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對英語介詞over的研究

      2014-06-01 12:30:15群,劉
      關鍵詞:介詞語料語料庫

      張 群,劉 豐

      (中國礦業(yè)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徐州 221116)

      基于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對英語介詞over的研究

      張 群,劉 豐

      (中國礦業(yè)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徐州 221116)

      介詞的研究對于英語的學習和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語料庫研究方法在語言學詞匯研究領域的有效性也日益突顯。通過檢索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 (COCA),搜集介詞over最典型的動詞搭配和名詞搭配,據(jù)此來分析英語母語者對介詞over的實際使用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over的語義可分為12項,其中非空間隱喻語義的使用比例要大于空間語義的使用。在空間語義中,“覆蓋某物或遍及某地”的語義使用最為頻繁;而非空間隱喻語義中,動詞搭配和名詞搭配的分析分別以 “對某人或某物有控制權,優(yōu)越感或負責”和 “在……過程中”語義的使用比例最大。此項研究的分析結果可作為介詞over的英語母語使用參照數(shù)據(jù),通過對照和分析,為語言教學者及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啟示。

      介詞over;動詞搭配;名詞搭配;語料庫;語義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基于語料庫的語言學和語言教育研究得到廣泛關注。而利用語料庫進行詞匯研究一直是學者們考察的熱點,其中對詞語的搭配研究更是重點。據(jù)Kennedy的統(tǒng)計,在英語句子當中,每8個英語單詞中至少會有1個是介詞,掌握不好介詞的用法可能會影響學習者的閱讀、理解以及口語能力[1]。在介詞研究當中,國內外大多數(shù)研究者較多關注at,on,in等使用最頻繁的介詞,而本文將對研究成果較少的over進行研究。一個介詞往往擁有多個語義,其中包含空間語義和非空間隱喻性語義。介詞的前后搭配也是對介詞使用研究的重點,只有把握介詞前后搭配的詞語,才能呈現(xiàn)這一介詞的實際使用情況。通過英語本族語語料庫對介詞over進行的研究結果有助于揭示英語母語者對這一介詞的實際使用情況,為英語介詞研究 (尤其是介詞二語習得的對比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參考。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國外許多語言學家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對介詞的語義進行了研究。Brugman首創(chuàng)了用認知語言學研究介詞over的視角[2]。Lakoff在Brugman研究的基礎上用概念隱喻研究了介詞over[3]。Langacker采用術語“射體(trajector)”和“界標(landmark)”來闡釋above,below,out和through這幾個介詞之間語義的相關性[4]。Taylor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細致分析了介詞over各項空間語義之間的關系[5],但是對作為認知語言學基礎的隱喻意義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Tyler和Evans討論了over的不同語義,他們認為各個相互關聯(lián)的語義可以形成以中心意義為核心的網(wǎng)絡結構[6]。在國內,對介詞over的研究也大都是從認知語義學分析的角度來說明over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彭卓從隱喻映射和意象圖示的角度研究了介詞over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空間意義[7]。陳月娥將介詞over的空間隱喻分為4個大類和12個子類,并利用英國國家語料庫(BNC)研究介詞over最常用的動詞搭配[8]。

      國內外對介詞over語義的研究,為本文介詞over的語義分類提供了重要參考。雖然一些研究提供了語料庫的部分數(shù)據(jù),但也只是作為例子來論證語義的隱喻映射和語義分類,很少基于全面的語料庫數(shù)據(jù)來分析介詞over的動詞搭配和名詞搭配的實際使用,而且?guī)缀鯖]有學者基于全面的語料庫數(shù)據(jù)對介詞over的語義進行分類,對其搭配進行分析,其中對“over+名詞”的結構更是很少涉及。

