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時針剛過6點,宋阿姨就趕緊放下碗筷,去參加晚間廣場舞活動。“很多老人都喜歡晨練,可我每天早上要送孫子上學,還要去早市買菜,只能選擇晚間運動?!彼伟⒁谈嬖V記者,最近天熱,白天鍛煉不舒服,不少老人甚至是中青年人都加入了晚間鍛煉的隊伍,練器械、玩滑輪、打太極拳……練什么的都有,好不熱鬧。但黑龍江大學體育教研組副教授王淑琴指出,晚間運動要講技巧,千萬別盲目跟風,否則非但起不到健身作用,還可能損害健康。
飯后半小時再運動
“夏季晝長夜短,晚上六七點鐘正是一天中氣溫最舒適的時段,不少人會選擇晚間運動。但此時大家往往剛吃完晚飯,突然運動會使過多的血液流向四肢,供應消化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王淑琴說,“即使進行太極拳、舞劍等強度較低的運動,也會‘搶走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造成消化道缺血,長此以往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若進行強度較大的舞蹈、跑步、器械訓練等,還易誘發(fā)闌尾炎等急癥?!?/p>
王淑琴建議,晚飯后最好休息半小時,再進行低強度運動,若練習中、高強度運動,則需在飯后1~2小時后進行。
運動處方“私人訂制”
晚間怎樣運動更科學?王淑琴指出,晚間運動最好“私人訂制”,根據年齡和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強度和時間,一般通過最大心率來衡量(最大心率=220-年齡)。45歲以下,有運動習慣的人,運動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80%;45歲以上者,運動強度可相對小一些,心率為最大心率的55%~70%。老年人慢跑或快走,能增加機體攝氧量,鍛煉心肺功能,長期堅持,還能起到延緩衰老等作用;想減肥的人,不妨多游泳,既消脂減肥,又能塑形美體;中年人可練習體操或瑜伽,加強平衡性和柔韌性鍛煉;青少年則宜選擇彈跳運動或打乒乓球,彈跳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大腦活力,而乒乓球能調節(jié)眼部睫狀肌,促進眼部供血并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王淑琴提醒,晚間運動時間不要太長,最好控制在30~60分鐘,并在睡前2小時結束,以免運動過量影響睡眠。
鍛煉沒有時間限制
最近,網上流傳“晚上鍛煉等于找病”一說,指的是晚間鍛煉會損傷陽氣,讓人越練越沒勁。對此,王淑琴指出,從運動學角度講,鍛煉沒有特殊的時間限制,但需要了解一些禁忌。
慢性病患者不宜過早晨練,因此時空氣質量較差,加之身體剛剛蘇醒,心跳較快、血壓升高,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fā)期,盲目鍛煉,心肺難以負荷,易導致“舊病復發(fā)”或加重原有疾病。喜歡晨練的老人可選擇10點左右鍛煉(編者注:我國幅員遼闊,時差較大,不宜以多少點鐘作為晨練的依據,最好在日出后去練)。
晚間運動宜在太陽剛下山時進行,此時空氣較好,人也比較精神。老年人盡量不要在太黑的地方運動,以免光亮不足、視野不佳,出現滑倒、摔傷等意外。
(摘自《中國老年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