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山,陳璽,陳婧,王萬賢,袁莉,王美玲,陳文華
(1.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430062;2.西南大學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400715)
湖北釘螺(Oncomelaniahupensis)是日本血吸蟲發(fā)生的唯一中間宿主,控制釘螺的發(fā)生可以經(jīng)濟有效地減少血吸蟲病的傳播[1],研究環(huán)境對釘螺發(fā)育繁殖及行為的影響是控制釘螺數(shù)量的基礎.國內就溫度對釘螺影響的研究方面作了較多的工作[2-3],但有關光照對動物影響的研究在昆蟲[4-6]、養(yǎng)殖業(yè)[7-8]方面的研究報道頗多,而對其他動物生長發(fā)育、繁殖及行為的影響方面研究則報道不多見[9-13],軟體動物方面則更少[14-15].我們就湖北釘螺對光的感覺反應設置了相關試驗,擬探討光照對釘螺生長發(fā)育、行為的影響并初步探討可能的機制.
1.1 實驗材料 實驗用湖北釘螺采自湖北省武漢市天興洲,不同亮度的白熾燈、節(jié)能燈和彩紙由超市購置,照度計(AZ~8581杭州匯爾儀器).用溫濕度傳感檢測儀(Digital In/out Thermo Hygrometer)測定溫度.恒溫在人工氣候箱(GXZ型智能光照培養(yǎng)箱,寧波江南儀器制造廠)中進行.
1.2 釘螺對光強和光質的感覺反應實驗 在常溫條件下置釘螺于實驗磁盤或泥盤(27cm×19cm×2cm),泥盤為實驗盤底鋪5mm厚過40目篩含水量為100%的潮濕細泥土平鋪而成,將實驗盤依長度等分為9cm的3部分,從光源方向始依次為近端、中間和遠端.在實驗盤中部放入成螺(雌雄隨機).在距試驗盤19cm、高40cm處放置不同光強和光質的光源照射放于盤中部的釘螺,以釘螺向光源的趨避移行情況,記錄釘螺對光強度的反應.不同光強和光質的設置:分別用3種白熾燈(40W、60W、100W)和3種節(jié)能燈(5W、11W、15W),代表不同光質及光強(198lx至1 125lx)(見表1).用設置的6種燈分別照射釘螺(成螺),30min后,以釘螺距光源的遠近距離分布的百分比,作為釘螺對光強度的趨避反應數(shù)據(jù).
1.3 釘螺對不同光色的感覺反應實驗 用紅、黃、藍、綠蠟光彩紙覆蓋,用11W節(jié)能燈在外照射產(chǎn)生有色光,觀察釘螺在不同光色下的趨避反應,記錄釘螺趨避數(shù).將盛有釘螺的透明和外覆紅色塑膜的圓形玻璃缸(φ20cm×25cm)置于距窗口5m處,觀察釘螺從盛具向上爬行體位情況,記錄釘螺對不同光質和光色的散射光下的體位反應.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上述實驗獲取的數(shù)據(jù)采用鄧肯多重比較進行方差分析.所用數(shù)據(jù)來自3次重復的平均值.
2.1 釘螺對光強和光質的感覺反應 分別用3種白熾燈和3種節(jié)能燈照射釘螺的成螺,30min后,以釘螺距光源的遠近距離分布的百分比,作為釘螺對光強度的趨避反應數(shù)據(jù),結果見表1.
表1 湖北釘螺在不同光強和光質下的趨避感覺反應 %
釘螺在不同光照強度的白熾燈光和節(jié)能燈光照射下感覺反應不同,在198lx至540lx(40W、60W白熾燈和5W節(jié)能燈)光強度較低時釘螺分布無顯著差別(近-中R2=0.917 7,P>0.05,中-遠R2=0.434 8,P>0.05,近-遠R2=0.487 5,P>0.05),但在光強度提高到605lx至1 125lx(白熾燈100 W、節(jié)能燈11W和15W)時,釘螺分布則有顯著差別,釘螺表現(xiàn)出明顯的遠避強光行為(近-中R2=0.931 9,P>0.05,中-遠R2=0.011 8,P<0.05,近-遠R2=0.003 8,P<0.01).在白熾燈光和節(jié)能燈光兩種不同光質的照射下,釘螺的感覺反應不同:1 050lx的白熾燈與605lx的節(jié)能燈相比,白熾燈光的光強高,但釘螺避光數(shù)為56%;而節(jié)能燈的光強低,但釘螺避光數(shù)卻達90%,表現(xiàn)出釘螺對節(jié)能燈光強烈的遠避反應.
