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英
摘要:本文從演講現(xiàn)場氣氛調(diào)節(jié)、演講氛圍營造、演講說理趣味等方面探討了演講稿中故事的作用。
關鍵詞:演講;故事;作用
中圖分類號:[H0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1-0159-02
演講是演講者在特定的現(xiàn)時境中,運用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針對現(xiàn)實社會中的某一問題或圍繞一個中心,面對聽眾發(fā)表意見、抒發(fā)情感,從而影響和感召聽眾的一種現(xiàn)實信息交流活動。演講的職能是:發(fā)表意見讓聽眾解除疑惑,明白事理;抒發(fā)情感讓聽眾的情緒和斗志得到激發(fā);陶冶熏陶聽眾,讓聽眾得到美的享受,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演講的性質(zhì)和職能決定了演講稿必須具有感染力、說服力和鼓動力。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演講稿常常借助故事的講述增強感染力、說服力和鼓動力。演講中的故事是用來支持某一材料的敘述體文字。其目的是為了加強演講者與聽眾的關聯(lián)性,加強演講者與聽眾的情感溝通。演講中的故事,是演講者的情感發(fā)生的現(xiàn)實基礎,也是演講者與聽眾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的橋梁。演講者講述故事的情緒體驗、情感變化,直接作用于聽眾的視覺、聽覺,達到兩者的交流、認同、共鳴?!肮适轮饕V諸于學習圈的感覺緯度。也能訴諸于視覺緯度,因為故事中包含大量的描寫,故事細膩的描述觀點,聽眾仿佛身臨其景。它也能訴諸于行動的緯度”。最有效果的故事常常訴諸于情感,激發(fā)聽眾的興趣,加強演講者與聽眾的關聯(lián)性。
演講中故事的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調(diào)節(jié)現(xiàn)場氣氛,縮短心理距離。演講中個人的故事和事例,能增加聽眾對演講者的了解,增強聽眾對演講內(nèi)容的興趣。著名演講家林肯在演講中就常常運用自己的故事,調(diào)節(jié)現(xiàn)場氣氛,縮短與聽眾的心理距離。林肯在競選總統(tǒng)時,有一個聽眾提出一個挑釁性的問題,問他有多少財產(chǎn),以此質(zhì)疑他作為總統(tǒng)競選的資格。林肯就給聽眾講了關于自己的故事。他說:“我有一個妻子和三個兒子,三個都是無價之寶。我有一個租來的辦公室,里面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一個大書架,書架上的書值得大家一讀。我沒有什么權勢可以依靠。我本人既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fā)福,我實在沒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大家?!绷挚虾敛恢M言講述自己真實的故事。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林肯作為一個好父親、一個好丈夫的形象。這個父親、丈夫,珍視自己的家人,家庭成員在自己心目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聽眾中,每個來自不同的家庭聽眾有誰不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呢?和諧的親情,在演講者與聽眾的心里搭建了一座橋梁,縮短了聽眾的心理距離。無權勢,唯一的依靠就是大家,這誠懇的態(tài)度,體現(xiàn)了對聽眾的信任,從而獲得聽眾的親近感和認同感。起到了調(diào)節(jié)現(xiàn)場氣氛、縮短心理距離的作用。
