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清明節(jié)前,我正好在韓國首爾。韓國清明節(jié)不放假,我與培訓(xùn)我的李先生約好,這一天要去見識一下他們家的掃墓活動。
去李先生家前,我去花店買鮮花?;ǖ昀习宓弥乙吣?,便向我推薦一束白色的蘭花,因為韓國人都喜歡用蘭花祭祀。到了李先生家,他們正好往車上裝東西,我看到除了幾個大保溫箱,還有鐵鍬、水桶等。我心想,想必韓國人清明掃墓跟中國人的形式差不多。
去給李先生祖父母掃墓的人,還有李先生的父母、弟弟和六歲的小兒子。開車半個多小時,我們來到近郊一處干凈整潔的公墓。這里的墳?zāi)故呛艽蟮拈L方形,全部朝南,四邊青磚砌起,上面凸起的部分長滿未見綠的草。墓的間距很寬,墓前是一個寫字臺大小的平臺,兩邊有石頭花瓶。墓碑在旁邊,很小,沒有平臺和墳?zāi)垢撸厦媸菣M向漢字,只寫著“某某李公某某、某某劉氏”之墓。
李先生和弟弟把幾個箱子打開。我吃了一驚,祭祀的東西還真不少,有鮮花、水果、杯碗、年糕、清酒等。李先生父母神情恭敬,很重視祭祀程序,親自擺放祭品,連蘋果、橙子都用刀切開。李先生低聲告訴我,他們這邊祭品排列方位很有講究,比如紅東白西,生東熟西,碟東盞西,絕不能亂放。
接下來祭祀過程跟我們的習(xí)俗一樣,也有把酒散在墓前、跪下磕頭的傳統(tǒng),不過磕頭的人不多,大都是站在墳前低頭默哀,念念有詞。我看了一下,來掃墓的人很多,但沒有一個燒紙的,墓地安靜得很,連大聲說話的都沒有。在我鞠躬的時候,李先生全家竟對我回禮道謝。
直到祭祀完畢,也沒看到李先生對墳?zāi)棺鋈魏涡蘅?,因為墳上連一絲雜草都沒有。大家走出墓園,來到附近一處山腳,我才知道鐵鍬的用途。原來,清明這天是韓國植樹節(jié),這處山腳就是一處新的植樹場地。我和他們?nèi)乙黄鹫J(rèn)領(lǐng)樹苗,并仔細(xì)培土澆水。掃墓植樹,別有一番感觸。
回到李先生家已是中午,李先生的老婆和弟媳早備好了飯菜,豐盛而清淡。席間,李先生父親再次向我表示感謝,我說這兩年你們待我如自己孩子一樣,參加祭祀是應(yīng)該的。其實,我除了為見識韓國的掃墓,也是借祭祀氛圍安撫自己不能回鄉(xiāng)祭祖的遺憾。也就是這個清明節(jié),我第一次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