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三
摘 要:當前,部分學員受到社會思潮、網(wǎng)絡傳媒的影響,缺乏軍事科技素養(yǎng),對高技術裝備不夠關注,從而制約著在信息化條件下“能打仗,打勝仗”的實現(xiàn)?!盾娛驴萍际贰妨⒆憧萍紡娷姷膽?zhàn)略高度,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固定化模式,采用了緊貼學員實際、緊扣歷史史實、緊跟時代前沿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改革;軍事科技史課程;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3-0073-02
當前,部分學員由于受到當今網(wǎng)絡信息及其他大眾傳媒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扭曲,關注的東西大都集中在一些低俗娛樂方面的東西,而對當代軍事科技的變革發(fā)展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這對于在軍事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武器裝備創(chuàng)新不斷的新軍事變革浪潮下建設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目標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現(xiàn)實。
為了培養(yǎng)和造就“能打仗、打勝仗”的合格軍人,在課程教學改革推動下,我們開設了一門適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選修課程——《軍事科技史》。為了切實增強教學效果、激發(fā)學員熱愛軍事科技的興趣、培養(yǎng)造就學員的軍事科技素養(yǎng),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了緊貼學員實際、緊扣歷史史實、緊跟時代前沿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緊貼學員實際,用名人名言激發(fā)學員熱愛軍事科技、投身國防建設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每一門課程的第一堂課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學時較短的選修課而言。同時,當前深受大眾傳媒尤其是網(wǎng)絡媒體影響的90后學員,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熱情不高的現(xiàn)象。針對學員的這一現(xiàn)狀,為了在第一堂課就把他們牢牢地吸引到課程教學中來,筆者根據(jù)學員年輕而富于激情的特點,采取了用胡思遠教授的一段話來激發(fā)學員學習興趣:“一個軍人如果不明白當代與未來最前沿的軍事技術與武器裝備,他也可能憑自己的勇敢與忠誠為自己的國家努力一生,但如果整個軍隊不知道這些知識,那么這個民族將永遠無法徹底擺脫落后挨打的悲劇。偉大的將軍我們并不缺少,但是,偉大的技術觀念我們并不多有。讓我們的技術眼光和技術思維首先走在敵人的前面,我們才能真正有希望戰(zhàn)勝未來的敵人?!?[1]當學員沉浸在對這番話的深思之中時,我們用幻燈及時打出了一句名言:軍隊,虎狼之師;科技,虎狼之翼。
這樣的教學做法讓學員印象非常深刻。在課程結束后的心得體會中,有學員這樣寫道:“第一次課教員就使我認識到了我是一名軍人,所以我要了解軍事科技史?!庇械膶W員說:“通過這近兩個月的學習,我仿佛身臨其境地經(jīng)歷了一番人類軍事科技發(fā)展的全過程,深刻而又頗感震撼地體會到了‘科技,虎狼之翼這句話所蘊含的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用高科技武裝的軍隊才真正具有戰(zhàn)斗力。只有這樣的軍隊才真正能夠保衛(wèi)國家的領土和主權,捍衛(wèi)人民的權益。因此,在以后,我將更加注重科技的學習,作為一名軍人,這樣才算合格,才能適應未來戰(zhàn)爭的需要?!?/p>
還有學員寫道:“本來選這門課是沖著拿學分來的。可上了教員的課后,讓我對這門課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體會。我覺得這門課對于提升我們的軍事素養(yǎng)是很有幫助的。一個軍人如果連基本的軍事科技史都不知道,那么就顯得太過于失敗了。上了《軍事科技史》后,我不僅對軍事科技發(fā)展的脈絡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對古今一些典型武器裝備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覺得上了這門課我收獲最多的就是‘軍隊,虎狼之師;科技,虎狼之翼這句話以及胡思遠先生的那句話‘一個軍人如果對軍事科技不了解,他仍然可以為國效力,為軍隊奉獻一生。但是,如果整個民族都不了解,那么這支軍隊就擺脫不了落后挨打的命運……。對,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永恒的真理。作為一名軍校學員,軍隊建設未來的接班人,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軍事知識,技能,否則我們軍隊的未來將令人堪憂,我們可能會遭受到第二次‘八里橋之戰(zhàn)的悲劇?!?/p>
二、緊扣歷史史實,用鮮活的戰(zhàn)爭戰(zhàn)例喚醒學員心中的理想,培養(yǎng)學員建設強大國防的責任感使命感
當前的年輕學員,長期生活在和平年代,對中國過去的屈辱歷史不太敏感。即使是走進軍校的廣大學員,通過我們的調研也發(fā)現(xiàn),有不少都是沖著軍校不收學費、畢業(yè)后不用找工作等因素進來的,真正抱著獻身國防的人不是特別多。許多人進來后也沒有具體的目標,這直接導致他們學習目的不明,學習動力下降。
為了讓學員切實體會到中國近代史上“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精心選舉了“八里橋之戰(zhàn)”的視頻?!鞍死飿蛑畱?zhàn)”講述的是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在攻占了天津大沽口后,一路深入至通州張家灣,與清軍將士在離北京通州附近的八里橋展開的激戰(zhàn)。在學員印象中,都以為清軍面對帝國主義的軍隊從來都是不堪一擊、聞風而逃的,所以才導致戰(zhàn)爭失敗。這不僅造成了學員對歷史的誤解,而且使問題簡單化,不利于培養(yǎng)學員嚴謹求實、客觀理性的科學精神。
