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宿州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劉娟
(宿州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對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各高校武術專選課在開課時間、學時量的規(guī)定上存在著差異;武術專選課內容單一,理論課時數相對過少;高校缺少必要的場地和器材,對武術教學缺乏重視,資金投入不足;缺乏應有的武術學習交流的環(huán)境.
安徽??;武術專選;現狀;調查分析
武術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不但深受中國民眾喜愛,而且也受到國際友人的青睞[1].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教學是高級武術人才成長的“母體”[2],專選課的教育體系和培養(yǎng)機制直接影響到后備武術人才資源水平的高低和個體質量的優(yōu)劣.本文以我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教學為切入點,通過對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現狀進行的調查分析,探索我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課程的現狀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之處,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的改革提出對策.
2.1 研究對象
以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教學現狀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皖北高校圖書館和中國知網等收集、查閱我國有關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著作、論文,各體育學院學報,獲得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
2.2.2 問卷調查法
2011年12 月對安徽省7所體育院系進行了問卷發(fā)放和回收,學生問卷共發(fā)放160份,回收155份,有效問卷147份,有效率94.8%;教師問卷共發(fā)放15份,回收15份,有效問卷15份,有效率100%;發(fā)放專家問卷10份,回收和有效率均為100%.
2.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直接或電話訪談,聽取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為本課題提供指導和參考.
2.2.4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信息和收集的資料信息進行整理、統(tǒng)計,并運用EXCEL軟件進行常規(guī)數理統(tǒng)計和處理,推導出相應的結論.
3.1 對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程教學現狀的調查
3.1.1 武術專選課程開課學期及課時分配的調查
通過對安徽省的7所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武術專選課教學大綱資料,以及對擔任武術專選課的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到安徽省7所高校體育院系,安徽師范大學和滁州學院體育系都是從大二就開始專選武術,總共開設4個學期;宿州學院、安慶師范學院體育系、皖西學院、巢湖學院從大三開始武術課的專選,總共開設2個學期.可見安徽省各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武術專選課的開課學期的時間、數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武術專選課開課時間和教學時數根據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各有不同.
3.1.2 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開設內容的調查
調查表明:安徽省的9所高校中的7所開設武術專選的高校發(fā)現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根據任課教師為內容的制定者,有的院系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延伸和發(fā)展,進行高級教程的學習;武術專選課內容也只是簡單套路的疊加,教學內容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設置的.較普選課也沒有添加多少實質性的內容.在內容設置上,基本都是以長拳三路、初級器械和簡化太極拳為主.(見表1)如對武術套路中的對練教學來講,有幾乎80%學生認為應該開設,可是并沒有開設.(見表2)
表1 安徽省7所體育院系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開設內容的調查(N=7)
表2 學生認為應豐富的內容支持情況表(N=147)
3.2 安徽省高校7所體育院系武術師資的調查
安徽省體育院校共有武術專職教師36名,其中武術專職教師最多的學校是安徽師范大學和阜陽師范學院分別為8名武術專職教師.通過問卷調查,在年齡階段上(圖l),35歲以下的教師占63%,35歲—45歲間的教師占30%,45歲以上的教師占7%.從統(tǒng)計數字上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校武術專選教師以中、青年教師居多,在教師年青化、專業(yè)化方面占有絕對優(yōu)勢.從學歷和職稱統(tǒng)計方面看,以本科、碩士和初、中職稱為主,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較少.
圖l武術專選教師年齡結構圖
3.2.1 安徽省7所體育院系武術教學場地、器材
武術教學場地器材是武術課教學的必要輔助工具,是保證武術課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下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2].表3結果顯示:7所體育院系中,有6所院系有400米標準化的塑膠跑道,4所院系擁有綜合館,小型的體育場館基本每個院系都有.但是專屬武術教學的場地教少,在7所院系中,只有3所院系同時擁有室內套路訓練房和散手訓練房.武術課教學多位于田徑場、籃球場和其它空曠之地.對7所院系的武術器材調查,有4所院系的武術器材配備不能滿足武術課教學需要,3所院系武術器材配備基本能滿足教學需要,分別是:安徽師范大學、皖西學院、滁州學院,而且多數院系的武術器材出現破損和老化.由此可見在武術器材的配備上存在嚴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武術課的教學,在安徽省的大多數院系在這個領域的資金投入不多,重視程度不夠.
