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寶先
(湖北省谷城縣人民醫(yī)院,湖北谷城441700)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HSPN)是過敏性紫癜(HSP)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也是兒童最常見的繼發(fā)性腎臟病,尿常規(guī)檢查多出現(xiàn)蛋白尿、鏡下血尿[1]。腎臟損害的嚴重程度直接影響著疾病轉(zhuǎn)歸及預后,兒童HSPN遠期轉(zhuǎn)歸觀察發(fā)現(xiàn)1.0%~15.7%發(fā)展至終末腎病[2]。目前單純使用西藥治療未得到肯定療效,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及免疫抑制物等治療不良反應較大。本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法治療HSPN患兒,并且與單純西藥治療進行效果比較,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上述時期我院診斷為NSPN患兒118例,均符合《過敏性腎炎的診斷與治療(草案)》相關西醫(yī)[3]。排除IgA腎病,急性腎小球腎炎,病毒性肝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繼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征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患兒。中醫(yī)辨證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急慢性腎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分為3型:風熱夾瘀型、陰虛內(nèi)熱型、脾腎氣虛型。其中男68例,女50例。將118例患兒隨機分為 2組:治療組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齡4~16(8.6±4.2)歲;病程8 d~3個月。對照組59例,男33例,女26例;年齡3~17(9.0±4.8)歲,病程10 d~3個月。 2組患兒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根據(jù)臨床分型給予激素治療,輕型患兒給予口服潑尼松1.0 mg/(kg·d),服藥6~8周后減量至10 mg,隔天1次維持。中型患兒給予甲基潑尼松龍15~30 mg/(kg·d)靜滴,1次/d,連用3 d,病情控制后續(xù)按照輕型治療方案。重型患兒可在中型治療的基礎上加環(huán)磷酰胺8~12mg/(kg·d)靜脈滴注,連續(xù)應用2d、間隔2周為1個療程,環(huán)磷酰胺累積量≤150 mg/kg。同時給予抗感染、過敏、抗凝血治療,若伴隨高血壓給予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治療,伴消化道給予抑酸止血治療。
1.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辨證施治,基本方:益母 30 g、白茅根 30 g、黃芩 10 g、丹參 10 g、陳皮 6 g、黃柏10 g、牛膝15 g、甘草10 g。風熱夾瘀型加連翹12g、地膚子20 g、金銀花10 g祛風驅(qū)熱、涼血化瘀佐以益腎;陰虛內(nèi)熱型加生地15 g、女貞子15 g、旱蓮草12g、黃芪30 g補益脾腎、活血涼血;脾腎氣虛型加黃芪30 g、黨參12g、當歸10 g、白芍12g、熟地15 g補腎益脾固攝。以上為成人服用量,≤4歲患兒為成人用量的1/3,5~9歲為成人用力的1/2,10~14歲為成人用量的2/3。1劑/d,分2次煎服。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和體征:觀察治療前后檢查患兒血壓、水腫、皮膚紫癜、關節(jié)疼痛以及腹痛情況變化;②實驗室指標:記錄治療前后患兒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24 h蛋白尿定量、尿紅細胞定量、血尿素氮、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血清肌酐等指標變化;③藥物的不良反應:觀察患兒有無向心性肥胖、高血壓、感染、痤瘡、滿月臉、精神癥狀等。
1.4 療效判定標準 從治療開始至隨訪2a觀察藥物療效,并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腎小球腎炎療效評定標準[4]進行評定。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尿常規(guī)檢查蛋白轉(zhuǎn)陰,或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尿紅細胞數(shù)正常,或尿沉渣紅細胞計數(shù)正常;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尿常規(guī)蛋白減少(?),或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40%,尿紅細胞減少(?)或≥3個/HP,或尿沉渣紅細胞減少≥40%;有效:癥狀消失或是明顯減輕,尿常規(guī)蛋白減少(+),或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40%,紅細胞減少(+)或<3個/HP,或尿沉渣紅細胞減少<40%;臨床癥狀、體征及上述實驗室檢查指標均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EXCEL錄入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分組資料采用的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 2組患兒治療前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紅蛋白及尿NAG酶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治療后 2組各項指標均顯著下降(P<0.01),且治療組較對照組更明顯(P均<0.01)。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2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1;②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n 時間 血肌酐/(μmol/L)血尿素氮/(mmol/L)24 h尿蛋白/(g/L)尿紅蛋白/(個/HP) 尿NAG酶/(IU/L)治療組 59 治療前治療后132.3±38.276.9±21.4①②12.4±7.64.9±2.0①②1.5±0.70.7±0.3①②43.4±11.516.7±8.0①②86.4±18.731.8±9.2①②對照組 59 治療前治療后130.8±33.5108.7±24.6①12.2±6.88.5±4.1①1.6±0.61.1±0.5①44.8±10.530.1±9.3①84.1±16.558.6±12.4①
2.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5.187,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2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包括血壓升高、繼發(fā)感染、精神癥狀及柯興綜合征等,給予對癥治療后均有所緩解。其中治療組出現(xiàn)12例占20%,對照組出現(xiàn)27例占46%。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8.617,P<0.01)。
