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 要:現(xiàn)代化的國際經(jīng)驗表明,當一個國家社會處于轉(zhuǎn)型期時,社會問題便會頻繁出現(xiàn),其中最為嚴重地問題是人們的心理問題?,F(xiàn)在,我國的社會轉(zhuǎn)型進入了一個重要的階段,社會的變化引起的心理問題還在日益劇增。所以,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其在高校教育中的人文關懷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中人文關懷的意義、缺失的原因以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人文關懷
關心人的生活情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篤信人的生活條件,并且解放人,讓其獲得追求自由的權(quán)利,這便是人文關懷。簡而言之,關懷、維護和尊重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行為就叫人文關懷。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應以維護學生利益為原則,關愛和幫助學生成長,主動的關注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開導,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以及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以及人文素養(yǎng)。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首先,人文關懷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和生活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適應日益增長的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化環(huán)境,唯有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其次,人文關懷是大學生步入社會的內(nèi)在要求,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特殊的一個群體,其又處于青少年轉(zhuǎn)變?yōu)榍嗄甑年P鍵時期,會由于社會責任感的增強和競爭環(huán)境的日趨激烈,進而導致大學生心理方面問題的出現(xiàn),所以,思想教育工作者應結(jié)合大學生生活自身的特點以及實際的需求,將人文關懷的理念引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去。
最后,人文關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是塑造人、完善人和發(fā)展人的實際性,其根本任務是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激發(fā)人的潛能,所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為本,注重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才能取得教育的實效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缺失的表現(xiàn)
2.1忽略了大學生的主體性及實際生活
現(xiàn)今,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采用一種教師為主導者,而學生作為知識接受者的工作模式,其中高校經(jīng)過思想政治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思想政治教師的宣講教育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方面的灌輸。思想政治教師以完成自己的工作為目地,學生以考取高分為目標,整個教學過程生硬,目的性太強,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無暇顧及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是否感興趣、是否理解其含義、是否能應用自如。這樣一來,抹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遏制了學生性格的發(fā)展。由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生活中得不到肯定,致使學生的優(yōu)勢無法發(fā)揮出來,也無法表現(xiàn)出自己的性格特點,不利于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也是不符合人文關懷精神的本質(zhì)要求的。
2.2教育方法中人文關懷的缺失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過于簡單,在教育工作中,學生缺少教師的人文關懷,從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達不到要求。(1)輕視了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致使學生缺乏教師對于自己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關心,沒有在思想教育中關心學生情感和心理需求,影響了教師自身情感的提升和學生情感的塑造,進而忽視了社會中不良思想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消極意義。(2)高校開設了許多組織社團,課外活動等多種社會實踐形式,但是,高校教育者在這其中卻忽略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情感、情緒以及心理等問題的需要,沒有對其做到人文關懷,使得教育效果不佳。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
一方面,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只注重學生思想政治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塑造,沒有運用自身行動和感情去感染和教誨學生。沒有認識到人文關懷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這種只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導、而忽略了學生實踐活動的行為,在教育過程中是不提倡的,教師只為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注重對學生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是缺乏人文關懷的。
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師自身對于人文關懷的含義理解不夠,致使學生接受到的知識信息不完全。雖然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指示下,各大高校都積極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開始重視學生人文關懷的教育,但各大高校對人文關懷的理解大不相同。有的只注重形式上的宣講,對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的關懷少之又少,有的只關心學生群體的問題,忽視了對個別同學心理問題的關心。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缺失的解決措施
4.1正確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思想教育工作者應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深入了解人文關懷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堅持以生為本的思想理念,讓學生更好的成長。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進行全面的、健康的成長,其中教育內(nèi)容包括:思想政治價值觀教育、心理情感教育、等兩方面。而教育方式是以尊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主體地位為主,并且注重學生性格的發(fā)展,同時,思想政治教師應進行積極的引導。
4.2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理論研究
為了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文關懷理念的發(fā)展,高校應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理論的研究,這樣,思想政治教師才能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戶外實習活動,但是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應該學習人文關懷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量,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釀成一套完善的、具體的教育理念。通過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清楚的、明確的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的實質(zhì),從而注重學生實際中的生活狀況,引導學生解決情感或心理方面的疑惑,體驗學習和生活的歡樂。另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遺棄以前一些不好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把關心人、尊重人、引導人、鼓舞人、理解人、肯定人和支持人的人文關懷思想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
4.3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實踐活動
只有思想政治教師充實了自己的知識,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精髓,真正的利用人文關懷幫助和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高校引導學生中建立一個心理社團,通過心理社團開展一些有關人文關懷的活動,可以利用晚自習的時間邀請高校班級參加,或由學生自己報名參加,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塑造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人文關懷的內(nèi)涵,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不斷的提升自己思想政治水平。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是構(gòu)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前提,是現(xiàn)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是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有效途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往后的工作生活中應該摒棄自己的陳舊觀念,去創(chuàng)新教育的方式,豐富自己的工作內(nèi)容,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人文關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引導作用,堅持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將人文關懷的理念引入到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關愛學生,使其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作者單位:沈陽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麗杰.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0(25):40.
[2] 尤青.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25):79.
[3] 郝媛.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文教資料,2012,10(145):140.