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麗,汪傳旭
(上海海事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上海 201306)
20世紀80年代后,競爭選址逐漸成為選址問題的熱點問題和研究方向.HOTELLING[1]最早提出競爭環(huán)境下的選址問題.ABOOLIAN等[2]提出一個利潤最大的Web服務競爭選址模型.范建華[3]應用效用函數(shù)建立一個競爭環(huán)境下連鎖型企業(yè)新設施選址的新模型.駱有隆等[4]考慮選址聚集效應和市場份額競爭的新設施網(wǎng)絡選址問題,建立考慮利益最大和吞并最小的雙目標模型.楊玉香等[5]分析新進企業(yè)與現(xiàn)有企業(yè)構成的一主多從Stackelberg主從對策問題,建立設施競爭選址模型,并提出遺傳算法與QPADM算法相結合的求解策略.GHADDAR等[6]針對一個產(chǎn)品價格由市場總產(chǎn)量決定的二級供應鏈,建立Stackelberg競爭選址模型,并考慮碳排放交易.
關于配送中心和相關設施選址問題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王淑琴等[7]針對城市物流系統(tǒng)不同層次的節(jié)點間存在物流量流動、不同層次節(jié)點的選址互為影響的特點,提出城市雙層配送網(wǎng)絡布局模型.陳鑫等[8]結合排隊論和選址理論,建立帶有響應時間承諾的應急救援中心選址優(yōu)化模型.SUN等[9]從配送中心成本、顧客成本兩方面出發(fā),建立雙層規(guī)劃模型,并設計一個啟發(fā)式方法求解.韓皓等[10]提出與現(xiàn)實中企業(yè)多元化經(jīng)營背景相應的多級物流節(jié)點選址優(yōu)化.朱江洪等[11]考慮物流系統(tǒng)各功能環(huán)節(jié)的碳排放對環(huán)境的影響,構建配送中心綜合選址模型.楊雨薇等[12]針對征收碳稅及碳交易兩種情況分別建立數(shù)學模型對選址方案進行優(yōu)化.
本文研究在市場上已有公司建立配送中心的情況下,后來者如何選址才能獲得最大的市場利潤,同時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最小.首先建立壟斷條件下公司配送中心的選址模型,然后建立競爭條件下兩個公司的Stackelberg博弈選址模型.公司的成本主要有貨物的進貨成本、運輸成本、新建及擴建配送中心的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碳排放成本主要產(chǎn)生于配送中心新建、擴建、庫存及運輸中.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1)研究視角的創(chuàng)新.本文采用效用函數(shù)研究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此效用函數(shù)是關于配送中心規(guī)模大小和配送中心與顧客之間距離的函數(shù).而以往的配送中心選址研究中沒有采用這種效用函數(shù).本文還采用由此效用函數(shù)決定的概率描述顧客選擇各配送中心的可能性大小.(2)研究模型的創(chuàng)新.以往的配送中心競爭選址中,跟隨者一方常常通過價格策略參與競爭.本文假設跟隨者主要通過3種方法對領導者作出反應:第一種保持原有的規(guī)模,第二種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規(guī)模,第三種是關閉原有的配送中心.(3)本文考慮配送中心新建、擴建、庫存及運輸中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使所建的模型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也考慮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影響.
設N為需求點集合,i∈N;J為A公司配送中心集合,j∈J;K為B公司配送中心集合,k∈K;wi為需求點i的需求量;sj為A公司配送中心j的規(guī)模;sk0為B公司原有配送中心k的規(guī)模;sk1為B公司擴建的配送中心k的規(guī)模;h為產(chǎn)品進價;m為產(chǎn)品銷售價格;fj為A公司在j點新建配送中心的成本;?A為A公司單位庫存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B為B公司單位庫存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γij和γik分別為從配送中心j和k運輸單位貨物到需求點i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μ為碳排放稅率;Ij為配送中心j的固定碳排放量;xj為公司A的決策變量,xj=1表示在j點新建配送中心,xj=0表示不在j點新建配送中心;xij為A公司配送中心j到需求點i的運輸量;yik為B公司配送中心k到需求點i的運輸量;aij和aik分別為需求點i到配送中心j和k單位貨物的運輸費用;bk為B公司擴建配送中心k單位設施的成本;βk為B公司擴建配送中心k單位設施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cA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j的成本限制;cB為B公司擴建配送中心k的成本限制;lk為B公司擴建配送中心k的規(guī)模限制.
