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航
(福建藝術職業(yè)學院公共教學部,福州 閩侯 350007)
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去年9月聯(lián)合發(fā)布:“2010國民檢測結果表明,大學生體質25年來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與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近10%,女子800m、男子1000m成績下降了10.3%和10.9%?!彪S著大學生體質的不斷下降,《體育與健康》課的課堂上不斷出現(xiàn)大學生運動猝死的現(xiàn)象,朱斌認為原因主要包括:身體素質下降、自身有疾病和經(jīng)常熬夜。而出現(xiàn)問題的往往是健康的孩子,由于生活習慣不好,導致身體受不了運動負荷而出現(xiàn)問題[1]。面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體育教師擔心學生會出現(xiàn)問題,放任學生的也很多,而學生由于惰性而不愿意運動,這樣學生的問題就越來越多,體育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出現(xiàn)問題我們就要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認為通過《體育與健康》理論課(以下文中簡稱“理論課”)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體育運動的一些注意事項等。既可以督促學生運動也可以通過學生自身的調節(jié)規(guī)避運動猝死等運動病癥的發(fā)生,為《體育與健康》實踐課奠定基礎,要努力構建一個合理的體育理論課教學模式。
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主要是注重實踐課的教學,理論課的教學重視不夠,筆者將針對筆者所在學校的情況以及以往的一些研究進行論述“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規(guī)定:“體育與健康理論課部分的學時不得少于教學時數(shù)的12%。也規(guī)定大學生在校體育課的總學時數(shù)不少于144學時?!焙芏喔咝6际欠炙膫€學期(大一、大二)開設體育課,每學期36學時。這樣計算下來每學期的理論課應該有4.32個學時,四個學期應該有17.28個學時。但是,我國高校很多學校存在“理論課”教學時數(shù)不足或沒有的現(xiàn)象,例如,劉素梅對河南省普通高校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每學期理論課學時不足4學時的高校達到60.3%,還有7%的高校不上理論課。[2]”這一現(xiàn)象不是個例,而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
筆者認為,高?!袄碚撜n”的教學內容不統(tǒng)一,教材的選擇很隨意,甚至很多教師脫離教材很隨意地安排教學內容。郭建鵬也發(fā)表了相似的論點:“高校理論課教學教材內容脫離,教材使用隨意性較大。[3]”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我國20世紀90年代推行的“結構考核”辦法是:體育課出勤率及課堂表現(xiàn)占10分,體育基礎知識考查占20分,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檢測占40分,運動技能和技巧考核占30分,共100分[4]。因此每學期都有學生的理論成績,但每學期只有4個學時的理論課存在著學時不足甚至沒有的現(xiàn)象,有隨意安排的現(xiàn)象,因此教學內容有限。第二,很多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大綱中明確了理論課的學時數(shù),并建議在不能進行室外運動時(如:下雨天氣)安排理論課,這樣上課時間就要看天氣,教師沒有系統(tǒng)安排理論課的現(xiàn)象,并存在有教學材料沒有教學過程的現(xiàn)象。第三,每學期的授課教師也有變化,這樣就很難系統(tǒng)化教學。因此,筆者建議高?!袄碚撜n”能夠針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編寫教材,并有計劃地進行授課,使理論教學得到應有的重視。
高?!扼w育與健康》理論課的授課教師都是該課程的任課教師,由于教師的學歷水平不同、專業(yè)不同,“理論課”授課水平差距相對較大,有的教師從來都沒有上過“理論課”或理論教學經(jīng)驗不足,這樣就導致教學效果不統(tǒng)一。因此,筆者認為“理論課”的教學應由教學水平相對較好的體育理論課教師擔任,這樣不但可以保證授課內容系統(tǒng)化,也可以使學生接受相同的教育,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高?!扼w育與健康》“理論課”成績主要是由教師布置論文題目,學生課后完成,教師進行打分的方式進行考核。這樣的方式導致學生論文普遍出現(xiàn)重復抄襲的現(xiàn)象。這樣的考核方式很難評價學生是否學到知識,也很難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這樣的考核方式缺乏公平性,缺乏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缺乏反饋功效,缺乏科學性[5]。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對學生“理論課”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國內大學生20幾年來體質下滑現(xiàn)象已被證實,面對眾多的體質健康下降因素,筆者認為生活方式是大學生體質下滑的最主要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大學生運動性病癥和猝死比例的升高。所以在教材中應加入健康生活方式和防范運動性病癥和猝死的方法的內容。