      二、研究方法與語料統(tǒng)計

      Firth率先把詞匯搭配定義為一種語言現(xiàn)象,在這種現(xiàn)象中不同詞語能夠以高度典型的共現(xiàn)方式組合使用[9]。Halliday和Hasan把搭配定義為在某種典型范圍內的詞匯共現(xiàn)關系[10]。也就是說,只有當兩個詞匯典型地共現(xiàn)才構成搭配。隨著語料庫語言學的廣泛發(fā)展,許多學者結合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在詞匯搭配的研究中取得了成果。語料庫研究中有兩種定量分析方法,其中之一是直接觀察KWTC(語境關鍵詞)的共現(xiàn)頻數(shù)。另一種是測量各個節(jié)點和搭配之間搭配的典型性,其中之一就是研究互信息值 (MI值)。MI代表一個詞對另一個共現(xiàn)詞產(chǎn)生的影響力度,MI值越高,節(jié)點詞對共現(xiàn)詞就有更大的吸引力[11]。也就是說,MI值表明了詞語間的搭配力度[12]。Hunston指出 “搭配中,MI值等于或大于3的可以視為典型搭配”[13]。

      根據(jù)Rosch的原型理論,在一個范疇內部,一些范疇成員會更典型、更容易提取和更常用,而原型通常是最典型、最容易提取和最常用的成員[14]。在一詞多義中,一些義項是典型、核心的,而其他則是邊緣的。這些不同的義項通過轉喻、隱喻、細化 (引申)、概括和其他認知方式相互聯(lián)系。一詞多義是原型范疇的特殊實例,因為一個詞的義項能夠被視為一個范疇的成員。

      本文研究的目標是介詞over在COCA(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中的實際使用和分布情況,包括最典型的搭配動詞和搭配名詞,并以這些搭配語境的詳細分析對over的語義進行分類,探討搭配詞中各個義項的分布特征。COCA的語料庫可以實現(xiàn)左跨度為4,右跨度為4的搭配檢索,為了檢索出介詞over最典型的搭配詞,本文將介詞over左跨度為1的動詞和右跨度為2(考慮到名詞前一般有修飾詞)的名詞最為研究對象,結合搭配的共現(xiàn)頻數(shù)和互信息值 (M I值)來選取最典型的搭配詞。本文將介詞over左邊跨度為1的動詞和右邊跨度為2的名詞作為研究對象,同時將結合搭配的共現(xiàn)頻數(shù)和MI值來選取最典型的搭配詞。為了確保所獲搭配詞的搭配力度和典型性,本文在使用在線COCA語料庫時,將最小互信息值限定為3,根據(jù)共現(xiàn)頻數(shù)排列順序選出前30組動詞搭配和30組名詞搭配。已選的30組動詞搭配和名詞搭配所在語境的句子數(shù)量相當龐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結合COCA語料庫自身特點,本文采用等距抽樣的研究方法,選取全體的10%作為樣本來進行研究。

      三、分析與討論

      (一)樣本分布和語義分析

      本文選取的介詞over的前30個動詞搭配詞的樣本總數(shù)為2 208,名詞搭配詞的樣本總數(shù)為6 435。語料庫檢索表明這30個動詞搭配詞和名詞搭配詞的共現(xiàn)頻數(shù)和互信息值都很高,能夠保證搭配力度和研究對象的典型性。語料庫檢索表明,諸如take,preside,hang,lean,fly,bend,pass等等都是介詞over的典型搭配動詞,而year,time,heat,head,world,course,shoulder等等都是介詞over的典型搭配名詞(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因為它們的共現(xiàn)頻數(shù)在這前30個動詞搭配詞和名詞搭配詞中是最高的,且互信息大于3。這表明在英語本族語料庫中,本族語使用者傾向于把這些動詞和名詞作為介詞over的搭配詞。因此,英語學習者和教學者都應重視這些名詞與介詞over的搭配關系,以便于提高對這一介詞的使用準確度和教學效率。

      表1 介詞over的前30個動詞搭配詞和名詞搭配詞Tab.1 Top 30 verb collocates and noun collocates of preposition“over”

