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珍
摘 要:識字教學不僅應讓學生認識到漢字形體之中所蘊涵的漢字文化信息,而且需要在識字的過程中遵循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體驗識字樂趣,學會自主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關鍵詞:識字教學;自主識字;興趣;效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要求學生喜歡識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薄皩W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識字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質量。識字教學不僅應讓學生認識到漢字形體之中所蘊涵的漢字文化信息,而且需要在識字的過程中遵循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體驗識字樂趣,學會自主識字,提高識字效率。下面是筆者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的思考與實踐。
一、營造識字氛圍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边@些都很明顯地告知我們,要充分利用身邊的環(huán)境,汲取識字教學中所需的精華部分,將其利用到識字教學中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在識字教學中,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操作的機會。如,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猜謎語的特點,以及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將漢字編成有字理又有情趣的字謎。如,下面的這個謎面就很有意思:有耳能聽到,有口能請教,有手能摸索,有心就煩惱(謎底:門)。也可以啟發(fā)學生采用編口訣、編兒歌、編順口溜、編小故事的形式來認識生字。孩子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漢字,既了解了字形,也了解了字義,通過自主學習,體驗到了識字的樂趣。
二、創(chuàng)設識字意境
我國小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原則就是直觀性。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這一原則顯得更為重要。字理識字教學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把漢字字形直觀、形象化,把看上去十分抽象的漢字變成一幅幅圖畫,一首首優(yōu)美的詩歌。在兒童的眼里,這些由點畫組成的漢字不再枯燥無味,而是形象生動,有聲有色。例如,梁艷紅老師在“堯”字教學中,采用了如下的“堯字歌”來進行識字教學。“相傳古代有位堯,他是帝王本領高。日出東方天破曉,糧食滿倉真富饒。有水可以把田澆,動手才能撓一撓。絲線多了要纏繞,大火熊熊在燃燒。猴子表演踩高蹺,小鳥尾巴向上翹。堯字一共有六筆,請你一定要記牢?!绷豪蠋熢谥v課時先出示堯的畫像,講了堯治理國家的故事,畫像中的堯高大威嚴,同時告訴學生“堯”的繁體字是“堯”,上面三個土表示很高的土山,簡化后成“橫、斜鉤、撇三筆”,下面的“兀”有高的意思,高上加高說明堯很了不起。古代帝王的名字功德使學生肅然起敬,將“堯”字也記得分外清楚。想必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習,學生對“堯”字已經(jīng)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且下面的“曉”等字在日后的學習中也會比較順利。朱作仁教授曾說:“將字形形象化和意義化,這種方式對學生識記字形頗為有效?!?/p>
直觀、形象的識字方式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孩子若是對漢字的語境感興趣,識字效果就會大大提高。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提供生動逼真的聲音和畫面,使語境活靈活現(xiàn),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應廣泛應用。如,教學“笑”字時,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卡通人臉,然后依次將眉眼變成竹字頭,將鼻子變成撇,將嘴變成橫,人中與嘴角的連線變成捺……轉眼間一個“笑”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新奇有趣的畫面令學生開懷大笑,他們在觀看動畫的喜悅中情不自禁地記住了漢字的字形,也理解了字義。這樣,加強了對學生的形象思維的訓練,提高了識字效率。
三、挖掘識字資源
新課標很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提出:“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p>
只要肯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里有最豐富、最生動的識字資源??梢哉f,生活中處處有漢字,處處可以學漢字,處處需要用漢字。筆者自從在一年級下學期引導孩子開展“走進生活,自主識字”的語文綜合實踐后,孩子們學會了從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隨時隨地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他們在校園里,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在商場里,在社區(qū)中,在廣告牌上……認識了越來越多的漢字,識字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如,從學校附近的“悅民超市、安盛超市”的招牌中認識了“超、市、悅”等字。學生學習“銀行”這兩個字時會立即想到所看過的銀行招牌“興業(yè)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等。他們從同學的名字中認識了很多字,還把各種包裝盒、廣告紙帶來學校,互相交流所認識的新字。識字過程對孩子來說已成了一個輕松有趣的自主學習過程。
四、展示識字收獲
學生的識字過程都有個體特色,他們各自的識字來源豐富多彩。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展示多元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獨特方法展示所學到的生字,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如,有的學生通過字配圖的方式,有的通過剪剪、貼貼的方式(剪、貼廣告紙、包裝盒中新認識到的字),有的通過曬照片(拍識字的情境照)的方式……來展示自己識字的收獲。
學生在展示、交流中自主識字,產(chǎn)生了對字的敏感,加深了對字的印象,識字積極性日益高漲。
激發(fā)自主識字,必須開放識字的空間,開發(fā)識字的資源,營造輕松的識字氛圍,創(chuàng)設美好的識字意境,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饒有興趣地投入識字過程中,為閱讀和習作夯實好基礎。
參考文獻:
涂濤.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字源識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2004(8).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