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安 1957年生于蘇州?,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蘇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蘇州自古繁華,享有人間天堂之譽。而被稱作人間天堂的原因之一,即擁有眾多的古典園林。這些古典園林以其深厚的人文歷史價值,精致典雅的建筑藝術而冠甲天下。大凡游蘇州古典園林的游客,往往只注重欣賞這些古典園林精致典雅的建筑藝術和風景,沉醉于眾多隱現(xiàn)在古樹花木之中的亭臺樓閣、曲橋回廊、畫舫雕棟、假山湖石等,而少關注其中蘊含豐富的書法之美。誠然,建筑之精美、曲徑構思之巧妙,無論四季變化,始終美輪美奐、無與倫比。但是,若我們從更深的層面,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蘇州眾多的古典園林之美,不僅僅是這些建筑和風景之美,更重要的或者說其內(nèi)在之美在于園林的歷史文化所孕育的內(nèi)涵美,這種美是無法復制的。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將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有“確認古典園林之獨特歷史文化和園林藝術價值”之評價,就把古典園林的獨特歷史文化價值放在首位。
古典園林的人文歷史內(nèi)涵往往通過書法凸現(xiàn)出來,書法是其中主要的表現(xiàn)載體,書法在人文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園林中的書法美
就書法本身而言,無論是墨跡原作,還是刻石,抑或是摹拓的;也不管是匾額、楹聯(lián)、條屏還是書條石,各式各樣,凡是書法藝術作品的款式形制,在蘇州眾多的古典園林中一應俱全,皆能看到。從古代經(jīng)典法帖到近現(xiàn)代名人雅士之手跡,從甲骨文、金文到歷朝歷代書法名家,特別是明代吳門書法名家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以及有清一代的劉墉、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翁同龢……甚至不少帝王如康熙、乾隆、道光的御筆。其包羅萬象,令人目不暇接,而且篆、隸、真、行、草五體俱備。其中書條石更是將各種匯帖、叢帖和時人雅集酬唱之詩文、吟詠文稿、書作鐫刻而鑲于建筑之內(nèi),與整個古典園林融為一體,別開生面,蔚為大觀。
蘇州古典園林原先皆為私人宅園。明黃省曾《吳風錄》中說:“吳中富豪竟以湖石筑山……閭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玩?!敝^稱“城里半園亭”,道出了明代蘇州造園的風尚。文人賢士、巨商富賈,仕途或商海歸隱,皆于吳中建宅造園,安度余生。在與友人往來交游,行吟把盞中,或精神所托,書寫心跡;或興之所致,寄情寫景;或醉心翰墨,廣泛收羅,從而留下了眾多的經(jīng)典法書、名家翰墨。應該說,由于園林書法,傳遞著造園主人的審美觀念和精神追求,所以園林因書法而增加了內(nèi)涵之美,書法因在園林建筑、假山疊石之氛圍中,相映而生輝,二美俱佳,從而造就了這些古典園林的歷史文化價值。而且書法中的匾額、楹聯(lián)、屏風等載體本身已融入了蘇州古典園林,成為建筑的一部分,尤其是鑲于廊間粉墻之間的書條石,不僅體現(xiàn)補壁的巧思,更讓人們隱隱聞到翰墨的清香,感受書法藝術的濃郁氛圍。