      在參考此前學者們對介詞over的語義分類的研究成果及依據(jù)研究者對所抽取樣本的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將介詞over的語義分為12項,包括5項空間語義和7項非空間隱喻語義。其中,非空間隱喻語義是空間語義的延伸 (如表2所示)。

      (二)動詞搭配詞的分析

      對介詞over搭配詞分析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包括各個義項的詞類數(shù)目;每一義項的整體共現(xiàn)頻數(shù)及相應比例;每一義項內部使用頻率最大的搭配詞及其他典型搭配詞的使用比例。數(shù)據(jù)表明,介詞over前30個動詞搭配詞的語境樣本中,非空間隱喻語義的使用比空間語義所占的比例要大。這表明,英語本族語使用者傾向于使用介詞over的非空間隱喻語義 (這一點與英語二語習得者的使用習慣有待進一步的對比分析)。另外,在空間語義中,G2(22.37%)的使用比例是最大的。在非空間隱喻語義中,G9(38.04%)所占比例最大,成為非空間語義中的核心成分,且在所有12個義項中使用最頻繁(表3見下頁)。

      表2 介詞over的語義分類Tab.2 Semantic categorization of preposition“over”

      每一義項內部使用搭配詞較多,本文僅論述使用頻數(shù)較大的搭配詞。在G1中,bend所占比例最大,語料“He bent over a big puddle”表示“他俯身在一個大水坑上方”。“他”位于 “水坑”的上方,但與水坑沒有直接接觸。在G2中,動詞詞類數(shù)目極其豐富。其中,lean所占比例最高。語料“She lean over the rail of a boat and vomit”表示“伏身在船沿上嘔吐”,與G1不同的是,人的身體不僅位于船沿的上方,而且還產(chǎn)生了直接的覆蓋接觸。在G3中,fly的比例明顯居于首位,這個動詞作為介詞over的搭配詞在G3中的使用較為典型。語料“They flew over the rough roads to the site of the old camp”,很明顯“over”在此表示的是從某一地點到另一地點的運動路徑。在G4中,peer的比例相當高,語料“The doctor peered over the heads of the couple”表達的是“窺向那對夫妻的頭”,目光掃視最終落到某一方位上,這里over具有運動終點的語義。G5與其他4個空間義項有所不同,因為它使用到的動詞搭配詞只有l(wèi)oom。語料“l(fā)ooming over the doctor’s shoulder,an island where there had never before been an island…”表示 “一個島嶼漸漸出現(xiàn)在了醫(yī)生的肩的另一端”,顯然“島嶼”并不能運動,在這里over用于表示位于某物的另一端。在G6中,shout的使用比例最大。語料“Ishout over both their voices”中,over在這里用于表示“音量上超過了某人”。在G7中,evolve這個動詞的使用最為典型。語料“State licensing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have evolved over the decades”表示 “許可證的政策法規(guī)演變經(jīng)歷了幾十年”,很明顯over在此表示一種過程。G8的動詞搭配詞也很豐富,其中使用最典型的是fight,語料“l(fā)awsuits and legislative battles are being fought over tenure”中over表達“關于某事,由于某事”。在G9中,take在G9中使用的典型性不言而喻。語料“They started taken over India”中,over表達“某人(事)對某人(事)有控制權、優(yōu)先權或負有責任”。在G10中,spread和pass的使用比例都較高。語料“cost of utility infrastructure will be spread over a larger base of ratepayers”表示“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通過納稅人的增多而得以平攤”,over在此表示一種媒介或途徑。pass是G11中唯一的動詞搭配詞。語料“the bill was passed over President Johnson’s veto”中,over在此表示“渡過某一難關或阻礙”。在G12中,有6個動詞與over的搭配構成習語或固定搭配。其中,hang和trip的使用比例較高。語料“One of the big questions hanging over M r.Iger”表示“某一難題懸而未決一直困擾著M r.Iger”。

