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虹
(湖南理工學院 美術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6)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認為,心理學不僅是關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學,也是關于人的幸福、發(fā)展、快樂、滿意的科學,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發(fā)掘的科學。本文旨在把積極心理學理念引入學生心理檔案建設,不僅要關注特殊“問題學生”,更要關注普通學生的積極品質和潛能開發(fā)。
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積極心理學將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診斷和解除痛苦”等治標不治本的一系列問題,提出對人性要堅持積極的評價取向,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和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fā)點,加強人自身的積極因素和潛能的開發(fā)。積極心理學提出用積極的心態(tài)對人的心理現(xiàn)象(包括心理問題)進行解讀與詮釋,化解當前的許多社會心理危機、矛盾、沖突和困惑。從而激發(fā)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品質,讓個體學會創(chuàng)造幸福,分享快樂,使自身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保持生命最佳狀態(tài),最終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研究人類的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傳統(tǒng)的咨詢心理、健康心理學等心理學研究分支,都可以在積極心理學的范式中將注意力轉向對于人性積極面的研究。同樣,構建學生心理檔案建設服務體系也可以引入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式。
傳統(tǒng)的學生心理檔案是建立在消極心理學(pathology psychology)模式基礎之上。所謂消極心理學主要是以人類心理問題、心理疾病診斷與治療為中心的,缺乏對人類積極品質的研究與探討。消極心理學單純地關注個體身上的弱點和缺陷的彌補,沒有把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心理潛能的發(fā)掘有效結合起來。在傳統(tǒng)的消極心理學研究中,通常引用的是“病態(tài)”、“幻覺”、“焦慮”、“狂躁”等字眼,而很少涉及“健康”、“勇氣”和“愛”等字眼。這種以消極取向的心理學模式,不能使學生全面、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也不能增強個體自身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傳統(tǒng)的學生心理檔案建設形同虛設。2004年以來,教育部要求直屬高校秋季入學的所有大學新生都建立心理檔案。到目前為止,全國很多高校都為學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學校雖然通過各種方式和心理量表建立了學生心理檔案,但是有相當多的學校主要是為了應付上級做的檢查,只要沒有發(fā)生重大學生心理事故,學生做完檢查后就無人問津了,更不用說科學管理。許多學校嚴重缺乏專業(yè)心理輔導人員,師生比例不合理,大部分心理老師都是輔導員或其他老師兼職,使學生心理檔案的信息收集、處理、反饋慢,危機干預性不強。學生心理檔案形同虛設,學生心理檔案建設失去了真正的意義,最終使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建設流于形式。
傳統(tǒng)的學生心理檔案建設重點關注少數(shù)學生心理問題的篩查。目前許多學校把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定位在問題取向上,偏離了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這一目標,使學生心理檔案聚焦在心理問題上。從而導致學生心理檔案建設重點在少數(shù)特殊群體的學業(yè)問題、適應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焦慮問題、情緒情感問題、戀愛問題等方面。而真正關注大多數(shù)普通學生自身發(fā)展的積極品質和潛能開發(fā)方面嚴重不足。
傳統(tǒng)的學生心理檔案存在消極暗示。近些年來,國內的心理學和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從大量的學生心理檔案數(shù)據結果中發(fā)現(xiàn),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呈上升趨勢。這些負面信息使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望而生畏,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等同起來。傳統(tǒng)的學生心理檔案建設大多一次性收集數(shù)據,或者僅是簡單的心理測量,缺乏動態(tài)更新和系統(tǒng)性。這樣建立起來的心理檔案很容易產生消極暗示,學生通常會誤用心理檔案給自己貼永久性“標簽”;教師也常用靜止的目光看待心理檔案,不經意的消極暗示都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認知思維,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一生的發(fā)展。
積極心理理念下的心理檔案建設服務體系是指根據大學生的成長歷程和心理特征建立起來的、用以預測大學生心理行為并為實施心理輔導和危機干預提供參考依據的動態(tài)管理系統(tǒng)。積極心理理念下的學生心理檔案建設不僅關心特殊“問題學生”,更關注普通學生積極品質和潛能開發(fā)。
積極心理理念下的心理檔案建設明確了管理機構,制定了心理檔案管理專門條例。心理檔案管理機構的分工、收集、整理、借閱、保管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心理檔案管理嚴謹規(guī)范。心理檔案與一般的學生檔案相比,具有更嚴格的保密性,心理檔案必須由專門的專業(yè)人員負責管理。除經本人同意和特殊情況外,其他人不得隨意翻閱。專兼職心理老師配備比例也有明確規(guī)定,這樣既保證了心理老師的專業(yè)素質,又便于學生心理檔案的信息及時收集與處理。這樣建立的學生心理檔案信息反饋快且危機干預性強,心理檔案建設真正落在實處,不流于形式。
積極心理理念下的學生心理檔案把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心理潛能的發(fā)掘有效結合起來。對待特殊問題學生,積極心理學認為,單純地關注個體身上的弱點和缺陷不能產生有效的預防效果。通過發(fā)掘并專注于處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積極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預防。所以當學生面對心理困擾時,我們不僅要關注問題出在哪里,更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盡力促使其換位思考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成長的煩惱。積極鼓勵他們勇于進取,樹立信心,增強適應能力。通過多種方式幫助他們緩解或消除各種心理困擾的同時培養(yǎng)其自身內在的積極品質。
積極心理理念下的學生心理檔案關注、尊重和接納學生獨特個性。每一位學生由于遺傳素質、家庭環(huán)境、個人生活經歷,以及所遭遇的生活事件等的不同,表現(xiàn)在智慧、能力、興趣、需要、性格、自我觀念及健康狀態(tài)等方面就會有許多獨特性。這些獨特性的表現(xiàn)不僅能反映學生在智力、個性、健康、學習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也能反映學生在某些方面的優(yōu)勢,只有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等情況,因材施教,才能充分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內在的潛力和積極品質。
積極心理理念下的心理檔案關注學生的過去,更應該關注學生的現(xiàn)在和將來。學生心理檔案包括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觀念、體驗,最終是一個活生生,富于動態(tài)更新的發(fā)展的學生心理檔案。人的心理現(xiàn)象不是凝固的、靜止的。心理檔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指導和幫助學生,避免消極暗示。學生心理檔案在學生畢業(yè)的時候封存并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
傳統(tǒng)學生心理檔案建設,基本沿襲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學或消極心理學模式,把重點放在預防和矯正學生的各類心理問題上,其結果是既不能從根本上預防各種問題的出現(xiàn),更不能發(fā)展心理的積極層面,促進廣大學生真正成人成才。這種以消極取向的心理學模式,缺乏對人類積極品質的研究與探討。積極心理學則研究人類的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把積極心理學理念引入學生心理檔案建設中,建設富于動態(tài)更新的發(fā)展的學生心理檔案服務體系,關注更多普通人積極品質的培養(yǎng),盡管會遇到許多阻力,但有深遠的時代意義。
[1]崔麗娟,張高.積極心理學研究綜述—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思潮[J].心理科學,2005,2.
[2]郭紅波,張淑娜.淺析大學生心理檔案服務體系的構建[J].蘭臺世界,2012,1.
[3]程石英.對高校學生心理檔案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檔案,2010,1.
本文系2013年湖南理工學院校級科研計劃項目《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高校心理檔案建設與管理研究》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3Y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