HUFF[13]最早提出效用的概念,在他的模型中,設施j對顧客i的效用為其中sj指設施的大小,Tij指從i到j所花費的時間.假設配送中心對顧客的吸引力程度由配送中心的大小決定.根據(jù)文獻[14],本文引入一個距離衰減函數(shù) f(dij)=e-θjdij,其中θj是考慮競爭對手位置的一個參數(shù),周圍配送中心越多,θj越大.當 j∈J時,令 uij=sjf(dij)xj=sje-θjdijxj;當 k∈K 時,令 uik=(sk0+sk1)f(dik)=(sk0+sk1)e-θkdik.需求點 i總 效用,需求點i的需求被A公司配送中心j服務的概率為所以需求點 i的需求被A公司服務的概率為
設市場上已經(jīng)存在B公司,A公司后進入市場.A公司進入時能預見A與B公司之間的競爭.A公司選擇新建配送中心,需求點i的需求以piA的概率被A公司所吸引,所以A公司在需求點i的需求量
Zi(A)=wipiA,即A公司在需求點i從B公司手中奪得wipiA的需求量,而這些需求量原本是被B公司所吸引的.B公司從利潤最大化角度出發(fā),必然會作出反應.假設在A公司進入市場后,B公司通過3種方式對A公司作出反應:第一種繼續(xù)保持原有的配送中心大小不變;第二種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規(guī)模,以增加自己對顧客的效用Ui(B),從而增加需求點i的需求被B公司服務的概率 piB=,最終贏得更多的需求量;第三種是關閉原有的配送中心.
此模型中的變量是xj和xij.式(1)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總成本約束;式(2)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數(shù)量限制;式(3)表示A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量要滿足需求點的需求;式(4)為0-1整數(shù)約束;式(5)為非負約束;式(6)表示只有在j點設置配送中心,才能向各個需求點供貨.
當市場上存在競爭時,A與B公司之間為Stackelberg競爭,A公司是領導者,B公司是跟隨者.
1.4.1 B公司的利潤最大化模型
此模型中的變量是sk1.式(7)為B公司關閉或擴建配送中心規(guī)模的成本約束;式(8)為B公司配送中心的規(guī)模限制;式(9)為B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量要滿足其所獲得的市場份額;式(10)為非負約束.
上述問題的最優(yōu)解滿足庫恩-塔克條件:
1.4.2 A公司的利潤最大化模型
此模型中的變量是xj和xij.式(11)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總成本約束;式(12)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數(shù)量限制;式(13)表示A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量要滿足其所獲得的市場份額;式(14)為0-1整數(shù)約束;式(15)為非負約束;式(16)~(21)為滿足B公司利潤最大化的庫恩-塔克條件;式(22)表示只有在j點設置配送中心,才能向各需求點供貨.
根據(jù)文獻[10],式(19)和(20)可化為
其中M是一個無窮大的正數(shù).因此,A公司利潤最大化模型的約束條件為式(11)~(19)和(22)~(27).
假設產(chǎn)品價格為10 000元/t,進價為6 000元/t.A和B公司都使用同樣的運輸工具,運費為60元/(t·km),每噸產(chǎn)品運輸1 km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的絕對值為距離的10倍.兩個公司庫存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都為2 kg/t,碳排放稅率 μ=0.5元/kg.
B公司在市場上已有3個配送中心,K={1,2,3},規(guī)模分別為 150,160,170 m2,擴建的規(guī)模限制分別為40,30,50 m2,擴建每平方米的費用分別為2 500,2 800,3 000元,擴建每平方米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是 1.2,1.2,1.2 kg,B 公司擴建的總成本限制為80萬元,θk=1.假設市場上有6個需求點,N={1,2,3,4,5,6},需求量分別為 500,400,350,600,650,550 t.需求點到配送中心的距離見表1.
A 公司有4 個候選點,J={1,2,3,4},新建配送中心的固定建設費用分別為65,90,80,75萬元,其規(guī)模為 150,160,120,180 m2,固定碳排放量分別為120,150,100,160 kg,A 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總成本限制為300萬元,總數(shù)的限制為3個,θj=1.需求點到配送中心的距離見表2.
表1 需求點i到B公司配送中心k的距離 km
表2 需求點i到A公司配送中心j的距離 km
3.1.1 壟斷條件下的選址策略
運用Lingo求解,可得壟斷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選址為候選點1,2和4.通過比較可知,候選點1,2和4的規(guī)模比較大,在這3處建立配送中心能增加該配送中心對顧客的吸引力,從而贏得更多的顧客需求.壟斷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見表3,此時A公司最大利潤為9 179 735元.
表3 壟斷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 t
3.1.2 競爭條件下的選址策略
計算可得競爭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選址為候選點1,2和4,最佳調(diào)運方案見表4,此時A公司的利潤為4 003 394元.
