, 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15例, 房顫伴長間歇3例, 起搏電極斷裂1例, 起搏器電池耗竭1例, β受體阻滯劑過量1例;快速型心律失常9例, 包括:室性心動過速5例, 心室顫動2例, 房顫伴預激綜合征1例,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例。②心臟流出道阻塞原因8例, 占15.7%, 包括:主動脈瓣重度狹窄2例, 肥厚型心肌病2例, 急性肺栓塞2例, 心包填塞1例, 左房黏液瘤1例。③其他原因2例, 占3.9%, 為主動脈夾層2例。
2. 2 輔助檢查技術 ECG診斷12例, 24 h Holter診斷29例, UCG診斷6例, MSCT診斷4例。
2. 3 實驗室檢查 心肌酶、D-二聚體、電解質(zhì)等血液學檢查可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心律失常等部分患者提供診斷線索, 但尚不能對病因作出直接診斷。
3 討論
本組心源性暈厥原因中41例為心律失常, 占80.4%, 其中緩慢型心律失常32例, 快速型心律失常9例;8例為心臟流出道阻塞;其他原因僅2例。可見, 心源性暈厥病因構成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臟流出道阻塞及其他原因3部分, 其中以心律失常最多見, 其次是心臟流出道阻塞, 其他原因僅占少數(shù)。在心律失常病因中又以緩慢型心律失常占多數(shù), 快速型心律失常相對較少。
目前, 診斷心源性暈厥, 除了詳細詢問病史及認真體格檢查外, 主要依靠的輔助檢查有心血管系統(tǒng)和血液學相關的檢查手段, 而心血管系統(tǒng)相關檢查主要包括:ECG, Holter, UCG, 心內(nèi)電生理學檢查等。
有文獻報道, 體檢、ECG常規(guī)檢查明確心源性病因診斷占心源性暈厥的82.86%[2]。而Holter可以長時間記錄心電信息資料, 補充ECG的不足, 能提高與暈厥發(fā)生有關的各種心律失常檢出, 尤為間歇性暈厥, 馮曉霞[3]認為, Holter檢查可作為心源性暈厥患者獲得可靠的病因診斷。本組41例心律失常原因暈厥患者有12例由ECG確診, 29例由Holter確診。幾乎全部的心律失常原因暈厥由ECG和Holter確診。說明ECG、Holter是診斷心源性暈厥的一種有效、簡單、實用的方法。
近年來發(fā)展的多普勒超聲, 尤其彩色血流顯象診斷心臟病, 直觀性強、重復性好、陽性率高[4]。檢查如發(fā)現(xiàn)主動脈瓣狹窄、肥厚型心肌病、心包填塞等, 結合患者癥狀和體征即可明確暈厥的病因。本組8例心臟流出道阻塞原因暈厥患者中6例由UCG檢查明確診斷??梢?, UCG對于有器質(zhì)性心臟病的暈厥患者來說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5]。
當前, MSCT技術的發(fā)展, 使肺栓塞、主動脈夾層的影像診斷策略有了重大發(fā)展, 無創(chuàng)性肺動脈、主動脈夾層成像得以實現(xiàn)。于芬等[6]研究顯示, MSCT能夠準確顯示肺動脈栓塞的部位、累及范圍, 為臨床懷疑肺栓塞的患者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jù)。國內(nèi)研究也顯示, 64層MSCT有更高的時間、空間分辨率, 能夠快速、準確、無創(chuàng)地診斷主動脈夾層, 已成為診斷主動脈夾層的有效首選影像學檢查手段[7, 8]。本組2例肺栓塞和2例主動脈夾層導致的暈厥由MSCT診斷??梢?, MSCT是臨床診斷肺栓塞及主動脈夾層的首選、可靠的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對心源性暈厥尚不能有效確診病因, 但可提供心肌酶、D-二聚體、電解質(zhì)等間接證據(jù)及診斷線索。
心內(nèi)電生理檢查為侵入性檢查, 具有創(chuàng)傷性, 不易被患者接受, 而且受影響因素較多, 在判斷病因方面價值有限[5]。
綜上所述, 心源性暈厥的構成以心律失常最多見, 心臟流出道阻塞原因次之, 其他原因占少數(shù)。在眾多輔助檢查技術中, 以ECG、Holter、UCG檢出率、診斷率最高, MSCT是臨床診斷肺栓塞、主動脈夾層的首選、可靠的檢查方法;實驗室檢查可以提供診斷線索。
參考文獻
[1] 郭繼鴻. ATP(腺苷)試驗:診斷暈厥原因的新方法.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3,2(3):161-165.
[2] 鄭智,李樹生,鐘強,等.95例暈厥的病因診斷.中國急救醫(yī)學, 2000,20(12):737.
[3] 馮曉霞.動態(tài)心電圖對心源性暈厥病因診斷的分析.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01,19(3):187-188.
[4] 施翔翔,施陳剛.心源性暈厥的病因及非侵入性診斷技術的評價 .中國循癥心血管醫(yī)學雜志, 2010,2(2):125-128.
[5] 范靜波,方全.暈厥23例臨床分析.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08, 36(4):31-33.
[6] 于芬, 劉文亞, 黨軍, 等. 多層螺旋 CT 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09, 15(3): 243-247.
[7] 田宏哲,李潤明,郭佑民,等.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對主動脈夾層的應用價值.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3,29(6):928-932.
[8] 郭永梅,謝琦,汪新青.全程CTA掃描方法在診斷主動脈夾層中的應用.中國CT和MRI雜志, 2009,7(2):64-66.
[收稿日期:2014-0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