2.2 釘螺對光色的感覺反應和對光的體位反應 在不同光色下釘螺(50只)的趨近試驗結果見表2.在4種有色光照射下,釘螺的趨近移動數(shù)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4種光色的趨近反應沒有差異(R2=59.5~149.8之間,P>0.05),說明釘螺對光色沒有感覺分辨能力.
表2 湖北釘螺對光色的感覺反應
釘螺對光的體位反應實驗結果見表3.釘螺上爬的迎光體位因光強、光質和光色的不同而不一樣.在無色節(jié)能燈光下是足背迎光,沿盛具壁向上爬行.在紅色散射光下是足底迎光向上爬行.此外,同樣光照條件下有水釘螺的上爬數(shù)遠高于無水釘螺上爬數(shù).
表3 湖北釘螺對光的體位反應(觀察時間30min)
1)釘螺能感受到光照強度的變化,對光強具有一定的選擇性[16].據(jù)報道,釘螺在自然日照條件下,地面照度達到4 000lx以上時,常表現(xiàn)出畏縮,背光而行,或潛藏在隱蔽物下[17].申云俠的室內研究顯示,當光照射度小于或等于2 000lx時,釘螺具有趨光性,且隨著光強度的增大而增強,但當光強大于2 000lx條件,隨著光強的增強釘螺的趨光性明顯下降.本實驗從實驗室研究顯示,湖北釘螺對光強有明顯的趨光性,但不同光源其趨光距離有明顯差異:在白熾燈達到1 050lx照射時,釘螺明顯遠避光(56%集中在遠光源處),而節(jié)能燈在605lx及以上強度照射時,釘螺90%集中在遠光源處(表1).這表明,釘螺不但對光強有一定適宜范圍,而且與不同光質有關.節(jié)能燈為全光波,白熾燈為可見光波,釘螺對節(jié)能燈的感覺反應較白熾燈敏感.表明釘螺不僅可能存在視覺閾,還具有光質反應域.同時,本實驗還觀察到不同光源的體位刺激(光位),湖北釘螺表現(xiàn)出在強光下是背光移動(足背向光),弱光下是迎光(足底向光)移動,其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2)釘螺對所設的4種有色光的趨避反應無明顯差別,本實驗結果顯示湖北釘螺可能無色覺分辨能力,但其視覺系統(tǒng)是否可以區(qū)分色差以及視距多少尚未認定,還需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本實驗對4種有色光的趨避反應與申云俠[16]結果略有差異,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證實.
[1]毛守白.血吸蟲生物學與血吸蟲病的防治[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286-328.
[2]張壘,莊黎,陳婧.湖北釘螺在不同溫度下的發(fā)育速率及形態(tài)變化[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0(2):205-207.
[3]洪青標,姜玉驥,楊坤,等.釘螺卵在恒溫環(huán)境中發(fā)育零點和有效積溫的研究[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4,16(6):432-435.
[4]夏波,孫霄,孫義首,等.趨光性昆蟲對不同顏色幕布的趨性差異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19):10119-10121.
[5]國亞忱,曾憲云,王立志,等.光照對天蠶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10):97-99.
[6]吳永貴,黃建國,袁玲.利用水蚤的趨光性行為監(jiān)測水質[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4,24(3):336-339.
[7]趙芙蓉,耿愛蓮,焦偉偉,等.光周期對北京油雞雛雞采食行為與生長性能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2,34(15):25-28.
[8]王長平,丁云龍,張斯荷,等.光照強度對育雛期蛋雞啄羽和其他行為的影響[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5/6):116-117.
[9]王吉橋,徐振祥,張凱,等.不同強度和顏色的光對仿刺參幼參聚集行為的影響[J].水產(chǎn)學雜志,2012,25(1):5-9.
[10]王萍,吳常文,童懿宏.光照對曼氏無針烏賊行為習性的影響[J].河北漁業(yè),2009,11:3-7.
[11]劉宇航,陳國柱,林小濤.不同光照條件下叉尾斗魚仔魚攝食節(jié)律[J].生態(tài)學雜志,2010,29(6):1161-1166.
[12]武思齊,殷夢光,徐曉茜,等.溫度和光照條件對大鯢的影響[J].經(jīng)濟動物學報,2012,16(1):43-45.
[13]謝雯,孟凱,王興會,等.光照對發(fā)育期小鼠體重和學習記憶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1(5):536-538.
[14]金嶺梅,鐘允安.不同照度下食用蝸牛攝食及趨光性研究[J].家畜生態(tài),1997,18(3):16-18.
[15]馬軍國,李效宇.尖膀胱螺的生物學特征及光照對其生長繁殖影響的初步研究[J].四川動物,2012,31(5):763-767.
[16]申云俠,諸葛洪祥,梁幼生,等.光強和光色對釘螺趨光性的影響[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0,26(10):939-941.
[17]周曉農.實用釘螺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