      (三)名詞搭配詞的分析

      前30個名詞搭配詞的分析中,非空間隱喻語義(74.04%)也明顯比空間語義(25.96%)的使用比例要高。另外,空間語義和非空間隱喻語義的名詞搭配詞的詞類數(shù)目也都很豐富。與上節(jié)中一致,空間義項中G2(15.26%)的使用比例是最高的。這表明,G2構成空間語義中的核心成分,其他4項構成邊緣成分。而在非空間隱喻語義中,G7(53.84%)所占比例最高,成為非空間隱喻語義中的核心成分。

      名詞搭配詞的分析中,head的使用比例在G1中是最高的。語料“He held the lantern high over our heads”中,“燈籠”在“頭”的上方,但并不接觸。在G2中,名詞搭配詞的詞類數(shù)目相當豐富。其中,world的使用比例最高,緊隨其后的head和shoulder所占的比例也很高。語料“there are hundreds of open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world”中,over表示覆蓋或遍及的范圍。而在G3中,shoulder的比例是最高的,語料“Jasicca tossed an object over his shoulder at an adult bystander”表示“通過他的肩膀將一個物體投擲到一個路人那里”,在此over表達的是一種路徑。在G4中,hill占了100%的比例。語料“Gabe looked out over the hills”中,over表示的是目光的運動終點。在G5中,shoulder的使用比例再居首位。語料“overmy shoulder is a ferry boat”表示“一艘渡船位于我的肩的另一邊”,over表示的是位于某物的另一

      端。在G6中,year和decade的使用比例并列首位。語料中,“Leslie had disappeared a little over a year ago”,雖然over后面接的是時間,但是表示的是“Leslie失蹤的時間超過了一年”,因此over在此表達的是 “在時間上多于,超過”的意思。需要特別關注的是G7,因為其整體共現(xiàn)頻數(shù)是最大的。在G7中,year的使用比例最高。語料“We’ve offered a lot of health and fitness advice over the years”表示“我們在過去的幾年里提出了許多健康意見”,over在此表達的是一種過程。在G8中,territory的使用比例最高。語料“They fought in secret;dirty little skirmishes over worthless territory”中,over表達的是“由于某事,關于某事”。在G9中,top的使用比例最高。語料“San Francisco likes its politics fully caffeinated and over the top”中,over在此表示“某人(事)對某人 (事)有控制權,優(yōu)先權或負有責任”。在G10中,heat的使用比例是最高的。語料“Bring juice mixture to a boil overmedium heat”表示的是“通過中溫將果汁煮沸”,over在此表示一種媒介。在G11中,objection占據(jù)100%。語料“That Policy went into effect over the objections of Maj.Gen.”中over表示“渡過某一難關或阻礙”。G12中有7個名詞與介詞over的搭配構成習語或固定搭配,head的使用比例最高。語料“they’re really in over their heads in a situation like what’s going on now”中“over one’s head”表示“某事太過復雜難以被人接受,或超出一般的接受能力”。

      表3 介詞over的動詞搭配和名詞搭配Tab.3 Verb collocates and noun collocates of preposition“over”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一節(jié)分析中,G7在非空間隱喻語義中所占比例最高。但是在本節(jié)分析中,G9的使用比例最高。將所有數(shù)據(jù)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分析,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差異形成的原因。在動詞搭配詞中,take和preside的樣本數(shù)量占絕對優(yōu)勢。而它們在G9中的使用比例又是最高的,這就導致了G9在12個義項中占據(jù)最高比例。而在本節(jié)分析中,year和time的樣本數(shù)量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這兩個名詞搭配詞在G7中的使用比例是最高的,這也導致了G7在所有義項中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可以推斷:介詞over的典型動詞搭配詞和名詞搭配詞在排列順序上并非互相對應的。以take和preside為例,接在take over和preside over后面的名詞相對來說比較分散,不夠集中,其互信息值低于3,因而沒有出現(xiàn)在前30個名詞搭配詞中。

