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心不古,歷代賢士多有這個感慨。你的文章里,字里行間也會流出這四個字。你如何看待這個亙古常新的話題?
不是古代一定比現(xiàn)代好,古有明確所指,就是孔孟之道、商周禮樂,道德保證經(jīng)濟秩序和社會治安,民間受此滋養(yǎng),才能有巨大的活力。而近代史,是民間活力枯竭的歷史。
02“在技術化的年代,要慶幸沒有早早地學會生存的本事。別急著當個能人,選擇過狼狽一些的生活……總有人來相依為命,總有急中生智的一天?!边@段話被很多文藝青年奉為圭臬。但害怕過得狼狽,這種恐懼怎么破?
天道酬勤,即便不能人人當大導演大作家,老天也會安頓勤力付出的人。當然方式可能不同,我看到的概率,是真正的藝術青年,必得幸福,如1950年代的老畫家群體,他們已經(jīng)驗證了。
03 作為編劇,你怎么確保自己的自由度?
看清合作方的局限性,再找自己的自由度,找不著自由度,就先把錢找到吧,編劇生存惡劣,往往拿不到錢。
04《一代宗師》里張震隱于市當了剃頭匠,武林逝去了,假設你跟那批人一個時代,你最有可能的一種命運是什么?
很難說,可能被戴笠吸收當了軍統(tǒng)殺手,我又那么笨,執(zhí)行任務時被汪特務干掉了吧。若僥幸活著,后來因為歷史污點,被街道辦事處上交槍斃了吧。
05 什么是你早年深信不疑,如今深表懷疑的東西?另外你有沒有“關鍵性的時刻”?
就是批判民族劣根性,發(fā)現(xiàn)是民國青年和之后一些青年搶權上位的騙招,他們都得了好處,搞得全國人自卑狂躁。后一個應該是放棄繪畫,大學考電影學院吧,從此走上了不歸路,成了一個沒手藝賺錢的人。
06 價值觀方面,誰對你影響最大?你認為最被高估的美德是?
還是我二姥爺李仲軒吧,他被家族棄、被師門棄、被社會棄、被時代棄,流亡了大半輩子,我是流亡者心態(tài)。被高估的,“以德報怨”,天下負心人太多了,其實孔子說的是“以直抱怨”,有話直說,該罵就罵,心理最健康。
07 有人說你能寫能說能導,唯一的缺點就是懂得太多。你怎么看自己的局限性?
呵呵,知道得多了點,人就容易悲觀,我的局限性,就是哪一天自我頹廢,什么都不想做了。所以教書對我很重要,多感染年輕人的沖勁和傻勁,片子還可以拍下去。
08 從審美角度講,你覺得最為庸俗的幾樣東西是什么?
清朝工藝品、民國書畫家、當代電影,外加房子和養(yǎng)生讀物。
09 人生中第一次察覺到荒謬是因為什么?最近一次呢?
我的幼兒園和小學,老師實行“一幫一,一對紅”,要求一個女生和一個男生結成學習伴侶關系,課余時間都在一起。在那個大人看黃色錄像會被槍斃的年代,小孩們大面積地隱性早戀,百思不得其解。我這代人,不少人娶了幼兒園時的女伴,四十歲已有三十六七年的戀愛時長,令人尊敬。最近一則是上公共汽車,被一個年輕人認出來了,他在電視上見過我,問:“徐老師,你怎么坐這車?。俊蔽覟槭裁床荒茏??
10 假如死人可以活過來,并且回答一個問題,你想問誰,問TA什么?
最想問蔣介石,如果他搞的“新生活運動”成功了,下一步是什 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