書條石是文人士子將古代法帖、時人雅集酬唱之詩文書作鐫刻于石,以延伸娛情翰墨時空的藝術形式,體現(xiàn)了當時園居閑適書香生活的一種狀態(tài)和心境。就鐫刻書條石一項而言,堪為蘇州古典園林的一大特色,幾乎每園必有,而且各有側(cè)重。如我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以匯刻法帖馳名。留園雖占地僅2.3公頃,但其所刻法帖書條石200余塊,總長130余米(書條石尺寸為高70厘米、長35厘米,高65厘米、長30厘米不等)。從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李北海、范仲淹、蘇東坡、黃山谷、米芾乃至元明趙孟頫、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唐寅、董其昌等皆有。其中包括二王《宮奴帖》《十七帖》《地黃湯帖》《消息帖》《敬祖帖》《鴨頭丸帖》《群鵝帖》等90余種法帖,計56塊書條石,而趙孟煩32塊書條石法帖最具盛名。另一古典名園獅子林則以匯刻“聽雨樓”法帖為主,也是沿圍墻復廊、回廊內(nèi)鐫刻宋四家蘇東坡、黃山谷、米芾等法帖,以及唐以來的名家法帖計70余塊書條石,總長40余米。其中一塊“云林清閟”刻有倪云林獅子林圖和諸多名家題跋,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和歷史文獻研究價值。蘇州古典名園中的小園怡園,占地僅O.6公頃,卻以具有的書法長廊為人稱賞。百余塊刻帖,自晉王羲之、王獻之及唐宋元明清諸家,群星熠熠,篆、隸、真、行、草競相紛呈,尤以《玉枕蘭亭》13行石刻,最為珍貴。
除了洋洋大觀的匯帖叢帖外,蘇州眾多古典園林中還有一些十分難得的刻石,極具書法藝術之美。如拙政園中有一塊文徵明的小楷干字文書條石刻,就本人陋見,這件小楷作品是文徵明所見小楷作品中最含蘊靈動的一件。文徵明的小楷書法作品勁健清秀、平整挺拔,多見嚴謹精到之作,然往往略顯“拘謹”;而此書條石上的小楷很獨特,除一如以往的精致清健外,此作似受大王影響,寫得圓潤質(zhì)樸、不衫不履,真氣逼人,頗有魏晉韻致,實為難得之珍品。以至于清人王澍評:“文待詔小楷每患謹嚴有余,風度不足。獨此冊空明飛動,所謂紆余為妍,卓犖為杰者,……真文氏第一楷跡也?!蓖瑯?,在網(wǎng)師園中也有一塊書條石,是明末黃道周的小楷書作。黃道周書法師法魏晉,此作也極似鐘繇書風,清雅靜穆,溫潤虛和,蕭散逸宕,質(zhì)樸內(nèi)蘊。曲園因曲成園,后進西側(cè)長廊,刻有俞樾書法作品10余件,其中數(shù)件信札小楷、行書、隸書作品,亂石鋪街,無行無列,布局行氣,隨意自如,作品雖小但精致,漢碑雄強之筆猶存,可謂難得之作。獅子林內(nèi)“云林清閟”條石刻有乾隆的三段小行書題跋,茂密樸實,筆致穩(wěn)健,一掃平常流美習氣,實屬少見。怡園中有一塊刻有文徵明、唐寅和倪瓚《江南春》詩的條石,呈現(xiàn)了文徵明29歲、61歲兩個時期的小楷作品,可見其相隔30年小楷筆法愈加精勁和書寫境界的愈加平和,藝術成就愈趨完全。還有怡園中有賈似道的《玉枕蘭亭》13行,因原石流傳奇特,又多評贊、詩詠和題跋,且原石下落不明,而此刻石尚可令今人一睹古物風采,故而彌足珍貴,等等。蘇州古典名園園主付出諸多心血,將無數(shù)的經(jīng)典書法墨跡精刻庋藏于園宅之內(nèi),清賞品味,有的成為僅存之本,為蘇州古典園林留下了無數(shù)的瑰寶。
二、書法藝術美化了園林
我們說蘇州古典園林中的書法藝術本身之美,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其又與蘇州古典園林的其他建筑及樹石風景融合在一起,構成了蘇州古典園林無窮的內(nèi)涵之美。蘇州古典園林的建筑,亭臺樓閣、廳堂館室,甚至軒榭簃角、廊橋舫舟之匾額、楹聯(lián)及書條刻石等,由于其既有文字之美,又有書法載體本身之美,從而營造了一個不可多見的藝術空間,使園林建筑群更有文化歷史內(nèi)涵,猶如賦予了靈魂,生機勃勃,顯得更和諧完美。因而,其匾額、楹聯(lián)、屏風等書法載體,尤其是那些鑲嵌于墻壁間的書條石,本身已經(jīng)成為蘇州古典園林的建筑,試想,這些古典園林的建筑如果沒有了這些文字內(nèi)容及它的書法藝術載體,其內(nèi)涵將會遜色許多。