      四、結束語

      通過COCA語料庫對介詞over的分析,其最典型的搭配詞應受到英語學習者的重視,而教學者也應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有所針對性,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對具體語料的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介詞over的非空間隱喻語義在英語本族語語料庫中使用更頻繁,應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在空間語義中,“覆蓋某物或遍及某地”的語義的使用比例最大。而在非空間隱喻語義中,動詞搭配詞的分析中 “對某人或某物有控制權,優(yōu)越感或負責”這一語義的使用比例最大;而名詞搭配詞的分析中 “在……過程中”這一語義的使用比例最大。筆者對不同語義內部的各個搭配詞的使用比例也做出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以此提供介詞over的典型搭配。此項研究的分析結果可以作為介詞over的英語母語使用參照數(shù)據(jù),供讀者對照、分析、研究英語學習者的實際使用情況,為語言教學及研究者對英語詞匯教學和研究產(chǎn)生一定的啟示。

      [1] Kenndy G.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 Brugman C.Story of Ove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3] Lakoff G.Women,F(xiàn)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 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 Taylor 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6] Tyler A,Evans V.Reconsidering prepositional polysemy networks:the case of over[J].Language,2001,77(4):724-765.

      [7] 彭卓.介詞over的認知語義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3):105-107.

      [8] 陳月娥.介詞over的意象圖式及其空間隱喻認知[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6):143-144.

      [9] Firth JR.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10] 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11] 衛(wèi)乃興.詞語搭配的界定與研究體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12] 鄧耀臣.詞語搭配研究中的統(tǒng)計方法[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4):74-77.

      [13] Hunston S.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6.

      [14] Ungerer F,Schm 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編輯:鞏紅曉)

      A COCA-Based Study on English Preposition“Over”

      Zhang Qun,Liu Fe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Prepositions are frequently used in English and are key issues for English learners,teachers and researchers.The corpus-based approach has been w idely adopted in linguistic study and has been gradually effective.Based on COCA,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us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reposition“over”,and it reveals that among the top 30 verb and noun collocations w ith“over”,the semantic meanings of this preposition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12 categories.Among them,non-spatial metaphoric meanings are more frequent than that of spatial meanings.In spatial meanings,the proportion of semantic item“covering something or pervading in some place”is the highest.In terms of non-spatialmetaphoricmeanings,the semantic item“somebody has control,authority,priority,or responsibility on somebody or something”and“during a process”are respectively of the highest proportion.The research findingsw ill benefit English learners,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the English preposition“over”;verb collocations;noun collocations;corpus;semantic meaning

      H 313

      A

      1009-895X(2014)03-0238-06

      10.13256/j.cnki.jusst.sse.2014.03.008

      2013-06-08

      中央高校經(jīng)費資助項目(JGW110751)

      張 群(1990-),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應用語言學。E-mail:zqcum tsfs@126.com

      猜你喜歡
      介詞語料語料庫
      介詞和介詞短語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介詞不能這樣用
      把課文的優(yōu)美表達存進語料庫
      基于語料調查的“連……都(也)……”出現(xiàn)的語義背景分析
      華語電影作為真實語料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fā)與實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苗防備覽》中的湘西語料
      國內外語用學實證研究比較:語料類型與收集方法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fā)展趨勢
      延吉市| 遵义市| 天峻县| 闸北区| 北宁市| 江都市| 措勤县| 南充市| 重庆市| 拉萨市| 湖南省| 乐安县| 图片| 嘉定区| 嘉义县| 河曲县| 新余市| 仪陇县| 乐都县| 铁力市| 察哈| 定兴县| 巴南区| 青海省| 汝阳县| 山阳县| 兴文县| 高安市| 丰城市| 台东市| 博罗县| 江山市| 成安县| 禄丰县| 塔河县| 清镇市| 三门峡市| 双牌县| 广德县| 鹤壁市|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