表3 安徽省7所體育院系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教學場地、器材的調查
3.2.2 對安徽省7高校中體育院系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學生的調查
3.2.2.1體育教育武術專業(yè)學生進校前習武基礎的調查
武術練習又分為套路、格斗和功法三種運動形式,對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要求很高,需要有堅實的武術基本功[3].對武術專選學生進校前的武術基礎進行調查,有利于我們武術教材的選編以及教學內容的安排.
圖2 7所被調查的體育教育武術專業(yè)學生接觸武術的調查情況(N=147)
學生在進入高校武術專選班以前,練習或接觸過武術的有多少呢?在對安徽省的7所高校體育院系的147名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調查顯示,接觸武術在學齡前的占4%;小學階段接觸的在10.3%;中學階段的是25.2%;大學開始后才接觸的則占60.5%.(見圖2)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校武術專選班的學生在進入高校武術專選班以前有武術基礎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說寥若晨星.
3.2.2.2體育教育武術專業(yè)學生對考試評定方法認可度的調查
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制定武術考試標準的辦法認可情況是:普遍認可的是以學習進步水平、學生學習態(tài)度來評分,這兩種看法占據絕對優(yōu)勢.學習進步水平占40.8%,學生學習態(tài)度來評分是40.1%,技能水平是30.6%,其他是10.8%.(見表4)由此可知的是一些武術基礎好的學生很輕易就可以得到高分,而武術基礎較差、協調性不好的學生即使很努力地學習,依據評分方法,分值依然很低.
表4 武術專業(yè)學生對考試評定方法認可度(N=147)
3.2.3 現狀問題的分析
3.2.3.1實踐課教學內容設置不豐富,同時不能充分重視理論課教學
目前安徽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武術課教學內容分為兩大塊—武術理論部分和武術實踐部分.通過調查,安徽省武術理論課的教學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7所被調查符合體育教育專業(yè)且開設武術專選課高校的理論課實際上課教學情況70.1%在實踐課上講,18.4%單獨利用幾節(jié)課上講,8.1%講過一點,3.4%沒講過.(見表5)
表5 武術專選課高校的理論課實際上課教學情況(N=147)
可見,安徽省武術理論課的教學并不是有規(guī)律的,理論教學是不規(guī)范、不科學、不重視的.由于武術理論專業(yè)課堂講授不足,使很多學生對武術的理解局限于影視文藝作品之中,對武術沒有形成一個全面、客觀、正確的認識,從思想上很難和實踐相結合,更別說用理論指導實踐.
