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敏江
教育——這一承載著公民信托,影響人類身心健康成長與和諧發(fā)展的行為更加需要特殊的管理。因此,一直以來有眾多學者都從不同視角對教育管理理論進行研究。而管理和倫理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從倫理道德精神的視角來對教育管理進行研究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一、教育管理倫理的發(fā)展歷程
教育管理倫理指的是教育管理制度、管理關系、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的基本倫理規(guī)范與道德意義。在西方,20世紀50、60年代開始出現了有關教育管理倫理的研究。70年代末80年代初,教育管理倫理學科已經比較成熟,而我國對于教育管理倫理的研究稍顯滯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關于教育管理和學校管理道德與倫理的話題始見于教育倫理的相關文獻之中,而獨立的教育管理倫理的相關著作則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近十多年來,我國教育管理倫理的研究非?;钴S,并且進展迅速,取得了不少有影響的學術成果。
我國當前對教育管理倫理的研究主要把握教育管理活動中的倫理關系,探討教育管理理念、政策、制度與行為倫理化的可能性及路徑,對教育管理活動道德化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探尋教育管理活動道德化的現實保障機制。
二、教育管理倫理的基本觀點
1.教育制度倫理
從古至今,“倫理”通常被規(guī)劃于個人道德和修養(yǎng),是一種個人品質的反應。事實上,教育管理倫理首先應該表現在制度倫理上。制度決定了管理的效用。只有在制度中植入能夠激勵和保護公正、正義和善的追求時,才能夠稱得上是體現倫理精神的制度,才能夠實行一種道德的管理。約翰·羅爾斯對此曾經有過精彩的論述,他說:“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離開制度的正義性來談個人道德的修養(yǎng)和完善,甚至對個人提出嚴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誠相信和努力奉行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當一個牧師的角色而已?!币虼耍诂F代社會,對制度的道德評價和選擇優(yōu)先于對個人的道德評價與選擇,人們總是首先選擇用于制度的根本道德原則,然后才能選擇用于個人的道德準則。
華東師范大學郅庭瑾老師認為教育管理制度倫理問題包括制度倫理化和倫理制度化兩個方面。制度倫理化指的是教育管理制度的合倫理性、合道德性;倫理制度化指的是把一定的倫理原則或道德標準轉化為明確、具體的道德要求,并制定成為教育管理中的剛性規(guī)則制度。
2.教育觀念倫理
要使教育管理倫理規(guī)則盡可能達到廣泛的認同和接受,成為所有教育管理人員的基本行為準則和內心自覺,就需要倫理規(guī)范與倫理信念的相互協調。管理德行和行政美德無論對于管理主體還是被管理者,都是極為重要的資質和條件。教育管理理念與理想是教育管理理論最基本的內在構成要素。一種教育管理理念與理想的正常確立,必然是在特定道德價值理念或道德理想的支撐下完成的。深入剖析過去、現在被廣泛認可的教育管理理念與理想中所蘊涵的道德價值和倫理精神,對于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理念和理想至關重要,對教育管理實踐的開展也具有觀念引領和理論指導的功能。
3.關于教育管理行為的倫理研究
以往人們對管理行為的關注較多地停留在管理行為與組織目標達成程度的分析上。然而對管理行為進行倫理學的分析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它通過對公平、公正與人文關懷的強調,為建立和諧社會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對于教育管理來說,注重倫理的管理行為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意義。這對提升學校德育的效果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教育管理制度倫理、教育管理觀念的倫理以及教育管理行為的倫理共同構成了教育管理倫理的有機統(tǒng)一體。制度和政策是由人制定的,人又受制于一定的制度和政策。而人在管理過程中,無論怎樣嚴格執(zhí)行制度和政策,總是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情感、信念和價值觀等非理性化因素的影響。因此,教育管理一方面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如何達到規(guī)則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同時又必須加強對于如何體現倫理化、道德化的關注與思考。
三、教育管理倫理對教育管理理論的啟示
教育管理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和終極倫理目標乃是促進人的自由發(fā)展,而這一目標的實現無疑是要通過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來進行的。而教育管理倫理視角注重效率,強調效率本身的價值與意義,對于提高作為教育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管理活動效率是有著積極作用的,其有利于整個教育活動的運行,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教育管理效率的倫理意蘊集中體現在它是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乃至于實現人的自由發(fā)展的一種必要條件。因此,教育管理倫理觀注重效率的理念,在當前的教育管理理論實踐中具有重大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郅庭瑾.教育管理制度倫理問題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4).
[2]吳煒煒.對當前高校教育管理活動的倫理反思[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9).
[3]杜秀芳.教師工作滿意度及其提高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03(5).
[4]劉磊,傅維利,董光恒.關于“新課改”中教師壓力的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3).
[5]梁禹祥.制度倫理與道德建設[J].道德文明,2003(3).
[6]王家軍.學校管理倫理論綱[J].南京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6.
(作者單位 武漢市江漢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