“理論課”教材內容應該包括:第一部分:體育的基本概述(體育的概念、功能,與健康的關系);第二部分: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部分:運動損傷的急救;第四部分:運動性病癥;第五部分:運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疑問(極點的處理方法,為什么要做準備活動等)。這樣的教材更能貼近大學生的需要,在以后的運動中可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也可以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每學期4學時“理論課”的教學安排課時很少,往往容易被體育教師忽略或不重視。由于每個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和教材不統(tǒng)一,每學期安排的教師有變動等因素,使體育理論課教學缺乏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因此,筆者建議在學生大一入學的第一學期統(tǒng)一開設體育“理論課”教學,學時應該大于18個學時。教師也應該選擇幾位教學水平相對較好的理論課教師進行授課,這樣集中授課會增強學生對理論課的重視和教學效果,也可以使“理論課”教學過程系統(tǒng)化。
“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建立主要是為了使《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理論課的作用,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懂得一些知識:第一,體育運動的作用和意義;第二,體育運動的注意事項;第三,運動損傷和運動性疾病的預防和處理;第四,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五,課上學生常見的疑問。安排這些教學內容的意義重大:
⑴學生懂得體育運動的作用與意義,就會從心里重視體育運動,并在以后的運動中逐漸內化,有利于運動習慣形成。
⑵學生懂得了體育運動的注意事項、運動損傷和疾病的預防處理,就可以在以后的體育運動中自行預防運動性損傷和疾病的發(fā)生。即使出現(xiàn)運動損傷和運動疾病也可以自行急救和處理,降低運動風險。
⑶目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存在各種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導致大學生體質下滑的重要因素,通過體育“理論課”的學習學生就會懂得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在生活中時刻提醒自己該如何規(guī)范生活方式,對大學生形成較好的生活方式(如睡眠、運動等),促進體質健康。
⑷學生對課堂常見問題了解后就不會總是在課堂上發(fā)出各種疑問,這有助于體育課的正常進行和安全進行。
筆者認為由于“論文考查”的方式?jīng)]有難度,論文之間抄襲現(xiàn)象廣泛存在,很難判斷成績的高低。有些教師為了保障學生成績的公平性,在理論課這里給相同的分數(shù),這樣看似公平,但沒有體現(xiàn)出個體差異,導致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的成績總是優(yōu)秀,對運動素質較差而理論較好的學生是不公平的。因此,不能夠促進學生努力學習理論的積極性,筆者認為“理論課”的考核方式應該改成閉卷考試。
本次“理論課”教學內容是針對大學生體質下降現(xiàn)狀進行構建的。構建的內容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回答學生在體育課中出現(xiàn)的一些疑問,使學生在理論上豐富頭腦,并促進他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增進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大學生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本次“理論課”教學構建使得“理論課”教學過程集中進行,這樣的集中教學在形式上更加重視理論教學,在教學中使教學內容更加系統(tǒng)。對于學生更能促進其系統(tǒng)學習理論知識。
本次“理論課”教學模式構建中將教學學時統(tǒng)一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學時數(shù)不少于18學時,這樣的安排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部的要求,防止出現(xiàn)學時不足或沒有理論課的現(xiàn)象。
考試有評定作用,學生接受相同的教學過程再通過相同的考試過程,最終獲得不盡相同的成績。這個成績可以衡量教學有效性的質量,對教與學都有激勵作用,考試成績也可以反饋學習和教學的情況,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1]跑步成中國高校學生殺手,身體素質連續(xù)25年下降[N]、[OL].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wǎng),2013-06-02.
[2]劉素梅.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24(4).
[3]郭建鵬,哈宏軍.淺析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安康師專學報,2006,18(5).
[4]沈鈞毅.對現(xiàn)行學校體育考核評價體系的思考[J].福建體育科技,2002,21(3).
[5]高軍.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