3.2.3.2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缺少科學手段
在對10位武術專項教師采用的武術教學形式調查中有6位選擇教什么讓學生就學什么;2位選擇分成幾個小組練習;1位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練習;1位教師讓學生互教互學合作練習.(見表6)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多年來受傳統(tǒng)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師教、學生學”,自始至終采用學習——復習——再學習
表6 對教師采用的武術教學形式的調查(N=10)
的單一方法[4].課堂教學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很少組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過分的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壓制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又往往忽視了武術的本質特征,沒有采用生動的攻防講解,有也只是用有限的篇幅象征地介紹一下,而這一部分又恰恰是武術的精髓,也是學生所期望掌握的.這就使學生覺得武術的動作有名無實,是“花架子”、“花拳繡腿”,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3.3忽視個體差異,對武術成績評定還不夠科學
通過對任課教師的走訪調查,安徽省體育院系武術課程學生成績考評,首先在技術考評上也都是采用競技武術比賽規(guī)則的評分模式,通常是通過學生演示一遍課堂所教的套路,教師根據學生的演練情況來評分.它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一些武術基礎好的學生很輕易就可以得到高分,而武術基礎較差、協調性不好的學生即使很努力地學習,依據評分方法,分值依然很低.這就可能打擊那些基礎較差但對武術感興趣的學生,從而影響他們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平時成績的評定時主要的考慮因素是學生平時上課的出勤率,至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步程度、課外鍛煉、社會適應等因素很少作為評分依據.此外,一些武術教師在考試過程中偶爾會憑主觀的印象來評分,這對學生很不公平.(見表7)
表7 武術專選班教師對武術成績評定的依據調查(N=10)
3.2.3.4場地、器械不能滿足課堂教學和學生課外活動的需求
由表11看出:場地、器械的缺乏也是影響武術教學的一大因素.安徽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課的教學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如遇雨天就難以保障教學計劃的正常實施.而在當前擴大招生、學生人學增多的情況下,武術專選班級的人數不同程度的增加,場地、器械設施影響武術專選教學的問題更加突出,學生只能在課堂上接觸器械練習,課外活動時間想要鞏固復習課堂教學內容卻無法得到滿足,這也抑制了課堂教學向課外體育鍛煉的延伸.(見表8)
表8 學生對武術場地、器材滿情況(N=147)
3.2.3.5缺乏應有的武術環(huán)境
通過訪談、問卷調查,安徽省7所體育教育專業(yè)本科院校中幾乎都有武術俱樂部或武術協會之類的學生社團組織,但僅有2所高校同時具備.在營造武術氛圍上,我省7所體育教育專業(yè)院校都有自己成立的武術協會或武術俱樂部,但這些武術協會或俱樂部大多是名存實亡,常年沒有集體的活動或常規(guī)賽事.所以學校要重視營造高校良好的武術氛圍,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入到武術練習、活動和賽事中去,使學生課堂所學得到展現,使課外武術成為學生自身練習、相互交流、展現自我的需要,真正實現武術教學課內外一體化.(見表9、10)
表9 對武術的重視程度調查(N=147)
表10 對于武術的學習組織頻率調查(N=147)
可見武術氛圍相當不理想.同時在調查中顯示只有安徽師范大學組織過武術比賽之類的武術交流活動.可見安徽省高校中武術交流還待重視和加強.
4.1 結論
4.1.1 各高校武術專選課在開課時間、學時量的規(guī)定上的差異性,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的發(fā)展的不平衡.
4.1.2 安徽省部分高校的武術專選課內容設置顯得單一,理論課授課時數相對過少,師生共同對理論課不重視,學生學習效果較差,較難理解武術文化的內涵.
4.1.3 在專選武術課教學中師資和場地、器材的配備上都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但部分高校武術課教學缺少專用場地和室內場地,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4.1.4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有待加強實施,多媒體教學不足,不能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內容及評價方式、方法不能照顧學生個體差異的要求,缺乏對高校武術環(huán)境的營造,課內教學和課外練習相脫節(jié)
4.2 建議
4.2.1 加強各高校武術專選課在開課時間、學時量的規(guī)定上的統(tǒng)一,使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平衡發(fā)展和提升.
4.2.2 改進教學內容及教學理念,理論學習要適當增加學時,技術學習內容上應加強攻防技擊動作組合的教學,套路的教學應該少而精,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將課程理論、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視為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4.2.3 豐富和拓展武術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注重發(fā)展現代多媒體及高科技電子產品中所帶的音視效果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考核方法與形式應靈活多樣,構建“多角度、全方位”以學生為主體的成績評價體系.
4.2.4 建議高校加大經費投入,適當引進專業(yè)師資,努力改善教學設施,重視和多開展武術活動交流和常規(guī)比賽,營造良好的武術氛圍.
〔1〕崔建國.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類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2007,12(7):1.
〔2〕許啟洪.試論學校武術的現狀與發(fā)展[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25(3):26-28.
〔3〕李厚芝.我國武術教學研究現狀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4,36(4):43-46.
〔4〕馬岳強.對湖北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2007,31(4):24.
G852
A
1673-260X(2014)04-0152-04
安徽省體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ASS20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