HSPN病理特征以系膜區(qū)IgA沉積、腎小球系膜增生以及上皮細胞新月體形成為主。其發(fā)病機制是以IgA為主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導致全身多處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炎,主要表現(xiàn)為系膜改變,同時伴隨細胞炎癥因子、免疫因子浸潤和凝血纖溶紊亂[5]。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皮膚紫癜、腹痛及關節(jié)痛等,嚴重者可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HSPN發(fā)病率相當高,據(jù)文獻報道,HSP患兒腎活檢幾乎100%患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6]。目前在是否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HSPN仍存在爭議,在治療腎病綜合征、腎功能損害及腎炎綜合征時,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有著不可替代性,但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過程中干擾了機體內(nèi)環(huán)境,造成陰陽平衡失調(diào),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如免疫功能低下、誘發(fā)感染等[7-8],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給予中藥調(diào)節(jié),使陰陽達到平衡,能夠減少復發(fā)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提高治愈率。
中醫(yī)認為該病屬于“血癥”、“肌衄”、“水腫”等范疇。本病多素體稟賦不足或素有蘊熱,外感風熱毒邪,以致風熱相搏,邪毒瘀而化為熱,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病久則以虛為主,或血虛,或氣虛,或陰虛,或腎脾虧虛,形成虛實夾雜之證。中藥采用病癥與辨病相結(jié)合的治療方法,重用活血化瘀藥,并隨癥加減。最近研究表明,丹參有減少血小板凝集,擴張腎臟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保護腎臟功能[9];益母草能夠活血化瘀,抑制血栓形成,又能利水降壓;生地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抗擊機體缺氧的作用;黃芪則具有扶正固本、補中益氣之功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滯性,提高纖溶酶活性,擴張腎小血管,改善腎臟血液循環(huán),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功能[10]。中藥可通過抗炎、抗凝、抗腎小球硬化等發(fā)揮其藥理作用。清熱解毒藥結(jié)合活血化瘀藥,有利于纖維蛋白吸收,促進腎臟血液循環(huán)的改善。因此中西醫(yī)療法各取其長,從而能極大地提高治療效果,亦能減輕西藥的毒副作用,尤其是降低激素的不良反應。
本研究表明,擬以西藥基礎上基本方加辨證施治,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在尿蛋白定量、尿紅細胞、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NAG酶等生化指標調(diào)節(jié)方面,治療組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亦明顯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西醫(yī)治療同時分階段進行中藥辨病辨證施治,能夠提高HSPN的臨床療效。
[1] 于力.兒童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的診斷與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17):1393-1396
[2] Satoskar AA,Molenda M,Scipio P,et al.Henoch-Sch?nlein purpura-like presentation in IgA-dominant Staphylococcus infection-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a diagnostic pitfall[J].Clin Nephrol,2013,79(4):302-312
[3]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腎臟病學組.紫癜性腎炎的診斷與治療(草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12):748
[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3:57-60
[5] 李秋月,楊柳,張莉,等.76例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的臨床病理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38(3):417-418
[6] 李同歡,干毅,王墨,等.兒童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臨床與病理分析[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9,32(4):359;363
[7] 李良志,劉雷,何先紅,等.咪唑立賓治療重癥過敏性紫癜性腎炎21例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0,39(14):1904-1906
[8] Kawasaki Y,Ono A,Ohara S,et al.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 in childhood:pathogenesis,prognostic factors and treatment[J].Fukushima J Med Sci,2013,59(1):15-26
[9] Ren P,Han F,Chen L,et al.The combination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with corticosteroids induces remission of 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J].Am J Nephrol,2012,36(3):271-277
[10] 陳義杰,林林輝,肖韓,等.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69例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療效觀察[J].廣東醫(yī)學,2008,29(12):2103-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