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豫賢
吲達帕胺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分析
陳豫賢
目的對吲達帕胺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進行分析。方法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 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硝苯地平控釋片進行治療, 研究組患者給予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治療進行治療, 并對兩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結果經(jīng)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83%, 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后, 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提升患者生活的質量,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吲達帕胺;氨氯地平;高血壓合并冠心病
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大多均伴有冠心病, 目前臨床中多采用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來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進行治療, 其治療的效果較為明顯。本文主要就吲達帕胺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進行分析, 現(xiàn)做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每組48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32:16;年齡44~78歲, 平均年齡(61.00±3.28)歲;病程2~25年;對照組患者給予硝苯地平控釋片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8:20;患者年齡42~78歲, 平均年齡(60.00±3.38)歲;病程2~25年;研究組患者給予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進行治療。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硝苯地平控釋片進行治療, 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釋片, 1次/d, 服用的劑量是30 mg/次。研究組:采用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進行治療, 服用1次/d, 氨氯地平5 mg/次, 吲達帕胺2.5 mg/次。對兩組患者仔細觀察6周, 如果治療期間有心絞痛癥狀出現(xiàn), 可以讓患者在舌下含服一定量的硝酸甘油片[1]。
1. 3評定標準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對其臨床療效進行評定,顯效:患者舒張壓降低≥20 mm Hg(1 mm Hg=0.133 kPa), 或者降低>10 mm Hg, 下降到正常的范圍;有效:患者舒張壓降低10~19 mm Hg, 或者降低且<10 mm Hg下降到與正常范圍相近;無效:沒有達到以上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 在其臨床療效情況對照中,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83%, 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5.00%,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情況對照[n(%), %]
在相關的研究中, 其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危險性明顯高于單純的高血壓疾病患者, 因而必須給予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足夠的重視, 應該對其血壓進行嚴格控制, 必須達到標準血壓。
臨床中用來降壓的藥物種類較多, 本研究中主要是采用氨氯地平和吲達帕胺來對其進行治療。吲達帕胺是一種有利于患者血管擴張、利尿的降壓類藥物, 其主要是通過對患者的小動脈進行舒張來減少血管壁的張力, 通過血管作用于升壓物質, 讓外周血管的阻力得以降低, 進而達到降壓的目的[2]。而且吲達帕胺能通過對遠曲的小管皮質進行抑制達到再吸收的作用, 進而排除水鈉, 讓其利尿作用可以有效發(fā)揮。氨氯地平是一種鈣離子拮抗劑, 其可以讓外周動脈進行擴張,其降壓的效果是通過對血管平滑肌進行作用來讓外周血管的阻力得以降低, 從而讓血壓降低。同時, 氨氯地平的降壓效果比較平穩(wěn), 可以對鈣誘導中主動脈的收縮進行抑制, 且不會對腎、腦、心的血流量造成影響, 還可以對心臟進行保護。此外, 從本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 通過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來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采用硝苯地平進行治療的效果, 可以起到較好的降壓功效。
綜上所述, 通過吲達帕胺和氨氯地平來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能讓患者的病情得到緩解,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
[1] 徐楓.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應用吲達帕胺聯(lián)合氨氯地平的療效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 2014, 78(6):658-659.
[2] 鄭錄輝.吲達帕胺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29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4, 51(6):942-943.
2014-07-28]
473000 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