2.烘托氣氛,營造氛圍。從傳播學角度看,演講實際上是一種公共傳播。傳播者傳播的對象就是聽眾。傳播者必須借助聽眾分析,得到最好的傳播效果。在演講中,有懸念的故事,可以激發(fā)聽眾的好奇心,讓聽眾緊緊跟隨你的思路聽下去。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以激發(fā)聽眾無邊的想象力,打開聽眾的心扉,營造一種氛圍。例如,在演講《信仰的力量》時,演講者在開頭就給大家講述了五個被困在熱帶叢林中迷路的戰(zhàn)斗小分隊脫險的故事。隊長帶領著分隊成員,頑強不懈突圍,不幸的是隊長患病,葬身密林。臨死前他把一個上了密碼鎖的箱子托付給同行的隊友,叮囑他們一定要將箱子帶出去,將它交給他的一個朋友,朋友得到箱子后,會帶他們?nèi)フ宜癫卦诘乩锏慕鹱?。他們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多少次想放棄,但是這個箱子支撐他們戰(zhàn)勝了困境,走出密林。箱子里有什么東西?他們幾個人是否能如愿分到自己應得的財物?這些懸念不斷刺激聽眾,促使聽眾跟隨著演講者。當他們將箱子交到隊長朋友手中時,朋友很奇怪,告訴他們沒有托管箱子之說。于是他們打開箱子,里面除了幾根腐爛的木頭樁外什么也沒有。這時他們才明了隊長的良苦用心,隊長是用這樣方式,讓他們永遠不要放棄走出密林的信念。他們最后雖然沒有得到金子,但是他們靠著信念,找到比金子珍貴的人的生命。這個故事,不斷激發(fā)聽眾興趣,營造了一種神秘的氛圍,把聽眾的情感緊緊抓住。習近平主席最近在哈薩克斯坦的出國演講,也用了許多故事,講述被訪問國家歷史上和現(xiàn)實中,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建立起與聽眾的相關性,營造友好交往的外交氛圍。
3.引出主旨,增強說理的趣味。主旨就是演講者最主要的觀點、看法、主張。這些看法主張觀點,哪怕很有道理,但道理畢竟是抽象的、概括的,如果沒有故事作為闡述支撐,必將顯得空乏。不能達到具體、生動、富有感染力的效果。演講稿《你,與眾不同》,為了說明“每個人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你與眾不同”、“你不必因此而自卑和膽小”這些觀點,演講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演講者曾經(jīng)因為相貌,相當沮喪,后來找到一個丑的藝術大家羅柯的故事來激勵自己。找到這樣的故事后,演講者認識到,人活著,就該有這份自信。為了進一步闡明這個觀點,演講者還講述了凡高的故事,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與眾不同的紅頭發(fā)的瘋子,將來一無是處,一事無成??墒氰蟾邊s認為:“是的,在我的頭腦里,存在著巨大的事物,我將給世界某些東西,那也許會使人們關心一個世紀,也許需要一個世紀去思索?!痹谒Q辰一百余年時,這高度的自信的語言被公眾證實了。這兩個故事,一個源于自身,用自己的故事引出主旨,有親和力。另一個,是名人畫家梵高的故事,名人的權威性,加強了說服力。演講稿最后重申自己的看法主張觀點:大學是最自由、最盡興、最本色的生活時光,號召大家,辨認出你最鮮亮的部分,抓好這最好的年華,建立自己的特色。
新東方總裁俞敏洪的演講,善于利用故事,增強說理的趣味。他在一次關于人生體驗的演講中,就用了三紋魚回流的故事來講述人生意義。演講一開始就亮出自己的觀點,人生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經(jīng)歷、體驗、升華。人與人的一生是不同,有人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有人卻像徐霞客一樣走遍天下;有人一生無所事事,一事無成,有人一生卻充滿拼搏和奮斗。人要善于反省:為什么別人行,我不行,反省自我是否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竭盡全力的去做事?為了增強趣味性,他給我們講了三紋魚回流的故事。三紋魚的生命歷程只有四年,在四年中,他們歷盡千辛,面對天上兇猛的鷹,水中狡詐的鯊魚,岸上人類的捕撈,他們不斷抗爭,當他們回到他們出生地產(chǎn)卵時,面對湍急的河流,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否則大水將會把他們沖回原地,所有的努力都將成為徒勞。他們只能48小時不吃東西,奮力游過湍急的河流,到達目的地。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他們?nèi)硗t,耗盡了生命的氣力,他們在安全的巖石底下,產(chǎn)卵受精,就雙雙死去。他們的生命,在繁衍后代中得到永恒。演講者通過三紋魚的故事,向聽眾提出了關于人生重大問題的哲學思考:生命的意義。引導聽眾思考,一個人在短暫的一生中,如何確立人生目標,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去奮斗去拼搏,從而獲得生命的意義。這本來是一個抽象的問題,如果再通過抽象的說理、推理、論證,必將使聽眾感到乏味,但是由于演講者利用了生動有趣的故事來暗示,就增強了說理的趣味,啟發(fā)了聽眾的思考。
參考文獻:
[1]狄安娜.D.賽爾勞.公共演講路徑與方法[M].朱強,主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