此時B公司的采取的策略是關閉配送中心2,擴建配送中心1和3.這是考慮:配送中心1,2,3的最大規(guī)模分別為190,190,220 m2;顯然,配送中心3的規(guī)模較大,對顧客的吸引力也大;配送中心1和2的最大限制規(guī)模雖然相同,但配送中心1擴建到最大規(guī)模的費用(7 500元)小于配送中心2的費用(8 400元).因此,B公司會選擇擴建配送中心1,關閉配送中心2.競爭條件下B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見表5,此時B公司的利潤為4 961 692元.
表4 競爭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 t
表5 競爭條件下B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 t
算例1結果表明,競爭條件下市場總利潤為8 965 086元,小于壟斷條件下的總利潤.
假設A和B公司的運費為50元/(t·km),由運輸產(chǎn)生的碳排放均為2 kg/(t·km),兩個公司庫存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都為0.2 kg/t.B公司的3個配送中心擴建的規(guī)模限制分別為80,70,90 m2,擴建每平方米的費用分別為2 200,2 600,2 800元.A公司的4個配送中心固定碳排放量分別為200,230,180,240 kg,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總成本限制為200萬元.6個需求點的需求量分別為 650,550,500,750,800,700 t.其余數(shù)據(jù)同算例 1.
3.2.1 壟斷條件下的選址策略
計算可得壟斷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選址為候選點1和4,最佳調(diào)運方案見表6,此時A公司最大利潤為13 473 740元.
表6 壟斷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 t
3.2.2 競爭條件下的選址策略
計算可得競爭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選址為候選點1和4,最佳調(diào)運方案見表7,此時A公司的利潤為5 443 564元.
表7 競爭條件下A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 t
此時B公司的采取的策略是關閉配送中心2,擴建配送中心1和3.競爭條件下B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見表8,此時B公司的利潤為7 774 045元.
表8 競爭條件下B公司的最佳調(diào)運方案 t
算例2結果表明,競爭條件下市場總利潤為13 217 609元,小于壟斷條件下的總利潤.
本文研究碳排放背景下物流配送中心競爭選址問題.首先建立壟斷條件下A公司的選址模型,其中考慮產(chǎn)品價格、購買成本、固定建設成本、運輸費用及碳排放成本.其次將已經(jīng)存在的B公司作為跟隨者,后進入的A公司作為領導者,建立兩個公司的Stackelberg博弈選址模型,兩個公司通過改變各自配送中心規(guī)模的大小決定市場份額的大小.最后進行算例分析,比較壟斷與競爭條件下兩個公司的決策及利潤情況.將來可以繼續(xù)研究的有:(1)顧客的需求不確定,是隨機或模糊的情形;(2)A公司的候選點及顧客需求點遠不止4或6個,設計一種有效的算法解決大規(guī)模問題.
[1]HOTELLING 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ic J,1929,39(153):41-57.
[2]ABOOLIAN R,SUN Y,KOEHLER G J.A location-allocation problem for a Web services provider in a competitive market[J].Eur J Operational Res,2009,194(1):64-77.
[3]范建華.基于階梯型衰退效用函數(shù)的競爭選址問題[J].管理學報,2009,6(12):1638-1642.
[4]駱有隆,聶規(guī)劃.Web服務集成商在競爭環(huán)境下的產(chǎn)品決策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1,35(5):1027-1030.
[5]楊玉香,周根貴.閉環(huán)供應鏈網(wǎng)絡設施競爭選址模型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1,19(5):50-57.
[6]GHADDAR B,NAOUM-SAWAYA J.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acility location with market competition[J].J Operational Res Soc,2012,63(7):899-908.
[7]王淑琴,劉偉.城市雙層配送網(wǎng)絡布局模型[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09,30(4):36-39.
[8]陳鑫,汪傳旭,石劉紅.模糊隨機需求下應急救援中心排隊選址模型及算法[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1,32(1):74-79.
[9]SUN H,GAO Z,WU J.A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and solution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s[J].Appl Math Modelling,2008,32(4):610-616.
[10]韓皓,王素玲.多級物流節(jié)點選址問題建模與求解[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09,30(4):30-35.
[11]朱江洪,劉代平.考慮碳排放的物流配送中心選址[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1,6(4):56-57.
[12]楊雨薇,林淑芬.碳稅和碳交易條件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33(4):119-122.
[13]HUFF D L.A programmed solution for approximating an optimum retail location[J].Land Econ,1966,42(3):293-303.
[14]PASTOR J T.Bicriterion programs and managerial location decisions:application to the banking sector[J].J Operation Res Soc,1994,45(12):135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