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
一個人有了文化帶給人們的是文明、是修養(yǎng)、是儒雅。一個集體有了文化,就有了目標,有了方向,有了強大的精神感召力,無往不勝。一個民族有了文化,就會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就會推動歷史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作為教育的載體學校,要想培養(yǎng)出真正有思想、有理想的學生,就必須走文化建設之路。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升品位的重要支撐。因此我校實施“快樂文化”教育,用文化引領教育,用文化經營學校,讓師生伴隨著“快樂文化”成長。
一、把“快樂文化”作為學校主題文化,根據主題文化設計學校的辦學理念
1.學校主題文化的確立。
(1)目前大部分學校都在追求教學質量,提高升學率,進行應試教育,單調的教學方式和生活,導致學校出現“快樂缺失癥”,師生生命活力消失。中小學生出現厭學,患憂郁癥、焦慮癥事例增多。我們認識到:“學生不快樂”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2)教師沒有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國家倡導教師要享受教育幸福,但教師卻很少將教育工作與“快樂”聯系起來。教師每天忙于工作,生活單調,缺乏生活情趣,感受不到工作帶來的快樂,教師職業(yè)倦怠,教師團隊缺乏凝聚力,在學校里缺乏成就感、歸屬感。學校領導感受到辦學的壓力,缺錢、缺人,追質量,在辦學中感受不到快樂。
(3)小學生人生價值觀教育中也出現了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表現出道德價值迷失、道德情感匱乏、道德行為被動、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脫節(jié)。
基于以上因素的考慮,我校實施了“快樂文化”教育,著力打造學校品牌。
2.以“快樂文化”內涵構建學校的辦學理念。
快樂文化,是指以快樂為思想內涵和價值取向,以研究和實施正確的快樂理念,形成科學合理的快樂觀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形態(tài)。快樂文化是以人文關懷為著眼點,我們充分調動教師的智慧和熱情,集思廣益、總結借鑒、概括提煉、完善升華,形成了學校的辦學思想。一是凝煉辦學理念,確立了核心理念:“塑快樂品質,啟智慧人生”;基本框架:一個核心,三條主線,六個板塊。二是形成核心價值觀,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是讓師生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過一種精彩、快樂的校園生活”是學校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我們辦學追求的目標,也是東小人共同的美好愿景。
校風、校訓、教風、學風、誓詞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內容,它反映著學校的辦學理念、核心價值觀,反映著學校的歷史和精神風貌。為此,我們十分重視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以及誓詞的確定,快樂文化教育的基礎是樹“感恩、求知、心態(tài)、交往、情趣、做事”的品質,重點是培養(yǎng)人“遠志近行,敢為人先”的行為文化,其核心是“塑快樂品質,啟智慧人生”的精神文化,此外,我們還凝煉出?;铡⑿8?、校樹、教師“三知曉”、“四修煉”、 “四互助”,快樂教師體現在:以生為本,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關系和諧??鞓穼W生體現在快樂伙伴、快樂課堂、多元課程、多彩活動,每天“五個一”,三情閱讀等直觀精神文化,用于精神激勵和塑造,使之成為學校的一面旗幟、一種形象、一種特色、一種品牌,為學??沙掷m(xù)發(fā)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二、根據快樂文化要素,開發(fā)主題文化校本課程,使快樂文化的理念進入師生心靈
為了彰顯快樂文化主題,學校教師團隊經過學習、研究、交流編寫了快樂文化校本教材(共6冊)。這套教材涉及面很廣,教師們自己編寫教材,從搜集資料,對資料內容進行加工改造,對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展示出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師們的科研能力。全書緊扣快樂文化教育的六個主題:感恩、交往、做事、求知、心態(tài)、情趣,每個年級圍繞一個主題,每個主題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由六個要素構成,編寫時根據低中高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圖文并茂,以問題為索引,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感悟,以能力培養(yǎng)為著眼點。每課都安排了課外綜合實踐活動,其用心就是通過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快樂文化》校本課程落實到生活、教學、學習之中,使每個師生沐浴在快樂文化之中,不斷追尋生命的價值,做一名快樂教師,快樂學生。
三、根據快樂文化要素,構建學校的活動文化
學校成立了書法、繪畫、舞蹈、計算機、編導、剪紙、無土栽培、柔力球操、合唱團、田徑等10余個社團活動,同時我們還開發(fā)了《植物探秘》、《書韻留香》、《樂在炫舞》、《七色神筆》、《快樂在e》、《HappyABC》等多元有特色的選修課程,滿足了孩子們不同個性的需求,鍛煉了師生多方面能力,提高了師生的素質。
四、根據快樂文化要素,構建快樂高效課堂123四步法
我校把高效課堂工作與學校文化建設融合在一起進行??鞓肺幕匾氖怯?,關注的是學生的成長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課堂是快樂文化的有效載體,高效課堂是我們追求快樂文化卓越的終極目標,在這個背景和理念的支撐下,我們嘗試構建模式如下:
總體模式:一個追求------兩個基本點-------三個改變,來形成教學整體合力。
一個追求:即日常教學追求一點一滴的有效教學。
兩個基本點: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出發(fā)點,以尋找適合有效地學習方法為支撐點。
三個改變:學校管理的改變,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學校管理的改變:
班子成員:完善制度進行督導,及時總結由事后檢查轉變?yōu)槭虑爸笇В潞罂偨Y
意識觀:班子每個人找難點,突破難點,真正為一線教師服務。
措施:班子成員一對一到實驗班聽課,評課,指導。每周二、四為固定聽課時間,周二、周三校本教研反思。
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發(fā)展。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向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轉變。
課前,教材預設,備不同層次學生的障礙預料和預設問題。
課中,應根據學生預習對知識的掌握和教師對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把握,設定學習目標,做到學生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會的不講,教師導學導在重點處,難點處,關鍵處。作業(yè)布置有層次,有針對性。
課后:光有先進的學習方法,還要有強化跟進。教師對單元知識點進行檢測,有錯誤點檔案,進行有針對性練習再小測。
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從學生由接受知識向探索生成知識轉變
課堂四步法:
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合作探究——應用拓展
簡稱: 問 導 研 練
預習交流(教師出示預習提綱,學生自學,課上匯報預習成果,提出疑難問題)
明確目標(根據學生預習對知識的掌握和教師對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把握,設定學習目標,做到學生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會的不講,)
合作探究(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梳理歸納)
應用拓展(鞏固練習,拓展新知,發(fā)展思維,開闊視野)
五、課題拉動,提升快樂文化品味
為確保課程文化的育人質量,提高學校文化品位,學校堅持“課題引領、科研興校、品牌強?!钡慕逃砟?,確立了在校長引領下的《快樂文化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的重點課題。在實驗與研究過程中,學校文化、德育理論、特色內容、人文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現已取得初期成果。
實踐證明,“文化引領、創(chuàng)新發(fā)展,文化育人、打造品牌”的教育實踐,帶來的是科學的管理,教育教學工作規(guī)范、務實、高效;帶來的是師生精神風貌的根本性變化;它是一種感性的攝入新魂的文化,使學校成為了有精神感召力和彰顯生命活力的樂園。我們將把“快樂文化”教育作為打造品牌學校的不懈追求,讓快樂文化永遠伴隨師生健康幸福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