蘇州古典園林,曾為私人宅園,精致細巧,占地面積不大。所以,往往在園內(nèi)筑建長廊、回廊,增加景致層次,以小見大。而筑建長廊、回廊以及在長廊白墻上設計漏窗、鑲刻名家法帖書條石等藝術造景手段成為蘇州古典園林的一大特色,從而增加了古典園林獨特的藝術觀賞性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比如拙政園為我國四大名園之一,其西半園有一條臨溪長廊,臥波而建。此廊悠長而逶迤曲折,高低偃仰,臨池而不高,猶如凌波仙子,堪稱中國古典建筑中的經(jīng)典范例。此長廊為半開放式長廊,一邊臨水,一邊則是白墻。臨池一邊,亭臺樓閣、假山舫橋隱現(xiàn)于樹木花草之中,移步換景,令人賞心悅目。而于另一邊長廊的白色墻面,設置了數(shù)個漏窗,同時又鑲刻了18塊名家法帖書條石,園林長廊墻面很少有同時設置漏窗和書條石,因而這是一個獨特的建構。漏窗可感受其本身藝術之美,而鑲刻其間的斷而意聯(lián)的書條石,黑白相間,既體現(xiàn)了黑白對襯的蘇州造園藝術元素,又由于書條石具有書法、鐫刻等多重藝術價值所以給這條長廊注入了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神韻倍增,成為極具特色的長廊建筑。園主或游人,閑庭信步或邀友雅聚,徜徉于山水廊間,觀摩欣賞,豈非隨時隨性之樂事。再比如留園“曲溪樓”之內(nèi)有條封閉式長廊,為步入中園之通道。西邊臨園一側(cè),開設漏窗,而東側(cè)墻面則有鐫刻鑲?cè)雺?nèi)的蘇東坡舊刻3種、米芾行楷舊刻4種、趙子昂行草法書10種、宋名賢10家書2種和文徵明書蘭亭詩等歷代名家經(jīng)典法帖書條石50余塊。漏窗增加了藝術之美,觀賞窗外之景,又可憑藉漏窗之光,欣賞長廊之中的法帖。其獨特的布局,既突破了傳統(tǒng)封閉式長廊兩邊都設漏窗的模式,又體現(xiàn)出造園主人的審美觀念和文化內(nèi)涵,是蘇州文人庭院刻帖雅風留下的佳構,這些書條石本身已成為長廊建筑必不可少的構件。正是書法藝術、刻石藝術和文字內(nèi)容融入古典園林建筑,形成了一道道深含人文歷史的秀美風景線,傳遞給人們賞析感悟。留園的西部,長超百米而又曲折高低的半開放式長廊白色墻壁上,鑲刻著58塊94種不可多見的“二王法帖”書條石,東面一側(cè),則有太湖石疊壘而成的假山群石,以及曲橋、淺池等。漫步其間,既可欣賞自然之景色,又可賞讀二王之墨寶,使人恍如置身于山陰道上,遠眺則丘壑連綿,可見充滿生機的山水景致——真可體味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雅致——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轉(zhuǎn)身即如入書齋,讀書畫,賞文章,好不優(yōu)哉游哉!這種美是其他載體不能給予的。此正為蘇州古代文人筑庭造園藝術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狀態(tài)。另外,園林中的刻帖書條石,特別是其中不少和唱詩文的孤本精品,記載了當時吳地文人閑雅的生活狀態(tài),彌補了印制、攝像之不足,為后世留存了大量的佳作。
諸如此類,在蘇州眾多古典園林中比比皆是。因此我們說,不只是園林中的書法美本身,準確地說,是古典園林里林林總總的精美書法使蘇州的園林更具觀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