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兆竹+董玉兵
【摘 要】 教師需要高效利用40分鐘的課堂,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導學案,讓學生暴露出自己的預習成果和預習中的諸多疑問,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形成教學過程的具體模式。
【關鍵詞】 高效課堂 利用導學案 合作學習
1. 以導學案為主,使英語教學任務模式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沒有脫離課標,能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任務)進行規(guī)范化、科學化,確定要完成的任務后,教師要制作好導學案,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堂40分鐘依據(jù)導學案來完成這些任務。導學案的制作:主要包括每一模塊的學習目標、重難點、自主學習的內容、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鞏固訓練、當堂反思等幾個板塊。 課前向學生發(fā)放導學案布置預習任務:完成自主學習部分,并將自己的疑問記錄在“我的問題……”處。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自主探究”,作為預習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在體現(xiàn)這一理念。預習中要尊重學生的體驗,不給學生任何的束縛,讓學生盡情享受預習的樂趣,并隨時將自己的體驗、疑問記錄在導學案中“我的疑問”上。這樣的預習過程就一定會成為有計劃、有步驟、有章法,有目的的高效活動,所以就避免了學生盲目和隨意的預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預習過程中用較少的時間,進而提高了預習的效率。學生就會實現(xiàn)從“要我學” 到“我要學”的 改變,從被動的學習上升為主動的學習?!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在內容的理解上,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是正常的,但這些問題必須在課堂上解決。這就需要教師高效利用40分鐘的課堂,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導學案,讓學生暴露出自己的預習成果和預習中的諸多疑問。
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基本教學任務在導學案中進行了概括,從而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得到強化和提高,深化了他們的認識能力,接著就會提出了學生學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程度的新問題,還了解到他們需要什么,這樣教師就可以把這些問題進行開發(fā)、設計、創(chuàng)新,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就會形成一堂適合本班教學的新的模式,同時這個模式的設計絕對不能脫離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
2. 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形成教學過程的具體模式
教學過程就是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即教師根據(jù)教學目的,任務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提高了學生們課堂學習參與的積極性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尤其是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如果教師把這一過程規(guī)范化、科學化、人性化,就能提高學習效率,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呢?我們教師的共識是這樣的: (1) 一個合理的教學過程要有民主的自由的學習氣氛。(2) 一個合理的教學過程要有良好有序的教學組織程序。(3) 融洽的師生關系必須成為一個合理的教學過程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xiàn)以上的三個優(yōu)點的教學過程就需要采取合作學習教學的方法,所以合作學習務必要成為教學過程的實施方式之一。學生只有在合作中才可以體現(xiàn)出無窮的力量,在合作學習中去體現(xiàn)良好的友誼,在合作學習中體現(xiàn)點點滴滴的進步。合作學習的方式、內容、側重點的不同局限于每節(jié)課的不同任務,不同內容。怎樣發(fā)揮合作學習的無窮效力,讓合作學習有效地培養(yǎng)起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的確是一個需要大家去深入探索的問題,它也必定成為教學過程模塊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分組教學就是合作學習在課堂內的主要形式之一。劃分小組是分組教學首要任務。小組的人數(shù)以4人左右為好,并需要推選一位組長。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人數(shù)大體上需要必要的平衡,小組成員的變量有很多的控制方法,學生的平時學習成績、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同的認知能力、多樣的認知方式等。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思想表現(xiàn)、入學成績、家庭情況、性格趨向、交朋結友等,做出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并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要采用互補方式,成績好的學生搭配成績差的學生,不但利于轉化差生,而且促進優(yōu)等生之間的靈活變通,做到“教學相長”; 搭配好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就可以做到取長補短,借鑒有無;搭配認知方式不同的學生,使他們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學習有無,相互強化認知風格。分組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縮短摸索時間。同時,不能把分組簡單地理解為平均分配教學任務,分裂教學內容。分組的前提是使各個小組深入地研究教師分配的任務,學生的相互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接受任務的時候,教師可以選出一個組織能力較強的組長,還要選出一個文字表達能力強的組長助理,負責把任務具體分配到個人是組長的任務,組長的任務還包括向教師反饋信息,檢查組成員任務完成情況。
■
[1] 李燕芳.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小學教學參考, 2006(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endprint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