事實上,在“八里橋之戰(zhàn)”中,迎戰(zhàn)英法聯(lián)軍的清朝軍隊表現(xiàn)得非常英勇,其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精神讓侵略者都為之感嘆。英法聯(lián)軍這樣記載了當時清軍將士的英勇氣概:“中國人和以勇氣與鎮(zhèn)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zhàn)斗的最后階段表現(xiàn)得尤為出色。一些皇帝的禁衛(wèi)軍,身著引人注目的黑邊黃袍在我們大炮的交叉火力下跑遍全橋,并且在槍林彈雨下?lián)]舞著旗幟以鼓舞中國步兵的斗志。他們中沒有一個人后退,全都以身殉職[2]。但是,盡管清軍將士英勇抗敵、前仆后繼,苦于過時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和落后的武器裝備配置,他們最終還是倒在了侵略者先進的槍炮之下。
盡管只有幾分鐘的視頻,但卻使現(xiàn)場學員熱血沸騰,他們看到清軍將士奮不顧身沖向敵人,卻在侵略者先進的槍炮聲中倒在地上、血染疆場的時候,都忍不住唏噓不已,感慨萬千。在視頻結束之際,我們用幻燈將西方人對這場戰(zhàn)爭的評論打在銀幕上:“未能掌握西方的戰(zhàn)爭方法,很大程度上導致那些曾一度輝煌的帝國的衰落。他們不缺乏英勇、人數(shù)和財富,他們?nèi)鄙俚氖羌o律和技術。”[3]
課后,在談到上完課的心得體會時,有學員這樣寫道:“八里橋清軍的一往無前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可悲場面,激勵我知識就是戰(zhàn)爭、科技就是戰(zhàn)爭。我再一次體會到‘軍隊,虎狼之師;科技,虎狼之翼??萍紡娷姡覀兗缲撝鎳鴤ゴ髲团d之重任。我也認識到了自己該多做些什么。”endprint
所以,正是從慘痛的對歷史真相的還原中,讓廣大學員深切地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殘酷內(nèi)涵。就是通過這樣的將歷史史實融入課堂教學的安排,幫助廣大學員認清了自己作為一名共和國21世紀的軍人應該做些什么,幫助他們增強了憂國憂民的意識,培養(yǎng)了他們將個人榮辱與國家安危系為一體的理念。
三、緊盯時代前沿,用與時俱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喚起學員時不我待的學習激情
在課程講解中,為了及時跟上軍事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改變傳統(tǒng)的按照既定的教案講稿內(nèi)容照本宣科的老套路,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增設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每周一圖(后更名為“開眼看世界”)。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每次課開始之前,提前將本周關于軍事科技或武器裝備的新聞圖片介紹給大家,同時穿插一些相關的國際形勢和政治背景,讓學員在學習軍事科技和武器裝備的同時了解軍事政治動態(tài)。
在2012年下半年中國的運-12飛機第一次在釣魚島上空巡航而引發(fā)日本飛機出動的新聞事件中,筆者把美國在日本部署的X波段雷達圖片作為“開眼看世界”的主要內(nèi)容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講解內(nèi)容包括X波段雷達的基本型號、技戰(zhàn)性能等,讓學員在對當前軍事動態(tài)的了解中潛移默化地知道了未來戰(zhàn)場對手的武器裝備性能。
在2012年9月,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式交付中國海軍之際,筆者又把遼寧艦的圖片作為“開眼看世界”的主要內(nèi)容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講解內(nèi)容還包括遼寧艦背后不為人知的前世今生(從“里加”到“瓦良格”再到“遼寧”),以及西方如何阻撓其進入中國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烏克蘭造船廠廠長馬卡羅夫面對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和烏克蘭總理庫奇馬詢問究竟需要什么才能建成“瓦良格”時回答:“需要什么?我需要蘇聯(lián)部長會議、需要蘇聯(lián)黨中央、需要蘇聯(lián)國家計劃委員會、需要國防工業(yè)委員會、需要9個國防工業(yè)相關的部委、需要700多個相關的工業(yè)8 000多家相關的配套廠家。一句話,我需要我們偉大的蘇聯(lián)、強大的蘇聯(lián)還存在,你們誰拿得出來?”當我講到這里時,臺下的學員陷入了深思,他們從老廠長這番話中明白了:建造瓦良格所缺的是一個強大的統(tǒng)一的國家——蘇聯(lián)。一句話,船運即國運。國運興,船運興;國運衰,船運衰?!巴吡几瘛碧柕耐9ふ侨绱?。所以,只有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有一個強大的民族。
聯(lián)想到今天這艘航母已經(jīng)歷盡重重困難、在中國的領海上煥發(fā)青春,這再一次讓學員深刻體會到擁有一個強大國家的自豪感,也讓他們更清楚自己在“強軍夢”和“強國夢”中肩負的歷史使命。有的學員說:“《軍科》使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開眼看世界,讓我了解到了世界前沿的武器裝備,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币灿袑W員寫道:“每次課的‘開眼看世界彌補了我們平時對新聞的缺乏了解,也加深了我們對軍事的了解。作為一名學員,一名軍人,必須要有打仗的準備,也要懂得科技是軍事發(fā)展的前提和技術保障。要了解科技,了解軍事,真正懂得現(xiàn)代戰(zhàn)爭內(nèi)涵,提升自己素質,為將來的戰(zhàn)斗做好準備?!?/p>
總之,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廣大學員都紛紛認為“開眼看世界”向他們展示了最新的軍事科技發(fā)展走向,讓他們了解到了新型的武器裝備和軍事動態(tài),也使得《軍事科技史》成為他們非常喜歡的一門課程。
參考文獻:
[1] 胡思遠.希望的航程[N].羊城晚報,2010-10-17.
[2] 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第6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81.
[3] 馬克斯·布特.戰(zhàn)爭改變歷史——1500年以來的軍事技術、戰(zhàn)爭及歷史進程[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1:86.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